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荏苒
說起馬雲,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作為網際網路的領軍人物,馬雲帶領他的阿里巴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並且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雖然,馬雲已經退休了,但他和他的阿里巴巴仍在續寫傳奇。這不,由於這兩天油價暴跌,馬雲又以445億美元的身價重奪亞洲首富寶座。
曾在2018年IMF與世行秋季年會上,世界銀行行長問馬雲,被肯德基拒絕是真的有這回事嗎?馬雲:被肯德基拒絕是真事,我當時申請了很多工作都失敗了。然後,我對我自己說,也許我應該自己幹……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很多失敗的經驗:
「我上了7年才完成中學、人家用了5年;我想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都失敗了,考大學我失敗了3次;然後申請工作我失敗了差不多30次,當年高中畢業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個人去了,23個人被錄取,我是唯一沒有被聘用的;我試著去考警察,5個同學去,4個被錄取,我又是那個沒被錄取的;開始阿里巴巴創業時,我見了超過30個投資人,沒有一個願意投給我們。」
但現在,馬雲的一舉一動可謂都會得到大眾的關注,但他創業史中的心酸,可能也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但他從未放棄過,也一直在嘗試一切機會去做他想做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他和他的32個朋友能成功創立阿里巴巴。
最近,有網友在網上扒出了馬雲剛創業時在路邊發放的名片。此時的馬雲剛成立了海博翻譯社,用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變為了翻譯社的社長。或許心細的人會發現,馬雲雖然經常出席各種演講和參加會議,但馬雲身邊很少會有翻譯出現。那是因為20多年前,他的英語水平就已經很優秀了。其實,高考多次落榜的馬雲,雖然總分不到本科線,但他憑藉英語的優異表現,才被杭州師範破格錄取的。
海博翻譯社成立於1992年,但由於當時英語教育在我國的普及程度很低,一直是在虧損狀態。所以,馬雲經常和他的員工們在大街上發名片,並邀請其他人去上課。直到1995年,翻譯社才算開始逐漸改善並盈利。期間,為了維持翻譯社的支出和發展,馬雲經常起大早跑去義烏倒騰各種日用品。馬雲堅信只要堅持下去,企業的發展就會有機會。
當網際網路在中國出現時,馬雲看到了網際網路的商機,並全面進軍網際網路。當時,馬雲看到國外的網際網路上有外國人訂購商品,但選擇和分配聯繫的並不完美。眾所周知,網際網路企業最重要的就是用戶體驗和售後服務體驗。就此,今後影響數億人的阿里巴巴誕生了,並打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創業之初名片的曝光,也給了許多企業家無盡的反思。為了生存和自己企業的發展,小公司老闆不遺餘力的到外面做生意,甚至擺攤來維持公司的生計。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馬雲的堅持,最終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