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對外賣企業員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6月10日傍晚,正值下班高峰期。記者在南昌市豐和中大道和怡園路十字路口看到,電動車騎乘人員都佩戴了安全頭盔,五顏六色的頭盔,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南昌市已上牌電動車超過140萬輛。6月1日起,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動。經過一系列安全教育宣傳,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意識到騎乘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騎行戴頭盔成市民自覺行為
6月10日11時20分,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碟子湖大道與翠苑路十字路口車流不息。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電動車騎乘人員都佩戴了安全頭盔。
10分鐘後,在紅谷灘新區怡園路和金融大街十字路口,數十名電動車騎乘人員無一例外,都佩戴了安全頭盔。正在執勤的交通協管員老陶說,這個路口每天過往的電動車數不勝數,經過幾天的宣傳教育,大家的安全意識提高了,騎乘電動車出行戴頭盔漸漸成為一種自覺。
人流中,也有不少在建築工地的務工人員,他們騎電動車時戴的卻是工地上的安全帽。執勤交警隨即將其攔停,進行安全教育。「安全帽和安全頭盔同為頭部防護用品,但卻不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交警介紹,安全帽基本上就只有一頂帽子,而安全頭盔則是全方位地將頭部包裹得嚴嚴實實。
「我們應當爭做文明市民,助力南昌市創建文明城市。」家住紅谷灘新區理想家園小區的劉女士說,戴頭盔好,為了自己的安全,交警不查也要戴。
佩戴頭盔成快遞外賣業行規
5月12日上午,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直屬二大隊召開了「城市品質提升、安全一盔一帶」座談會,邀請轄區內的美團、餓了嗎、中通等11家外賣、快遞企業站點負責人參加。
大隊負責人萬訓堅告訴記者,近年來,外賣和快遞行業發展迅速,給廣大群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交通安全隱患,不少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接單送單路上往往伴隨著逆行、超速、搶行、闖紅燈、接打電話等交通違法行為,導致涉外賣、快遞行業交通事故直線上升。此次座談會,議題就是如何加強警企溝通、共建文明交通。
交警部門和外賣、快遞企業就共同做好交通安全源頭管控,建立一企一檔、一人一車、一車一號、紅黑名單、信息互通、徵信抄告、雙向懲處等工作機制達成共識,切實增強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細節關乎生命,騎行時我會戴上頭盔。」美團外賣員小張說,騎行戴頭盔已經成了行業內的一項硬性規定,大家都會自覺遵守,不打折扣。
「頭盔對於摩託車、電動車騎乘人員來說,相當於機動車駕乘人員所系的安全帶,是遇到危險後的最後一道防線。」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直屬二大隊警官介紹,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記者 徐黎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