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城南街道的葉珊珊做起了電子版菜譜手帳,記錄自己家的一日三餐。對有著豐富手帳經驗的她來說,做電子版菜譜手帳是小菜一碟。她拍下當天與家人吃的美食,傳送到Ipad上,複製粘貼上自己喜歡的花樣,留下一句句充滿溫馨的話語,既有意義又有溫度。
今年27歲的珊珊,是一名資深手帳愛好者,2016年開始記手帳後,到目前已做了7本手帳。
葉珊珊在做手帳。
怎麼快樂怎麼玩
「我第一次接觸手帳是在小學,那個時候不叫手帳,叫畫報。」珊珊說,當時語文老師要求他們一邊畫一邊寫,或者自己進行排版,記錄下生活感悟。她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即便自己的畫工並不怎麼好,更不會排版,可她一坐下來就能安安靜靜好幾個小時在那裡塗塗畫畫。
4年前,沉浸在新婚甜蜜裡的珊珊與丈夫一起去日本遊玩。在遊玩過程中,她無意間闖進了一家手帳店,兒時做畫報的情景一下子浮現在眼前。面對著這麼多精美的手帳本、貼紙及膠帶,珊珊入坑了。那天,她與丈夫在店裡呆了整整一個下午,選下了自己的第一本手帳本。
做手帳對珊珊來說,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隨心所欲」,怎麼快樂怎麼玩。從日本回來後,珊珊就開始堅持每天記手帳。內心文藝、熱愛做手工的她,做出來的手帳內容非常豐富。「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能加到手帳中,我女兒在樓下撿回的樹葉、摘回的小野花,我會根據需要修剪成不同形狀,再貼到手帳本裡做裝飾。」
最愛做旅遊手帳
在女兒出生前,一個本子,一個裝著馬克筆、尺子、剪刀的手包,一個裝滿膠帶、切割好的貼紙的卡包,是珊珊出門旅遊必備的物件。每去一個地方,她都會帶著手帳本記錄。除了文字,門票、登機牌等都變成了她旅行手帳的一部分。她認為,比起在朋友圈曬旅遊照,用手帳本去記錄旅遊中的點點滴滴更有意思。
「很多國家的機場入境處都有旅行手冊,我都會拿上一本,用作手帳的素材。」珊珊笑著說,女兒未出世前,她都會在一天的旅程結束後回到酒店做手帳。後來女兒出生了,她為照顧女兒沒時間在當地完成當天的手帳,回到家後一定會瘋狂地補上。
女兒2周歲時,珊珊與丈夫帶著女兒第一次出門旅遊。雖然給女兒準備的行李幾乎已放滿了整個皮箱,她還是習慣性地將手帳本、素材包塞了進去。在那次旅途中,珊珊發覺她根本抽不出時間去做手帳。於是她每天用手機記錄旅遊體驗,旅途結束後,顧不得收拾行李,她立馬坐到書桌前,這一坐就是一夜補做手帳。
電子手帳更便捷
「我是一個非常健忘的人,用筆記下生活中的點滴,會讓自己覺得沒有白活吧。畢竟生活沒有波瀾平平靜靜日復一日,手帳也能讓我從中找到一些小樂趣和一些小溫暖,並學會感恩。」葉珊珊笑著說,自從入了手帳坑之後,開始每天記錄點滴生活。有時候在與丈夫發生口角時,會在手帳裡將對方畫成一隻大烏龜,氣也很快消掉了。
女兒出生後,作為全職媽媽的她很難有時間去製作紙質手帳。去年年底,她選擇做電子手帳。
電子手帳就是利用Ipad 中的軟體進行編輯、素材的採集,比起傳統手帳更便捷。「因為我經常帶著女兒出去旅遊,帶手帳本和素材包很不方便,現在用電子手帳,就什麼都不用帶了,只要帶上Ipad就可以。」珊珊說,有時候到達一個景點時,心裡特別有感觸,但回到家後總會找不到當時的感覺。自從入坑了電子手帳後,她再也不用擔心錯過。
「我更喜歡做紙質版的手帳。」珊珊說,等到女兒大一點以後,她還是想重新拿起自己的紙質手帳本,記錄下生活中每一個值得紀念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