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機》是一部頗具現實意味的電影,影片從當下年輕人十分青睞的斷舍離視角切入,並以此為故事主線,讓女主在實行斷舍離生活方式的同時進行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人生回憶倒敘,層層剖析過去所給予我們的人生意義,告誡我們要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和過去相處。
作為大阪電影節最佳影片,《時光機》這部電影立意新穎,情節敘事不俗套,拍攝手法,情節刻畫都有著相當高的水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觀眾對於女主的自私行為存在過分曲解,否則豆瓣評分不會只有目前的7.1。
01伴隨著斷舍離的時光回溯
影片中女主決心使用斷舍離的方式裝修自己的極簡風格辦公室,和弟弟著手於丟棄各種過往的物品。
看著一件件物品的丟棄,女主從起初對於斷舍離的堅定,到猶豫不舍經歷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
為了能夠貫徹斷舍離的概念她不得不被迫和自己過去的那些痛苦回憶和解,由此關於女主過往的那些回憶被慢慢撕開……
02解讀影片中三個主要人物面對過往時的不同態度
女主前男友面對過往的態度是「直面」。在女主出國留學之時他被無情拋棄,這樣的一段回憶對他來說無疑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在女主要親自歸還舊物的時候前男友還是選擇了勇敢面對。
包括面對女主要求他和現任女友複合時他也是讓女主不要再繼續做無畏的自我救贖,希望她可以去直接面對自己的過去,承認自己犯過的錯誤,不要渴望通過任何的方式去彌補,就默默承受那種愧疚感,然後繼續過自己的生活就好。
女主母親面對過往的態度是「沉溺」。她的內心其實一直都在苦苦等待丈夫的歸來,即便是那個男人傷她最深,最重也依舊如此。所以她不願意賣掉唯一留有念想的鋼琴,把自己過去所有的痛苦回憶都當作最私人的物品,不允許任何人去觸碰。
女主面對過往的態度是「逃避」。從一開始她就試圖丟棄各種帶有回憶的物品,再到後來她的道歉也僅僅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對於前男友的愧疚感少一些而已,她從來都不敢承認曾經犯過的那些錯誤。
03影片拍攝技巧方面的亮點
在拍攝手法上《時光機》中存在大量由遠及近的角色特寫鏡頭,導演通過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不斷放大角色的內心情緒,演員的喜悅,悲傷情緒在此之下變得更加直擊人心,讓觀眾十分動容。
整部電影的劇情架構都是通過回憶撐起的,但是卻找不到絕大多數電影的慣用回憶鏡頭,導演把所有的回憶信息全部通過照片一類的物品來呈現,這種以物象徵回憶的做法當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此外電影對於配樂的拿捏也是可圈可點,雖然會讓人有一種悲傷之感卻又不會過分陷入其中,觀眾自始至終在被故事情節帶著跑的同時又不斷受到這些音樂的侵染,情緒的遞進也會隨之更近一步。
在細節方面《時光機》處理的也是十分優質,那一個個浸滿回憶的物品,其價值早就超過了它們本身,因此電影特意安排了古董收藏家這個角色去突顯這個道理。
04我為什麼說很多觀眾對於女主的自私行為過度曲解
很多觀眾覺得女主為了建造自己的工作室把媽媽和弟弟的生活空間完全佔據,不顧媽媽感受把父親的鋼琴賣掉,當初留學時拋棄男友等行為非常的自私自利,令人厭惡。
事實上並非如此,或者說女主的自私是事出有因。
她本就是一個可憐人,會做出這些行為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父親對待自己和家人的冷漠,當初的無情離開在女主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所以在打電話給父親的時候她才會泣不成聲。
女主會對「斷舍離」如此情有獨鍾就是因為父親帶給她的痛苦一直都在困擾,甚至是折磨著她,她極度渴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讓自己從中脫離。
當女主發現無論是父親帶給自己的傷害,還是自己帶給前男友的傷害都根本無法徹底解決之後,她最兜兜轉轉又重新回到了最初自己選擇的那條逃避之路上。
05我們要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和過去相處
雖然女主,前男友,母親三者對於過往回憶的處理態度截然不同,但是於他們個人而言那已經是最好的了 ,他們靠著各自的處理方式一直安穩過著後來的日子。
影片對於三人的鏡頭描述雖然看似零散,實則在潛移默化中將三人進行對比,給予觀眾最直白地闡釋。
生活中我們帶給別人的那些傷害,亦或者是別人所賦予我們的傷害多數都會伴隨著彼此一生,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如何去彌補都無濟於事。
這一切其實早就融進了我們的身體,成為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對於它們我們找到自己最舒適的處置方式即可,於方式而言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