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不僅僅是高溫天氣讓人曬得頭暈眼花,與之而來的安全事故也讓家長應接不暇。
一、1名兒童失足落水,最後8人全喪命
全網都被「重慶8名小學生失足落水的」消息刷屏,視線所及之處除了悲哀只剩無奈。
據了解,幾名小學生趁著周末放假約著去河灘出玩水,可在此過程中有名小孩不幸落水。同行孩子看到趕忙搭救,卻因為救治方式不當而一併落水,導致8名小學生全部遇難。
很難想像,這些孩子的父母該有多痛心該悔恨。如果父母能夠早早警告孩子,不要去河邊玩耍或逗留,是否這樣的災難就不會發生?而孩子們依舊是父母手心裡的寶。其實,最近關於孩子落水溺亡的事件屢禁不止,並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3月13日,廣東兩名高中學生去水庫釣魚,一名學生在釣魚時不小心失足落水,最後不小心溺亡;6月14日,東莞的5名中學生一起去東江遊泳,結果1人因為溺水身亡;6月28日,廣西4名初中生去野外遊泳,其中1名學生因為十足不小心落水,結果沒等到救援就溺水身亡……
而這樣的事件還有更多,作為父母必須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沒有重來的機會,我們應該主動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獨自一人去河邊,哪怕水再淺也不行,從根源保護好孩子。
要知道,我國每年約有50000多名青少年兒童因意外傷害而不幸喪命,其中年齡在1歲至4歲的小孩,因為不具備安全意識導致意外死亡佔比最高。另外,每年7月和8月都是兒童遭受意外傷害的高峰期,為此父母必須做好看護工作。
二、夏季最常見的3種致命性意外傷害
1、溺水
根據世衛組織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每年因溺水喪命的人數約有37萬例左右,幾乎每小時有40多人死亡。為此,澳大利亞兒童意外預防協會稱:「任何情況下只要水深超過5cm,只需2分鐘就足以導致兒童溺亡。」
特別是現在進入夏季,有些家長因為耐不住高溫,總喜歡帶孩子去遊泳池或水庫遊泳。可是,現在汛期本就雨水多,普通水庫的水深水淺難以估摸,為此家長還是少帶孩子去水庫。另外,家長在帶孩子去遊泳池的時候,為了規避風險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幫孩子套上泳圈:家長在帶孩子去正規泳池的時候,必須先給孩子套上遊泳圈,防止孩子落水。
2)家長視線不能離開孩子:現在的父母哪怕遊泳也離不開手機,不是用手機自拍就是給孩子拍小視頻,雖然說紀念孩子的日常是好事,可遊泳時還是儘量不要玩手機,視線必須時刻緊盯孩子。
3)距離必須靠得近:如果家長是和孩子一起遊泳,那麼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遊泳範圍在自己手臂能捉到的距離,這樣事故只要發生就能立馬施救。
此外,家長也要時刻警告孩子不要單獨和其他夥伴在水邊玩,必須在家長知道或陪同情況下才能參加水上活動。另外,發現同伴落水的第一時間不要立馬下水,而是大聲呼救等大人救援。
2、車內中暑
廣州兩男童因為被困車內導致身亡的事件也讓眾人心痛不已。據了解,小車車主的車遙控器發生故障,期間2面孩子自行進入車內玩耍,結果過程中不小心觸碰到車鎖按鈕,導致車門鎖死。
最後等到車主取車時,發現車內2名男童沒任何反應,立馬報警救援。可這時已經在車內待了一天的孩子們因長時間處於高溫悶熱環境,導致脫水性休剋死亡,著實可憐。
而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說去年6月,湖南一對夫婦把睡著的兒子放車內,結果等他們想起兒子,卻發現孩子已經被鎖車內6小時,早已缺氧窒息;去年7月,沂水一幼童被幼兒園老師遺忘在車內10個多小時,結果導致孩子脫水死亡;寧波5歲女孩被爸媽關車內,遇到民警被救時渾身全部溼透並極度缺水。
在這夏季高溫天,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高溫中暑情況,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放在高溫密閉的車內,否則後果無法設想。
3、小區噴泉
夏天到來之後,有很多家長都喜歡在晚上涼快的時候帶孩子出門透氣,其中小區公園的噴泉最受孩子們歡迎。
可能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們在噴泉處玩得如此開心還很欣慰,殊不知稍不注意孩子就會被噴泉擊傷,輕則受傷重則喪命,後果極其危險。而且除了水流強勁,噴泉裡還有各種五顏六色的燈光,如果說期間出現漏電情況,那麼孩子就極容易被電流擊中。
比如說新聞曾報導過,有名5歲多的女還就因為喜歡玩噴泉,結果不小心站到噴泉中央後輩被噴泉直接掀翻,導致孩子全身各處受傷嚴重,家長也悔不當初。
三、為孩子好,家長必須做到這2點
1、告知孩子安全常識
不論是冬季夏季,父母都不能讓孩子獨自在密閉空間,像車內或電梯內都不可以。要知道,孩子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很容易觸發其他按鈕,導致自己被鎖,從而引發眾多危險事故發生。
另外,家長也要多告知孩子不要一個人待在危險地方,比如說廚房或者水庫等,這些都是事故頻發的場所。
2、家長視線不能離開孩子
其實,要想孩子成長的安全健康,家長的視線一定要時刻在孩子身上。畢竟,孩子年紀小他們沒有安全風險的顧慮,基本上都是想玩什麼就去玩,為此家長必須肩負責任保護孩子的人身健康不受外界傷害。
所以說,孩子走到哪家長就要跟到哪,這樣在危險的第一時間家長才能迅速做出解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