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雲上文博會」展示了意想不到的魅力。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的文博會以線上方式舉行。有人擔心,線上辦展覽會否讓精彩程度打了折扣?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種擔憂是多餘的。「網際網路+」的介入,反而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寶安展館,41家文化企業攜213件展品亮相。在雲技術、VR、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幫助下,不僅讓文化產品充分展現,也間接地展示了科技水平。因此,這次線上文博會不僅沒有遇冷,反而展現了文化和科技的「雙重魅力」。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因疫情到來,需要避免大批人員聚集,文博會因此取消了線下形式,轉戰線上舉行。寶安運用創新思維,抓住機遇,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成功應對挑戰。面對疫情後時代的全新營商環境,寶安文化產業因勢而變。雲開幕、雲展廳、雲招商、雲籤約、雲大數據......實地展覽搬上「雲端」,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被線上增長的訪問量替代。當全世界的經濟活動都受到疫情影響阻滯之際,寶安善於分析矛盾特殊性,另闢蹊徑,突出重圍,文化產業實現逆勢增長。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寶安區文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793.75億元,同比增長5.1%;創造增加值117.58億元,同比增長達3.5%。「雲上文博會」,充分展示了「雲」的力量,絲毫沒有削弱傳統文化的表現力。
展示文化,也展示科技實力。疫情期間,由於對線上生活的需求,高科技企業迎來了一波迅猛的發展。線上展會的順利落地,得益於寶安積累的科技創新實力。在文博會期間,中國高科技企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保障了傳統文化的在線展示,保障了與雲上觀眾的遊覽體驗,同時也保證了雲交易的順利開展。會上的雲技術、VR、大數據等技術,讓現場高潮不斷,不少賓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寶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由2016年的362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338億元,發展勢頭迅猛;2019年底,寶安國高企業共有4800多家,連續3年位居全省各區首位,高新技術產業已然成為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器」。這是高新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寶安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證明。
文化科技的結合,提升國家軟實力。有學者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並且在資訊時代,「軟實力」正體現出日益強大的影響力。這次「雲上文博會」,新潮與傳統得到了完美融合。通過網際網路和數位化先進技術,當地特色文化得到賦能,一度沉寂的非遺醒獅重獲活力,「老物件」發掘出「新生命」,在奔湧向前的時代浪潮中,扎穩文化之「根」。此次寶安「雲上」展館展示出文化產業由被動轉主動的發展新態勢,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體現出個性化、多樣化、創新化的特徵,是對豐富大眾文化、人民精神世界呼聲的應答,更是文化創新發展的迴響。
這次「雲上文博會」展現了「雙重魅力」,可謂是圓滿成功,成績亮眼。儘管疫情暫時中斷了線下展覽,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雲上文博會」依託技術實現了線上開展。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領域的深圳,一向擁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這次的成功,就是創新精神的一次體現:不被困難嚇倒,靈活應對挑戰,變被動為主動。而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城市的創新基因。
內容來源:深圳新聞網
作者:馬立明 李嫄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