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平
圖:來自網絡
小時候就聽說過彼岸花,那是一種開在通往冥界路上的鮮花。花開不見葉,見葉不見花,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花色血一樣的鮮紅!
傳說人死後,亡靈順著這條開滿彼岸花的小徑,前往忘川河,忘川河水色血紅,裡面都是一些不能投胎轉世的孤魂野鬼,蟲蛇亂竄,腥風撲面,波濤洶湧……
河上一座橋,名字叫奈何橋,橋頭有塊三生石,石上記載著亡靈的前世今生,在這兒,喝了孟婆的一碗忘情水,便忘了前世今生的愛恨情仇,所有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開成了嫵媚妖嬈的花朵。渡河過忘川,靈魂投胎轉世,前往下一個輪迴。
知道此花與生死輪迴相關,但因沒見過,所以,不是那麼介意。直至今年夏天,在桃花島上,親眼目睹了它的風採,領略了它的神秘!
去年冬天,和朋友一起去桃花島遊玩。桃花島坐落在美麗的大龍湖畔,湖裡小島眾多,島與島之間有木棧道和石板橋相連,一島一景,別有洞天,讓人驚奇、欣喜、讚嘆。
從觀鳥走廊往西不遠就是桃花島,這裡水波霧天,天上鳥兒飛鳴,水裡野鴨遊曳。島兒有石板橋與環湖路相連,這兒,再力花與蘆葦媲美,荻花與秀竹等高;水湄衰敗的菖蒲叢中,有多支炸了毛的蒲棒,凜冽的寒風吹過,零零落落的蒲絨隨風搖曳飄飛,野趣橫生。
島上假山石層層疊疊,有翠竹相依,這兒有高大的樺樹、櫸樹,葉片早已落光;水邊垂絲柳樹,高高大大,披著金黃色細細長長的葉片,在風中婆娑起舞;金黃色的草坪上,散栽著許許多多的桃樹,可以想到,這裡的春天定是粉雲漫捲,「風攪玉皇紅世界」了。
島兒的北側和西側,桃樹柳陰之下,生長著茂密的吉祥草、麥冬、沿階草,還有一簇簇的綠植,葉片肉肉的,無尖,葉長如筆,中間有稜,苗兒茁壯,葉色油綠,一簇簇恰似袖珍版的君子蘭,讓人頓生憐愛之心。
拔下一縷,根部是洋蔥狀的球莖,我用幾張面紙細心裹好,準備帶回家栽花盆裡,同行的朋友說,知道這是什麼花嗎?她說,這是彼岸花。喜歡花草的我,驚懼於彼岸花的傳說,沒敢把花帶回家,但又捨不得扔,最後把它種在小區裡的花壇裡面了。
夏天的桃花島上生機勃勃,低矮的桃樹下,柳陰裡,盛開著大片的彼岸花。高高的花莖,突兀的花朵,亭亭玉立,花色如凝血般的殷紅,花朵充滿骨感,細長的花瓣,宛若龍爪,向後反轉彎曲,清奇俏麗,花蕊纖細修長,嫵媚上翹,絲尖星星點點的花葯,色豔形妖,極具魅惑靈狐之態!
自然狀態之下的彼岸花,生長於陰暗、潮溼、少光偏僻的地方。墓地、人跡罕至的荒地野嶺,溪水路邊,是它的藏身之處,那裡的環境氛圍陰森凝重,試想一下,水碧、草綠、樹葉密的地方,突然在你面前出現幾支燦若凝血的妖豔無葉之花,鮮紅色很不正常,會讓你渾身陡然生出一身雞皮疙瘩,讓人恐懼忐忑而又不寒而慄,這花兒開得燦爛嫵媚卻又籠罩著一層詭異的幽幽之光!
我上網查了一下,這種叫做彼岸花到底是個怎樣的植物呢?
原來,彼岸花的中文名字叫石蒜,石蒜科石蒜屬,鱗莖球形,外包紫褐色薄膜,其葉基生,狹長如蒜苗,生於秋末,衰於夏初,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7朵,紅豔異常,花瓣反卷如龍爪,花葉不相見,所以,石蒜被人稱為「無情無義」之花。花有黃白紅三色,黃色花又被稱為「忽地笑」。
因為佛經中描述的彼岸花和石蒜的特徵相同,所以,石蒜就成了彼岸花的代名詞。
佛經中有記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有紅白兩色。曼珠沙華為紅色,說是曼珠沙華為開在天界的紅花,天降吉兆,是天界四華之一。曼陀羅華為白色,色白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在民間 , 春分前後三天開花的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開花的叫秋彼岸,彼岸花開花的時間非常準時,而秋分是日本人祭祀的節日,由於彼岸花開在荒冢野嶺之間,陰森之地開成凝血之紅,透著無限的悲涼與孤寂,花葉又不相見,日本的傳說中,此花帶上了死亡和分離的不祥的色彩,花、葉、莖有毒,如果誤食會中毒死亡,就是「去彼岸」。
所以,彼岸花的名字源於日本,此花又叫「死人花」,是一種靈異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一種很不吉利的植物。一到秋天,綻放出妖異濃豔近乎於黑紅色的花朵,成片的盛開,看上去更加怵目驚心,如火如血!
彼岸花原產於長江流域,現在多分布於東亞各地。因其耐寒耐旱喜陰,喜酸性土壤,觀賞性強,大片種植,極具視覺衝擊力,冬可賞葉,秋可賞花。近年來被大量種植於公共場所、公園、溼地邊緣還有湖邊,如著名的杭州公園,南京玄武湖附近,南京理工大學校園,中山植物園,徐州的大龍湖畔,雲龍山隧道附近都有種植。
我喜歡種花種草,春天迎春花的熱烈,梨花淡淡溶溶月的清雅,胭脂色的垂絲海棠,初夏馨香的梔子花,色彩濃鬱的紅玫瑰。這些花兒柔柔的,香香的,讓人心生憐愛,甚至擁有。臘梅橫斜,暗香浮動,梅無葉,引得無數詩人競折腰;彼岸無葉,卻有令人難以承受之重。
我對這種彼岸花實在是親近不起來,這種花的風格與別的鮮花截然不同,彼岸花張揚跋扈,開得赤裸裸的,那種一團團妖豔的火紅,讓人能感覺到死亡的氣息,看了讓人心生不安;那種感覺壓迫著心臟,讓人喘不過氣來;那種美讓人驚悚,讓人難以接近,有距離感。看到它,會令人狼狽不堪,落荒而逃離……
外來文化的入侵,傳說得是那樣的豐盈和神乎其神。人生苦短,草木一秋,關乎生死攸關的事情,誰敢拿自己唯一寶貴的生命開玩笑?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心裡頭膈應,自是避之不及。
今年夏天,協會裡愛攝影的朋友知道我喜歡花花草草,邀我去雲龍山隧道那邊去拍彼岸花,被我不假思索,一口回絕了,我想他因此會不會生我的氣了。
我知道,當花草被人們賦予了思想,花草就有了靈魂、有了故事和內涵,同時又賦予了花草特定的文化定義。
彼岸花就是這種被界定了特殊的文化內涵、有了沉重的寓意和孤獨的特質的花兒,讓人們既愛又懼,敬而遠之。
了解了彼岸花的前世今生,如若在意它的寓意,就離它遠一點,不介意,就把它當成一種普通開花的植物好了!
一朵小花,憑什麼旖旎了千年又千年?自然界中沒有哪種花能夠像彼岸花一樣,集宗教信仰、哲學、傳說神話故事與一身的,且名字又極富詩意。存在的即合理的,人們在認知的過程中,接受能接受的範圍,摒棄該摒棄的部分,倒也是兩不侵擾,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