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體育界可望而不可即的傳說,麥可-喬丹似乎早已和籃球這項運動劃上了等號,在6個總冠軍、6個FMVP、5個MVP以及10次得分王的大榮譽面前,後輩永遠都只有瞻仰的份。
但自從詹姆斯奪得生涯第四冠之後,他和喬丹漸漸站到了同一個臺階上,在媒體更加發達的時代,人們都樂於見證一場「超越前人」的戲碼,不過對其嗤之以鼻者也不在少數。
其原因無非兩點,一是詹姆斯和喬丹在榮譽上尚有2冠2FMVP和1MVP的差距,在前者的冠軍數量追平後者之前,成為聯盟歷史上的「GOAT」毫無說服力可言;其次則是詹姆斯生涯有巔峰期抱團的汙點,相比喬丹一路打怪升級榮登王座,他的成功更有走捷徑的嫌疑,而且詹姆斯生涯10次進入總決賽僅僅奪冠4次,相比喬丹100%的勝率實在不夠看。
對於這些看低詹姆斯的理由,個人其實是無法苟同的,雖然詹姆斯的冠軍數還不如喬丹,但他的其餘主要榮譽卻幾乎都完成了超越,首先是最佳一陣的次數,詹姆斯以13次雄踞歷史第一,然後則是常規賽總得分以及季後賽總得分,詹姆斯都處於領先地位,這說明什麼?那就是詹姆斯在籃球領域的巔峰持久度和穩定性事實上都強於喬丹,只不過近幾年大家太執著於「總冠軍論」,而忘記了在比較球員個人地位的時候,他們所從事的是一項團隊性運動。
接下來要著重闡述第二點,那就是詹姆斯在抱團的情況下,10次進入總決賽還輸掉了6次,這能否成為他永遠無法追上喬丹的一個證據呢?先不論結果,我們來看看詹姆斯為什麼會輸掉這麼多次總決賽,2007年他騎士隊首次進入總決賽被馬刺4-0橫掃,客觀來說屬於單核帶隊獨木難支;2011年被小牛逆轉,確實是自己沒有發揮好,而且連累了隊友;至於2014年、2015年、2017年以及2018年,輸球原因都是自己球隊的實力原本就不如對手,有此結局實屬正常。
綜合來看,詹姆斯只是無力改變「強隊勝弱隊」的硬性法則,那麼有人就問了:既然詹姆斯這麼偉大,為什麼不能逆天改命一次呢?2016年在1-3落後的情況下逆轉73勝的勇士隊不就是一個完美的答案嗎?所以總決賽勝率低,除了說明雙方球隊實力不等,無法證明任何事情。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的或許會更好理解,喬丹為什麼生涯只進了6次總決賽?因為在他生涯前期的時候根本打不過「壞小子軍團」,連進入總決賽的資格都爭取不到,如果這些年份他都直接獲得總決賽資格的話,公牛能否擊敗巔峰魔術師率領的湖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再說詹姆斯,以喬丹總決賽100%的勝率來假設,如果他2007年贏得和活塞隊的天王山之戰被逆轉淘汰,感官上可能會比總決賽被橫掃更加悲壯;如果他2011年季後賽沒有擊敗綠軍,就沒有總決賽上被小牛逆轉的恥辱,這在其他總決賽失利的年份也是同理的。
按照假設,詹姆斯生涯至今四進總決賽,四次奪冠,而且還有一次是擊敗了聯盟歷史上單賽季勝場最多的球隊,其含金量會比喬丹更低嗎?何況現實中他還多了6次分區冠軍榮譽。
當然,真理還是掌握在大多數人手裡的,或許連詹姆斯自己都沒想到,生涯十進總決賽會給自己引來更多的黑點,雖然事實是喬丹在未奪冠的賽季裡,早早就遇上了最強的對手,而詹姆斯未奪冠的賽季裡,其最強對手卻恰好是在總決賽,但外界只會看結果,不會品味其中的過程,站在一個聚光燈更多的舞臺上輸掉比賽,在大家的印象中往往比沒有登上這個舞臺更加恥辱。
說一句心裡話,詹姆斯從克利夫蘭出道開始,他的生涯難度模式比起任何巨星都高得多,他能取得現在的成就,從個人層面上講早就超越喬丹了,但是關於詹姆斯十進總決賽卻輸掉六次到底是不是汙點,恐怕真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