2017年6月14日 17:45:12
智通財經網三生製藥(01530)有「特比澳」(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東陽光藥(01558)有「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麗珠醫藥(01513)有參芪扶正注射液……細數所有藥企,無不例外都因手握一粒「神藥」而過著「安逸」的小資生活。
同樣,靠做進口疫苗代理起家的泰凌醫藥(01011)近來也因一粒「神藥」——「喜滴克」(尿多酸肽注射液)而備受市場關注。
智通財經獲悉,6月9日一早,泰凌醫藥便公布利好消息,「喜滴克」(尿多酸肽注射劑)被納入國家科技部及衛生計生委的「重大新藥創製」專項,並獲得中央財政部的撥款資助。
在利好的渲染下,泰凌醫藥的股價在當日高開高走,漲2.86%,創近36個交易日最高報價1.84港元,成交量458.2萬股,涉及金額827.4萬港元,多少挽回了些上一周持續下跌的尷尬。
可「喜滴克」這粒藥丸帶來的「腎上腺素」僅維持了一個交易日,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並在6月12日再次陷入大跌泥潭,截止13日,該股在2個交易日失去近6個點,個股外逃資金約960萬港元。
禍不單行,6月14日,泰凌醫藥宣布完成發行2.95億股可換股優先股,所得款淨額約為5.33億港元。然而,這與最初計劃發行所預計的淨額最高為相比,足足少了5600萬港元。
而因未達到計劃發行目標,市場也紛紛揣測,「難道是因那6名承配人興趣不大導致?」
溢價6.4%的配售未滿額
泰凌醫藥6月14日早發布公告,按每股1.83港元完成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發行2.95億股可換股優先股。所得款淨額約為5.33億港元,約3332.21萬港元擬用作一般運營資金,約1.8億港元擬用作償還集團現有債務,約3.2億港元擬用作未來業務發展。
可經智通財經仔細對比發現,這與最初計劃發行共3.25億股,預計所得淨額最高為約5.89億港元相比,足足少了3000萬股,籌資方面少5600萬港元。
要知道,為發行該可換股優先股,泰凌醫藥管理層既做了分紅承諾,還溢價了6.4%。
時間回到4月19日,泰凌醫藥宣布,該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配售代理同意按竭誠基準以每股可換股優先股1.83港元的價格,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配售最多合共3.25億股可換股優先股。
為吸引承配人興趣,泰凌醫藥選擇了溢價發行。因為按每股可換股優先股1.83港元的價格,對比4月19日收市價的每股1.72港元,其溢價了約6.40%。這也意味著,該公司配售事項的預計所得淨額最高為約5.89億港元。
同時,該公司還承諾將以每年30%的純利(2017年純利不少於1.6億元人民幣;2018年純利不少於2.5億元人民幣;2019年純利不少於3.5億元人民幣)分派於可贖回可換股優先股及公司普通股之股東作為強制性股息。
其實,在溢價的基礎上設立業績附加兌換條件,據智通財經分析,或是為了平衡新舊股東的利益,因為該公司在2015年1月及5月進行過兩次配售,配售價格分別為1.05港元和1.86港元,若不加以條件,勢必會讓原先花錢購股的投資者心裡不痛快。另外,有了業績附加兌換條件,也能觸動股東一心一意做業績,真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縱然泰凌醫藥承諾將以每年30%的純利分派可贖回可換股優先股,但承配人最終還是沒有滿額認購,無疑引人思考。而受此事影響,截至6月14日,該股盤面波動起伏,最終收報1.71港元,漲0.59%。個股資金方面淨流出108.39萬港元。
「喜滴克」潛力驚人
配售未足額沒能帶起泰凌醫藥股價,算情有可原。可「喜滴克」(尿多酸肽注射液)卻僅維持了一天漲勢,的確讓人摸不著頭腦。
「喜滴克」為附屬公司江蘇生物製藥自主生產的1.1類新藥,是從健康男性尿中經酸化、吸附、提取、真空乾燥等工藝流程製成的非細胞毒類抗腫瘤藥,含馬尿酸、苯乙醯谷胺醯胺和多肽等成分,主要用於治療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產品已於4月上市。
而新增的適應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現處於Ⅱ期臨床階段,並納入國家科技部及衛生計生委的「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獲得了中央財政部的撥款資助。
為何國家撥款資助?因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是一種後天性克隆性病,主要的內在表現為克隆性造血幹、祖細胞發育異常,從而導致造血異常。更可怕的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發展到後期,極有可能演變成白血病,演變的患者佔所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患者的三成以上。因此,找到能夠有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或者抑制其發展成為白血病的藥物非常重要。
連白血病這種大病都能抑制,「喜滴克」就帳面而言確實是個重磅大傢伙。
那「喜滴克」究竟能給泰凌醫藥帶來什麼?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IMS數據顯示,非小細胞肺癌市場約佔肺癌市場的85%,2014年該市場藥物銷售約66.59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非小細胞肺癌市場將達到176.0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1.4%。
在如此高的複合增長率下,「喜滴克」作為一類抗癌新藥,相比Pemetrexed (培美曲塞,Alimta,EliLilly),Erlotinib (厄洛替尼)和Bevacizumab (貝伐單抗)三大品牌,其在價格、質量、穩定性上或存在較大的優勢。從4月上市數據以及生產產能預計,該產品或將在2017年能帶來1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毛利率80%以上,淨利率有望達到20%。
泰凌醫藥在資本運作層面上雖未達到十全十美,但從重磅產品「喜滴克」的市場預期來看,該公司未來業績無疑將得到釋放。從當前1.71港元的股價以及約20倍的市盈率,不妨積極關注。(田宇軒/文)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