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圖片來自網絡)
悶熱的夏天就要來啦,小夥伴們要不要去一個涼爽的地方度假呢~?最近,《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正在熱映,哆啦A夢和大雄在南極經歷了一次奇妙的旅程,我們不妨跟隨它的腳步,一起去南極探索下奇妙而美麗的物種吧~!
1
南極海鞘
(圖片來自網絡)
海鞘,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也許陌生,但對於生物學家來說,這種生物現存有1000多種。如果單單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倒也不算新奇,新奇的是生活在南極洲冰蓋下面的海鞘,它們的周身晶瑩剔透。
南極海鞘接近49釐米長,在低於冰面2200米下的海洋中生活。它們選擇這種高壓、高冷、高寒的極地生活,多少會令人有點匪夷所思。正在南極洲探索的你,是不是也想好好地認識一下這位透明的精靈呢?
2
南極血蜘蛛
(圖片來自網絡)
科學家在南極洲南部發現了這隻血蜘蛛,並稱之為「海蜘蛛」。蜘蛛,對於平常百姓來說並不陌生,在各自家裡的角落裡都有蜘蛛的存在,體型各不相同。
然而,即便是在大海中,海蜘蛛也不是很多,如今又在南極洲發現血蜘蛛,這又是一大驚人發現。
血蜘蛛,身長有25釐米,血紅,近看還真像是一個裝飾品。由於缺少天敵,這種蜘蛛在南極過的「養尊處優」的生活。如果你來南極探險有幸遇到此蜘蛛,千萬不要忘了合影留念哦!
3
南極章魚
(圖片來自網絡)
南極章魚為何與眾不同呢?傳統的章魚屬於溫帶性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下,適應水溫不能低於7℃,海水比重1.021最為適宜,而一旦遇到低鹽度的環境就會死亡。
而南極章魚則生活在冰下1000米的極寒之地,兩者除了外形之外,沒有一點相似之處。
4
南極匕首牙魚
(圖片來自網絡)
這種魚有藍色的眼睛和彎曲的牙齒,也是食肉魚的一種,尖尖的嘴裡有鋒利的牙齒,如果你在南極遊玩或者探險,儘量避而遠之,畢竟,這種魚與傳統的魚類還是與眾不同的。
5
端足目
(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物種被稱為端足目,2004年第一次被人類發現。這種甲殼類動物看起來像一隻蝦,生活在近千米深的海域中,看外形玲瓏剔透,但是就後背還是十分鋒利的。
如果有幸遇到這種動物,千萬不要想著帶一個回來,因為就算你帶回來也養不活,因為你家溫度太高啦。
6
南極海豬
(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海裡也有豬?!才沒有騙你呢!在英語中,scotoplanes屬的種類被稱為「sea pigs」,意為「海豬」。從它們的肥嘟嘟的「腿」和粉紅色的身體可以看出,這一名稱恰如其分。
海豬的長度一般在10~15釐米之間。在世界最深的一些海區中都可以發現海豬的蹤跡,其分布深度可達近6千米。海豬具有5到7對增大的管足,可以依靠體液壓力進行控制,使其在海床上爬行。
在海豬頭部上方的類似觸角的部分,其實也是管足。它們或許可以幫助海豬在海底行走,也可能具有感覺功能,能探測到食物的化學信號。
海豬以深海底泥中的有機碎屑為食,它們的口部圍繞著一圈觸手,能濾食底泥中的食物。海豬特別喜歡那些剛剛落下來的食物,如鯨魚屍體。
7
冰魚
(圖片來自網絡)
冰魚是一種透明的南極洲魚類,因為它們體內是糖蛋白,而不是血紅細胞。這些蛋白質附著在冰魚身體的小型冰晶體上,起到一種防凍劑的作用,從而確保它們能夠生活在冰凍的水中。
8
玻璃海綿
(圖片來自網絡)
玻璃海綿的命名源自於它們的身體是矽質結構,並且以不同尋常的體形存在。雖然玻璃海綿的近親物種在世界其他地區並不多見,但它們大量存在於南極洲。它們棲息在海底,在這裡還生存著數百種生物。
格裡菲思說:「玻璃海綿是一種活體摩天大樓,對於海底所有生物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
格裡菲思還強調稱,科學家必須非常謹慎地處理玻璃海綿,它們身體上長著微小針狀結構能夠刺破人體皮膚。
(圖片來自網絡)
小夥伴們,南極之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
還有許多奇妙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我們只有不斷地獲取知識
勇敢地走向世界
總有一天
這樣的美景也會盡收你的眼底!
編輯:胡小雨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