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歷史文化」紮根邊陲軍營 助力官兵「繪就絕對忠誠底色」

2020-12-17 圖片中國


初夏時節,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的北疆伊犁花海盛開,生機勃勃......

「國家的富強離不開紅色血脈積澱,部隊的發展離不開紅色精神的滋養,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紅色文化的培育。」6月2日清晨,駐守在這裡的武警新疆總隊機動第四支隊營區人潮湧動,該支隊「紅肩章理論服務走基層暨紅色歷史文化長廊」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揭幕儀式現場

全長230米的紅色歷史文化長廊,由85塊宣傳版面和4個LED電子屏組成,用直觀性、教育性、指導性的文字、圖片、視頻影像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建設發展史。

支隊領導為「紅色歷史文化長廊」揭幕

該支隊領導介紹說:「我們打造黨史、新中國史、軍史和武警部隊史歷史文化長廊,就是讓官兵在耳濡目染中重溫紅色歷史、賡續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切實擔當起強軍興軍的歷史責任。」

揭幕儀式現場

「紅色歷史文化」紮根邊陲軍營,「紅肩章」理論宣講服務基層。同時,在此次活動中,與「紅色歷史文化長廊」一同亮相的,還有該支隊新一批懂理論、會講解、功底深的「紅肩章」理論宣講員小分隊,他們將秉承理論信念之「紅」,使命擔當之「肩」、軍人道德準則之「章」,用最樸實的話語、最真摯的感情,繼續為官兵獻上一份份理論知識「大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

「紅肩章」理論宣講小分隊正在為官兵講解紅色歷史文化

聆聽講解、用心銘記,在徐徐鋪開的歷史長卷中,新戰士趙萬軒和戰友們跟隨「紅肩章」理論宣講員的腳步,盡情徜徉在紅色文化歷史的海洋中。他激動的說:「通過參觀學習,我一定從思想上、行動上自覺接過革命先輩的紅色火炬,自覺發揚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爭做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儀式上,官兵們紛紛在「傳承紅色基因 擔當強軍重任」上簽字銘志

據了解,此次活動既是該支隊貫徹習主席關於「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深化年度主題教育質效的有力舉措。支隊官兵紛紛表示,一定將深學紅色歷史、用好紅色載體、築牢紅色思想,不忘初心使命、立足本職、勤學苦練,以優異成績向黨和人民獻上滿意答卷。

作者:趙松  丁明亮  張森  石俊傑  胡波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晉升警銜的光榮時刻,她們走進軍營一同見證
    11月9日,武警龍巖支隊隆重舉行晉升警銜儀式,並邀請軍屬走進軍營現場見證這一光榮時刻。支隊領導為晉銜官兵頒發命令狀、佩戴新警銜。
  • 獻禮八一 致敬軍人——渭南市紅色文化研究會「八一」慰問武警渭南...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7月30日下午,市紅色文化研究會、人文書畫院主要成員和書畫家們到武警支隊開展慰問活動,為官兵們送去了紅色愛國主義傳統教育資料,並現場揮毫潑墨為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歡迎儀式上, 部隊首長致歡迎詞,他說,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積澱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底蘊和人文傳承,承載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責任。
  • 火箭軍某部這場主題演講比賽現場播撒「紅色基因」種子
    近日,火箭軍某部舉辦「傳承工兵文化、激揚奮鬥青春」主題演講比賽,8名來自基層單位不同崗位的參賽選手圍繞身邊先進典型、強軍事跡和部隊變化,講述工兵故事、話說優良傳統、分享個人感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聲情並茂的講述展現基層官兵傳承弘揚飛彈工程兵精神的良好風貌,激蕩起官兵奮鬥強軍的熱血豪情。
  • 鋼刀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近年來,這個中隊轉戰多個任務一線,官兵們時刻緊繃備戰打仗之弦,創造並保持所在部隊9項訓練紀錄,43人次被表彰為「軍事訓練標兵」。該中隊每個班的門口,都有一塊「凝聚著班魂的石頭」。官兵們在野外訓練時撿回來的石頭上,刻下自己所在班的名字——「勇猛穿插班」「狙擊英雄班」……這些名字,源於每個班的光榮歷史。說起自己班的榮譽,戰士們都如數家珍。
  • 紮根天山南北座座軍營,這裡有群發光發亮的官兵
    穩疆興疆,強邊固防,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紮根天山南北座座軍營,拔尖人才群體加速崛起。近年來,新疆軍區官兵榮獲一等功以上榮譽35人,培育信息化領域「尖兵型」士官骨幹和通用專業「能手型」士官骨幹數千名……一顆顆發光發亮的「軍中之星」,在天山南北、雪域昆侖形成了強大的「示範效應」。
  • 【市域治理】用紅色繪就平安底色
    近年來,龍巖市持續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紅色革命傳統,將「黨建+基層社區治理」模式不斷提檔升級,探索出一條「一顆紅心、一張紅網、一面紅旗」的市域社會治理黨建品牌,形成獨具特色的閩西紅色基因基層治理模式。一顆紅心,基層黨建煥發光彩
  • 藍山:讓紅色文化紮根三藍大地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7日訊(通訊員 趙彬)12月17日,藍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何勝瑞主持召開紅色教育在永州·藍山篇安排部署會,會議宣讀了紅色教育在永州·藍山篇現場會籌備方案,就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何勝瑞指出,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在永州·藍山篇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各級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組建專門班子,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學習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貢獻智慧、支持配合、積極參與,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踐行者、傳播者;要明確目標,壓實責任,落實落細工作措施;要準備充分,在教育內容上做到紅色教育陣地、紅色精品課程、紅色教育讀本、紅色教育基地
  • 書香進軍營 共築強軍夢
    「強軍書吧」當天一開放,便湧進了許多官兵。大家紛紛閱讀感興趣的書籍,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是該旅的共建單位,此次書店走進軍營,是以實際行動打造「書香軍營」、踐行愛國擁軍理念的具體舉措,通過建設「強軍書吧」,打造良好閱讀平臺,把知識和文化送進軍營,豐富官兵的業餘文化生活,助力官兵實現強軍夢。
  •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在官兵需要的地方,傳遞文化的力量
    從場地布置到節目編排,大家近距離學習如何把軍營變成「能量場」、用軍歌吹響「衝鋒號」。作為學院首屆軍事文化節的一個環節,這次活動反映了學院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文化骨幹不僅是舞臺表演者,而且要學會因地制宜,讓基層文化工作煥發時代魅力。歌聲飛向繁星,雖已入冬,但趙天和同學們卻感到心中一片火熱,他說:「沒有美輪美奐的舞臺,文化活動一樣可以震撼人心。
  • 萍鄉上埠鎮:山口巖紅色文化引領文明新風尚
    同時,依託現有紅色陣地,建成了秋收起義烈士陵園、盧德銘小學、村史館、廉潔文化長廊、紅色文化廣場等多個文明實踐站服務點,構建「一站多點」基層陣地服務格局,讓文明實踐活動輻射全村範圍,讓全村村民接受紅色文化薰陶。
  • 黨建+軍警共建、爭做忠誠衛士——黨組織共建籤約授牌儀式紀實
    參觀交流 激發支部建設活力 明水法院黨組成員、第五黨支部書記杜成海組織支部黨員法警,前往武警明水中隊參觀交流,學習軍營文化建設及執勤訓練等先進工作經驗。在武警中隊指導員劉廣偉的帶領下,一行人先後參觀了中隊榮譽室,官兵們生活、訓練、活動場所等地。劉廣偉詳細介紹了明水中隊的建隊歷史,以及官兵們的一日生活制度。
  • 這裡有群發光發亮的官兵
    穩疆興疆,強邊固防,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紮根天山南北座座軍營,拔尖人才群體加速崛起。 近年來,新疆軍區官兵榮獲一等功以上榮譽35人,培育信息化領域「尖兵型」士官骨幹和通用專業「能手型」士官骨幹數千名…… 一顆顆發光發亮的「軍中之星」,在天山南北、雪域崑崙形成了強大的「示範效應」。
  • 軍營漫畫:武警官兵「乘風破浪」全力奮戰汛期搶險
    軍營漫畫:武警官兵「乘風破浪」全力奮戰汛期搶險 2020-07-10 19:14:31 周子翔 攝 衝鋒舟強化訓練:充分模擬實戰背景,提升官兵的水上救援能力。 周子翔 攝鋼橋架設訓練:人機協同快速架設剛橋,打通生命通道。 周子翔 攝加固堤壩:推、挖、裝協同作業,對堤壩進行維修加固。 周子翔 攝封堵河流決口:扛起沙袋、抱起木樁,堵住被衝垮的河岸。
  • 我空軍軍營首次對外開放 官兵作點心款待市民
    中新網武漢9月17日電(袁文濤 徐金波)17日,在中國第13個國防教育日之際,「藍天逐夢、天兵有約」中國空軍部隊軍營首次社會開放。武漢市1200餘人走進軍營,近距離接觸空降兵主戰武器裝備,體驗官兵日常訓練生活。
  • 文化氛圍軟實力 提升單位戰鬥力
    文化是鑄魂育人的搖籃,更是部隊建設的重要著力點,豐富多彩的軍營文化活動,是激發強軍熱情的有力抓手。今天,筆者就帶你走進新疆軍區邊防某團馬鬃山邊防營,一起感受下邊關上的文化薰陶。「朋言吉他班又開課了」。每周末,軍醫崔朋言都會帶著吉他坐在官兵中,與大家一起在樂器學習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 人民日報解碼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
    我們黨把這一理論優勢作用於人民軍隊,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使廣大官兵在思想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   源於人民的偉大力量。習主席指出:「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於人民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