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鮮少有人知道

2021-01-20 老酒論道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這本書是一本兒童啟蒙讀物,它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人性本善的世界,因而它的內容都是在教導孩子們要培養良好的品德、一心向善。然而,同樣是兒童啟蒙讀物的《增廣賢文》則不同,它所塑造的世界是人性本惡,因而它的內容大多都是在提醒後人要學會防範奸佞小人。

無論你是「人性本善論」支持者還是「人性本惡論」支持者,首先要做的事情都一樣,就是自己要成為一個善良的人,畢竟防範小人與你行善事也不衝突。在中學政治學科課本中,我們曾經學過這樣一個知識點:法律具有強制執行力,對大眾具有約束力,而道德只能約束我們自己。

人若是沒有道德底線,便會變得自私、野蠻、無禮。在這種情況下,人一旦心生歹意,便一定會付諸於實踐,犯下罪惡。你以為做壞事沒人看見嗎?別忘了「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雖然這世上並沒有神明的存在,但是你的背後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你看,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犯下的罪過早晚會東窗事發。

人們常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顯然不是,鮮少有壞人能夠躲過懲罰與制裁。筆者的周圍好人很多,壞人也不少。

筆者的三伯便是壞人中的一個,他作為我父親的兄長,不僅不照顧弟弟妹妹,還總是想從他們身上撈好處。欠債不還也就罷了,還總是挑撥離間,在爺爺奶奶那裡說其他兄弟的壞話。他這樣做的原因很幼稚,就是其他人比他能幹、會掙錢,使得他在家中失去了話語權。

一心想當老大的他可不能接受別人壓在自己的頭上來,於是他在我一位親人生病時,慫恿她的丈夫不要花錢醫治,與其浪費錢,不如早點將後事置辦妥當。那丈夫也是個沒用的人,真信了,在老婆沒去世前,就將墓地買好了。得知此事後,他的老婆氣瘋了。

為了安慰她,逗她開心,年幼的筆者拿來了一幅鍾馗畫像,學著電視劇中道士的手勢,對著三伯家的窗戶,口中還念念有詞道:「降妖除魔」。她確實被我逗笑了,但是她還是離我而去了。但是三伯倒也沒有什麼好下場,老婆不僅出軌還捲走了他一筆錢,孩子也生病了,親人也看透了他的本質,遠離他。我原本不相信報應,現在我相信了,但是他的孩子真無辜。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舉頭三尺真的有「神明」,所以大家做事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那才是精華所在,只可惜十人九不知。它便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有良知的人一旦做了壞事,那麼他就很難心安理得,每時每刻都在擔心被人發現,因而寢食難安、輾轉難眠。編造謊言是一件難事,這是因為在這之後你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來使之圓滿,否則就會被人抓住不合理之處,謊言就此被識破。

為了能讓自己心安,就得一心向善,莫要做傷天害理之事,記住百因必有果。

相關焦點

  •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有聽過一句老話吧,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是什麼,你們知道嗎?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一個保存古代文明比較完整的一個國家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計其數,都是精華,一直流傳至今。就說老祖宗就我們流傳下來的一些名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當作口頭禪或者警醒自己或者是世人,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上句才是精華,但很少有人知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上句才是精華,但很少有人知!這個世界上,最難看破的就是人心,經常有人說人心隔肚皮,最摸不透的就是人性。我們作為整個食物鏈最頂端的高級動物,無疑是最複雜的,人心也是最難揣測的東西。現在慢慢大家更認同了人之初性本惡,其實我們在小的時候,就能看出誰是惡人,誰是善良的人。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才是精華,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就是將一些冥冥中無法解釋無法控制的事情交給上天來權衡,人們只需要正常做事即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上半句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後半句。在《智囊全集》中便向世人點明了後半句話,其背後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卻是絲毫不亞於前句。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在《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蘊含真知灼見的前半句。
  •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是三尺?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了,最早出自乾隆年間官員葉存仁之手。這位官員為官三十載一直都甘於淡泊,從來都不會向蠅營狗苟屈服。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後半句才是精華
    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正常運轉,所以有了法治的出現,這就是為了更好地維持世界平衡,不至於好人與壞人之間逐漸分不清界限,可是在沒有法治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來進行這種權衡呢?古人曾經在沒有法治的時候提出過一句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就是將一些冥冥中無法解釋無法控制的事情交給上天來權衡,人們只需要正常做事即可。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最為經典,深藏處世的大智慧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等,這些張口就來的俗語,其實蘊藏著大智慧。可是,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並不是一整句的俗語,而是俗語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很少被人提及,但卻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絲毫不亞於前句。我們來品一品《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老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人們總是相信天道有輪迴、風水輪流轉,「現世報應」是佛家的說法,是在人們無力改變所面臨現狀時只能從精神上尋求自我安慰的一種暗示。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人因為信仰神靈,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相應的祭廟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就是勸誡世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妄圖去隱瞞真實情況。有一句話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要以為自己做的壞事沒人知道,只要你一抬頭就會看到「神明」。事實上「舉頭三尺有神明」, 其實也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所以民間流傳的俗語,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雖然俗語的表面意思一看便知,但是要理解其中的內涵,還是需要自己研讀的。比如本期和大家說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也是一句有關道德準則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說,一個人不要做壞事,因為人在做,天在看,距離頭頂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的存在,而這些神明會把我們做的好事壞事記錄下來。
  • 古人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更經典,讓人受益匪淺
    自律之人不需要監督,面對巨大的誘惑毫不動心,這才配得上君子的名號。有人就要問了,缺少別人監督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我約束呢?關於這個問題,古人早就給出答案,那就是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中國古代,人們對大自然比較敬畏,甚至產生一些迷信的思想,相信鬼神之說,就連孔子他老人家都說:「敬鬼神而遠之。」世上究竟有沒有鬼神?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漫談傳統民間俗語文化》系列第3回我們經常聽到過這樣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也都知道其意思,是源自古時候人們祭祀的行為。人們遇到不順就會到寺廟中祭祀叩拜,認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若誠心禱告,神明就會顯靈並幫助自己。
  •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下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魯迅曾在《夜頌》這篇批判現實的雜文中寫道: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燈前,常常顯得兩樣。可是,對於人在人前人後的行為,我們也不應該偏差更多,「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其實就是古人給世人的提醒這裡的「舉」就是向上,意思是神明在你頭上三尺的地方看著你,古人多信奉佛教,相信因果報應,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作惡,神明會看到並對你進行懲罰,所以說不要以為沒有人在旁邊就可以做壞事,這句話所表達的就是勸惡從善;如果說上一句是對欲行不軌的人的告誡,那麼下一句便是對所有人的忠告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其實就體現出,不管你在幹什麼,總會有神明在盯著你,如果你做盡邪惡之事,那麼神明就會給你懲罰。不過,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而且體現出老祖宗的智慧,就算是今天也讓人感嘆不已。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其實就體現出,不管你在幹什麼,總會有神明在盯著你,如果你做盡邪惡之事,那麼神明就會給你懲罰。不過,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而且體現出老祖宗的智慧,就算是今天也讓人感嘆不已。
  •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半句少有人知,蘊含古人智慧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半句少有人知,蘊含古人智慧經常聽古人說道: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古人們堅信,你平日裡的所作所為,小偷小摸,大偷大搶儘管可能沒人發現,老天爺可是看在眼裡的,終究有一日會讓你付出代價。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之前有古代人將自身沒法理解的事情稱作「神跡」,長此以往人們創造出來的神越來越多,最終構成了一個神仙宇宙,不說西方的古希臘神話,我們國家的古代神話就絢麗多姿。
  • 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封神榜」裡說說可能會有哪些神明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以示告誡人們在做任何事時萬不可心存僥倖,以為自己獨自做下的事情,即使天地也不知。可誰又去想「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可是蒼天是如何知道呢。那或許就因為「舉頭三尺的神明」吧。拋去迷信不說,如果真有神明,那麼這舉頭三尺的神明會有哪些呢?我們就從「封神榜」裡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