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期來臨了,這是上市公司繁忙的季節,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方面是檢查過去一年的投資成果,另一方面也在趕忙收集有價值的年報,為下一輪投資做準備。作為玻璃製造行業的龍頭,信義玻璃(00868)向投資者上交了一份2018年的成績單。
智通財經APP獲悉,2月25日,信義玻璃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收入160.145億港元,同比增長8.7%,毛利58.75億港元,同比增長7.9%,經營淨利潤為42.368億港元,同比增長5.6%,該公司宣布派2018年末期現金股息每股27.0港仙。
信義玻璃主要從事玻璃製造業務,旗下有三大業務產品,分別是汽車玻璃、浮法玻璃和建築玻璃,在資本市場,2018年信義玻璃股價跌了10.3%,跑贏大盤3.2個百分點,跑贏同行(福耀玻璃)10.45個百分點。
福耀玻璃還未公布2018年全年業績,但以上半年及三季度業績增速看,預計和信義玻璃差距不大。下面我們將具體分析信義玻璃在2018年的業績情況,以及對比同行2019年是否存在機會。
盈利能力差異
單看一張財報有點單調,也不足說明問題,智通財經將信義玻璃過去三年的財報整合在了一起,與過去兩年相比,2018年的收入及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幅度很大,且2018年期間費用增速及成本增速均高於收入及淨利潤增速。
從行業上看,信義玻璃過去三年的增速符合行業現狀,不過對比同行而言,還是不佔優勢的。同行福耀玻璃收入和淨利潤增速也表現了同樣的特徵,但該公司毛利率要比信義玻璃高,2018年進行了費用控制,首9個月期間費用率下降了7.6個百分點,使得淨利潤率提升了4.8個百分點。
以下為信義玻璃和福耀玻璃過去三年在費用率及利潤率情況:
過去三年,福耀玻璃的毛利率維持在42%左右的水平,而信義玻璃的毛利率則維持在36%左右的水平,前者高出6個百分點,但這種差距被期間費用所補償,不過2018年首9個月福耀玻璃費用率降下來了,這兩家公司的淨利率差距縮小。
福耀玻璃的毛利率比信義玻璃高,而淨利率卻比信義玻璃低,毛利率的影響主要是產品業務的差異,而淨利率的影響主要是費用率的差異,上文也已經談到,那麼福耀玻璃和信義玻璃產品有什麼差異呢?
重心業務差異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福耀玻璃生產汽車玻璃和浮法玻璃,業務和信義玻璃構成競爭關係,但福耀玻璃主要生產的是汽車玻璃,2018年上半年,福耀玻璃的汽車玻璃業務收入佔比達94.06%,佔據大頭,而信義玻璃收入大頭為浮法玻璃。2018年年報顯示,信義玻璃的汽車玻璃、建築玻璃及浮法玻璃收入佔比分別為26.6%、20.8%和52.6%。
兩者主攻產品不同,盈利能力也會產生差異。以信義玻璃2018年年報為例,汽車玻璃的盈利能力要比浮法玻璃要高。2018年,信義玻璃的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和建築玻璃三大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2.4%、43.9%以及38.3%。信義玻璃的汽車玻璃業務毛利率剛好和福耀玻璃基本一致。
圖片來源:信義玻璃2018年年報
2018年信義玻璃的浮法玻璃、汽車玻璃以及建築玻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5.07%、8.7%以及19.2%,收入增長貢獻分別為31.6%、26.6%和41.8%,毛利增長分別為7.4%、1.7%和20%,毛利增長貢獻分分別為43.6%,7%及49.4%。汽車玻璃業務對信義玻璃的整體業績貢獻度偏低。
說到汽車玻璃這塊,信義玻璃透過就電動車引入適用於新車型之新產品及增值應用(如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抬頭型顯示器(HUD)、隔音及天窗),對汽車玻璃業務進行具有優勢的營銷策略。但就增長水平的數據,效果並不是很佳。
汽車玻璃毛利率雖然高,但未來前景跟汽車行業緊密相關,而汽車行業連續五個月雙位數下滑,即使新能源汽車銷量仍逆勢增長,但這主要是替代的市場,總的汽車存量市場增速仍是下滑的,這勢必對汽車玻璃業務造成增長上的壓力。福耀玻璃有九成收入來自汽車玻璃業務,在業績上難免會受到影響。
信義玻璃主要發展浮法玻璃,2018年該公司的浮法玻璃總資產增加了20億港元,而其他兩項業務總資產則是減少的,汽車玻璃減少了0.28億港元、建築玻璃減少2.25億港元。
該公司在年報中談到,該公司計劃於中國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建特種浮法玻璃生產線。此外,該公司的浮法玻璃業務在海外布局,馬來西亞的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於2017年5月開始營運,第二期項目兩條生產線也已於2018年6月底及11月開始運作,而第三期浮法玻璃項目正在計劃建設。
開拓海外市場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信義玻璃的市場主要有四個區域,分別是國內市場、北美洲市場、歐洲市場及其他國家市場,2018年這四大市場收入規模分別佔比為71.4%、10.1%、3.2%及15.3%,2017年佔比分別為73.2%、10.1%、2.9%及13.8%,國內市場是收入大頭。
圖片來源:信義玻璃2018年年報
2018年信義玻璃國內市場、北美市場、歐洲市場和其他國家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6.16%、8.8%、17.5%和20.4%,其他國家和歐洲國家市場收入增速較快,但佔比較低,其他國家有澳洲、紐西蘭、非洲、中東、中美洲、南美洲及其他國家。
該公司的海外生產線主要是馬來西亞地區,但該公司在年報中談到,計劃於亞洲以外地區擴展其生產網絡,擬於北美建設新的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從而擴大我們在該地區的產品覆蓋範圍。不過北美地區收入增速雖快於國內地區,但弱於歐洲及其他國家。總的來說,該公司未來或可能以海外市場作為發展方向。
關注行業風向
值得注意的是,信義玻璃2018年綜合利潤下滑幅度達53%,已經腰斬,主要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外幣折算差額虧損達12.956億港元,而2017年該項目數據為盈利15.49億港元。因為財務報表是以港元編制,國內的業務及海外的業務不同的幣種均要換算為港幣,其中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最大。
圖片來源:信義玻璃2018年年報
不過上述匯率折算虧損也並未影響到信義玻璃的財務狀況,2018年該公司的流動比率為1.39倍,現金及等價物有45.99億港元,同比增長達50.9%,佔比流動資產近一半,比流動金融性負債(銀行貸款)多出15.05億港元,經營發展資金較為充裕。
綜上看來,信義玻璃和福耀玻璃相比,因重心業務差異,福耀玻璃的毛利率要高於信義玻璃,但信義玻璃費用較低,整體的盈利能力要比福耀玻璃強,且汽車玻璃業務將受到汽車行業萎縮的影響,信義玻璃在該業務業績貢獻較低,影響也較小。就市場來看,海外市場是信義玻璃未來重要的一環。
根據富途牛牛行情,目前信義玻璃估值PE(TTM)為8.8倍,PB為2倍,而福耀玻璃估值PE(TTM)為14.5倍,PB為3.08倍,相對於福耀玻璃來說,信義玻璃估值已經非常低了。不過若未來汽車行業反彈,福耀玻璃可能會佔投資情緒上風,投資者不妨持續關注行業變化,以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