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節奏(2)節奏與節拍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及聯繫

2021-01-08 七色光樂理

在音樂活動中,節奏與節拍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兩個音樂術語。那麼,什麼叫做節奏?什麼叫做節拍呢?二者之間有著怎樣的區別和聯繫呢?本節我們就來澄清這些問題。

1.什麼叫做音樂的節奏?

我們知道,一首音樂作品是由許多音高不同、音值不同的音(包括樂音、噪音或休止符)結合一定的強弱拍位所形成的。而其中的音值(音的時值)和強弱拍位的有機結合就形成了音樂的節奏。

定義:在音樂中,由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組織形態稱為音樂的節奏。在曲譜中,音值的長短可由不同時值的音符來表現(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強弱拍位一般由拍子的拍號來規定。例如:4/4拍子的強弱拍位是每小節第一拍強、第二拍弱、第三拍次強、第四拍弱,即:|強-弱-次強-弱|。把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這兩方面根據需要有機地組織起來,就形成了一段音樂的節奏。

圖片編輯製作:親子園

上圖要說明的是:節奏由音值的長短和強弱拍位兩個元素構成。上圖中的旋律是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前奏的片段和第一樂句的片段。我們用「x」來表示某個樂音或打擊樂形成的噪音,由圖可知:前奏部分每小節音符密集、時值短,從而節奏緊湊;歌唱部分每小節音符少、時值較長,從而節奏舒展。配以二拍子的強弱交替的特點和既熱烈又悠揚的旋律,使音樂形象極具畫面感。從上圖中還可以看出:前奏與歌唱部分雖然每小節的強弱拍位相同(都是|強-弱|強-弱|交替進行),但由於每個單位拍上音的數量不完全相同,便使得每個音的音值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兩部分的節奏是不同的(看那些xx)。

2.什麼叫做音樂的節拍?

音樂進行中有強拍和弱拍之分。例如:二拍子的都是每小節第一拍強、第二拍弱;三拍子的都是每小節第一拍強、第二拍和第三拍弱。這就有了節拍的概念。

定義:如果音樂中的強拍和弱拍是有規律地交替進行的,我們則把它稱之為節拍。平時說的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等等,指的都是節拍。曲譜中,用拍號來表示節拍。在前面的圖片所說的例子中,前奏部分和歌唱部分雖然節奏不同,但是它們的節拍相同——都是四二拍的。

見下圖,幾種常見節拍中強弱拍位交替規律:

圖片編輯製作:親子園

3.節奏與節拍的區別及聯繫

區別:節拍僅僅表現在音的強弱規律性交替的形式上;節奏則包含節拍和音值兩個方面的因素。看看下圖的說明:

圖片編輯製作:親子園

聯繫:音樂的節奏是在某種節拍的基礎上形成的——節奏中包含著節拍,而節拍不能表達節奏的全部含義。改變音值或節拍其中一個因素,都可以形成新的節奏。見下圖舉例:

圖片編輯製作:親子園

最後說三點:

(1)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獨立存在(例如鑼鼓表演中純粹的鑼鼓點)。

(2)為旋律伴奏的節奏跟旋律自帶的節奏不同,但節拍相同(例如低音貝斯和爵士鼓伴奏時的節奏並不與旋律自帶的節奏完全吻合,但與旋律的節拍是相同的)。

(3)李重光先生的幾句話送給大家:「節奏與節拍在音樂中永遠是同時並存的,並以音的長短、強弱及其相互關係的固定性和準確性來組織音樂。節拍就好像列隊行進中整齊的步伐;節奏就好像(配合步伐)千變萬化的鼓點」。

相關連結:樂理·節奏(1)幾個相近的音樂術語:拍、單位拍、拍子、拍號

溫馨提示:關注本號(點擊文章標題下面右側的「關注」按鈕),可自動獲得本號的全部文章連結。包括輕鬆識簡譜系列共30講、巧識五線譜系列共16講、幼兒學拼音系列共20講……

相關焦點

  • 它跟節拍、節奏有什麼樣的聯繫?
    旋律、節奏、節拍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幾個詞兒。那麼,在一部音樂作品中或一篇曲譜中,旋律指的是什麼呢?它跟節拍和節奏有什麼聯繫呢?為了順利地進行簡譜的學習,本講我們就來專門談談這個問題。1.旋律的初步概念旋律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樂理概念。
  • 「自學樂理教程」:第二節 節奏與節拍
    大家好,我是海子音樂,為大家整理了這套文字版的樂理教程,如果你在學習樂理上有疑惑的,那麼希望這樣的教程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學習正式開始啦!在音樂裡,常可以聽到人說,唱歌或者彈琴要有節奏,不可以隨便來,那麼,說的這個節奏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先來看一下節奏的定義節奏:在音樂中,音的長短,強弱的進行,叫做節奏。除了要清楚節奏,還有一個節拍也要了解,那就是節拍。
  • 《樂理說》第三集:休止符、附點、節奏與節拍
    各種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關係是:相鄰兩種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比例為2:1,如:一個全音符相等於兩個二分音符,一個二分音符相等於兩個四分音符;一個全休止符等於兩個二分休止符,一個二分休止符等於兩個四分休止符。實際上,如果一個音符為一個整體的話,二分音符則是它的二分之一,四分音符則是它的四分之一,以此類推。
  • 樂理·節奏(3)什麼叫節奏型?樂曲中常見的節奏型歸納與舉例
    什麼叫做節奏型呢?實際上,由於人們關注的音樂領域不同,因此對節奏型的定義和解釋也就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從旋律進行的角度研究節奏型;有的說的是伴奏的節奏型(如鋼琴、吉他等樂件伴奏);有的說的是打擊樂的節奏型(如爵士鼓)。本節我們要說的是樂曲中(旋律進行中)常見的節奏型。定義:在樂曲中,那些具有典型特徵的、並且反覆出現的節奏叫做節奏型。
  • 《樂理說》第四集:節奏劃分、切分音、弱起小節、拍子類型
    ★節奏劃分我們已經知道的,音符音值的基本劃分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等,即一個全音符等於兩個二分音符、四個四分音符、八個八分音符等。若把音的時值自由均分,分成與基本劃分不一致的數量,叫做節奏劃分的特殊形式。
  • 純音符節拍時值關係-學音樂必會基礎樂理 附樂譜
    節拍的定義:節拍是衡量節奏的單位,是在樂曲中表示固定單位時值的組織形式。節奏的定義:節奏是構成音樂前後連貫的有序整體。2、節拍的時值關係:一個全音符(四拍)等於兩個2分音符,一個二分音符等於兩個4分音符,一個四分音符等於兩個8分音符,一個八分音符等於兩個16分音符,以此成倍類推。
  • 什麼是樂理?樂理的三要素是什麼?
    樂理,顧名思義就是音樂這門學科的理論知識。音樂是一門學科,好比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它們都有各自的理論知識。學習音樂,樂理就是音樂的理論知識。學習音樂,聲樂(唱歌)和器樂,都離不開音樂的三要素:旋律、節奏、和聲。
  • 想學好音樂,樂理、視唱與練耳必須同時進行!
    例如:傳統七聲調式中主要有正聲、下徵 、清商二種音階,以G徵正聲(C宮)音階與G宮下徵音階為例,二者音列相同。 所以學生在聽記旋律的時候,可能會混淆,這導致很多學生往往音準、節奏寫的很正確,但是在調號的判斷上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運用樂理的知識來解決。
  • 「簡譜視唱」以《又見山裡紅》為例,學習「前後十六」節奏
    練習視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音程的視唱培養我們的音準,通過時值的訓練培養我們的節奏等,逐步培養和提高我們獨立閱讀音樂資料及演唱(奏)水平,增加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通過一首歌曲的旋律來識別樂譜中音的高低、長短、節拍與節奏、音樂符號等等,最終達到會識譜的目的,這是比較走捷徑的方式。
  • 鋼琴演奏基本節奏練習
    鋼琴演奏基本節奏練習鋼琴演奏中基本節奏的練習首先需要我們知道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然後再進行各種節奏的練習,基本節奏主要包括八分節奏、十六分節奏、附附點節奏、前十六、後十六節奏切分節奏和連音節奏等各種節奏,本內容將主要針對鋼琴演奏中的基本節奏進行訓練。
  • 「歌芮拉尤克裡裡零基礎入門教學」第五課:節奏型、切音與變調夾
    一、節奏型1.基礎節奏型1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節奏型,這裡一個小節是四拍,第一個單獨的箭頭是一拍,第二個連在一起的兩個箭頭是一拍,也就是說一個箭頭是半拍。這裡涉及到節奏節拍的問題,屬於基礎樂理知識內容,後面會單獨拎出來給大家分析清楚,目前大家只需要掌握簡單的節奏型多加練習即可。
  • 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問題與開展對策
    如果音樂沒有了節奏,那麼這樣的東西也就不配稱之為音樂,只能是一串雜亂無章的音符。所以對於音樂教學而言,第一要點就是要掌握節奏,這是學生學習後續樂理知識的前提條件。 一、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對於音樂來說,如果沒有了節奏,就缺少了相應的靈魂核心部分,無法發揮特定的作用。
  • 塞爾達蹦迪拯救海拉魯,Switch上又一款節奏地牢:《節奏海拉魯》
    百家號:烏託邦遊戲遊戲的操作模式與節奏地牢一致,節拍到位的時候按下操作按鍵才會生效,這其實是一款披著節奏地牢外皮的塞爾達傳說作品當節奏響起,地面上會閃爍與其節拍一致的燈光,成功就會獲得增強與掉落 buff ,一旦出現 miss 則燈光消失,不僅本回合不能行動,還有可能被旁邊的怪物趁機偷襲,而原本的 buff則會 重置
  • 線上課堂|鋼琴基礎樂理第六課:什麼是切分音和切分節奏
    這個音符由於所處的節奏位置和時值的長短,而造成不同於其它音符的強弱關係。我們知道,拍子有強弱、節奏也有強弱。如果有一個音符,由弱拍(或節奏中的弱位)開始,並且延續到下強拍(或節奏中的強位),從而改變了原有的強弱規律,這樣便形成了切分音。
  • 2020年最值得推薦的12款節奏遊戲,跟著節拍動起來吧!
    1、《節奏光劍(Beat Saber)》發售時間:2019年5月22日發售平臺:PC、PS4由Beat Games開發的《節奏光劍(Beat Saber)》是一款VR音樂遊戲,玩家根據音樂節拍揮舞手中的光劍劈砍節奏方塊,並且閃避障礙。
  • 《節奏海拉魯》評測8.1分:披著節奏地牢外皮的塞爾達傳說
    而更讓評測君激動的是,早在今年2月份獨立遊戲直面會上公布的《凱登絲勇闖海拉魯:死靈舞師地牢 塞爾達傳說 合作巨獻》更是在直面會後14號就正式發售!既然提到了本次發售的《節奏海拉魯》,那就自然不能不提它的前身,那便是《節奏地牢》了,這款發售於2015年的遊戲巧妙的將roguelike地牢和節奏音遊結合在了一起,玩家控制的角色行動完全根據節拍進行,每一個節拍可以行動一次,名副其實的做到了"動次打次,動次打次!"
  • 冒險「音遊」《節奏海拉魯》評測
    當塞爾達遇上節奏地牢「我真誠地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任天堂旗下IP能與更多獨立遊戲開發者之間聯繫更緊密,這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有好處。」《節奏地牢》,繼承了其頗具特色核心玩法:即場景中的任何事物每次行動都嚴格遵循背景音樂節拍,無論移動、戰鬥、交互、乃至包括使用道具都需要卡準節拍,稍有不慎就會錯失良機導致操作失效陷入窘境。
  • 關於笛子,你的節奏帶感了沒?
    音樂節奏感 概念:聲音連續運動中時程或重音周律性替換的感知 簡言之:重音有規律的循環 基本影響因素:一是客觀因素,音樂有長短音或輕重音,節奏的組合在作品上已經標誌或暗示;二是主觀因素,把沒有節奏組合的聲音,通過知覺的主觀作用將它們組合起來
  • 音樂中的節奏訓練是如何養成的
    不同的節奏型則有不同的音響效果,如切分型能使節拍的強弱規律改變,使音樂變得有較強的起伏感。帶休止型具有輕快、活潑的作用等等。 在節奏型的練習中需要加入有效的記憶方法,才能使節奏型的練習達到理想的效果,通常有感性記憶和理性記憶結合運用是增強節奏型記憶最有效的方法。
  • 《節奏海拉魯》評測 穿越蹦迪也能拯救世界
    《節奏海拉魯》是由Brace Yourself Games開發的塞爾達系列外傳。他們之前為大家熟悉的《節奏地牢》,屬於操作要踩節拍,探索隨機地圖的roguelike遊戲。有人以為本作是《節奏地牢》換了塞爾達的皮。那麼遊戲具體表現怎麼樣呢?作為外傳,本作的故事屬於框架性的公式劇情,沒有太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