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僵局依然未破,「老好人」拜登如何修復美國?

2020-12-05 中國新聞周刊網

理論上,拜登是彌合兩黨矛盾最好的人選但現在看起來,拜登與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戰爭在他正式就職之前就已經打響

  拜登。圖/人民視覺

  

  「老好人」拜登如何修復美國?

  本刊記者/曹然 徐方清

  發於2020.11.16總第972期《中國新聞周刊》

 

  2020年美國大選的選舉日已經過去一周,但大選的僵持局面依然沒有打破,這讓艾米麗·墨菲仍在猶豫是否向當選總統拜登交出聯邦政府的「鑰匙」。2017年,墨菲被現任總統川普提名為聯邦獨立機構總務管理局(GSA)負責人。依照總統過渡法案的規定,該局全權負責總統選舉到新總統就職期間的過渡事宜。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1月10日凌晨,川普仍未宣布敗選。三天前,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和內華達州,至少獲得290張選舉人票,超出當選總統所需的270票門檻。11月7日晚些時候,拜登發布勝選宣言,強調「當選舉結束,是時候把憤怒和激烈話語留在過去,讓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團結起來」。

 

  不過,川普依然強調自己「贏得了大選,贏了很多!」在競選網站上,他呼籲支持者為了「在民主黨的欺詐面前捍衛選舉」而為自己捐款。

 

  與川普「繼續戰鬥」的聲明不同,拜登呼籲「是時候修復美國了」。作為華盛頓第四資深的聯邦參議員、2008年到2016年歐巴馬時期的美國副總統,78歲的拜登所要接手的將是他自1972年首次當選參議員以來最複雜的一場困局。

 

  11月7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街頭重現二戰結束「勝利之吻」的場景,慶祝拜登「勝選」。圖/人民視覺

 

  疫情與經濟不是「二選一」

 

  在美國生活超過30年的佛羅裡達華人許人良並不認為拜登是接替川普的理想人選。他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如果不是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川普在應對疫情上的糟糕表現,「我可能會投川普」,儘管四年前他支持的是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從900萬上升至1000萬,僅用了10天時間,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美國一些公共衛生專家發出警告,美國正進入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最嚴重的階段」。另一方面,雖然輝瑞製藥的新冠疫苗三期實驗有效率超過90%是個「積極的消息」,但其年內投產和上市量均有限,等到疫苗能實現全民接種至少是2021年第二季度末。

 

  許人良並不對拜登能很快抑制疫情抱有很大指望,只希望「疫情不會進一步惡化」。11月5日,拜登和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已經開始聽取關於新冠防疫政策和經濟復甦的簡報。四天後,拜登公布了13人組成的新冠疫情工作組名單。如何能緩解疫情並重振經濟,是拜登在執政後要首先向選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以賓州大學醫學教授齊克·伊曼紐爾為首的拜登團隊國家健康委員會的顧問們曾在今年4月發布一項聯合聲明,透露了拜登防疫政策的基本邏輯:疫情與經濟不是「二選一」。「在公共衛生和經濟之間談論選擇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不能戰勝病毒,我們將永遠無法恢復全部的經濟實力。」伊曼紐爾等寫道。

 

  目前,川普政府和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在紓困法案上的分歧重點不是資金數額,而是資金流向。共和黨人希望資助航空業等重點行業,拜登則指責這是「獎勵財富而非工作、獎勵企業而非工薪家庭」。

 

  拜登試圖通過一場全民福利運動緩解當前的危機。他計劃向地方政府注資以保證公衛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必要工作人員不被解僱,並大規模招募失業人群「幫助抗擊疫情」;修訂破產法,給予破產者和中小企業東山再起的機會;擴大失業保險和公共醫療保險,通過《薪資公平法案》立法明確15美元時薪最低工資標準及帶薪休假制度。

 

  通過大規模公共建設運動解決失業,有上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的影子。對此,拜登暗示道:「每當美國走投無路時,我們都會共同採取行動,通過公共投資和強有力的社會契約,為美國人民齊心協力向前邁進奠定基礎。」

 

  而擴大公共醫療保險、更新清潔能源經濟計劃等經濟與公共福利政策,則多承襲自歐巴馬的第一個任期。一位接近拜登政策團隊的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這不僅因為歐巴馬首個任期一上來就需要集中力量解決金融危機後的復甦問題,也是因為「歐巴馬第一個任期的政策受黨內力量牽制較多,比較代表民主黨的集體意志,而第二個任期則有很多實現其個人政治抱負的決策」。

 

  11月9日,美國德拉瓦州威爾明頓,拜登與哈裡斯在皇后劇院與疫情應對專家組進行了線上對話。圖/人民視覺

 

  民主黨高層選擇拜登,本身就被看作是一場妥協的結果。這位「華盛頓的老白人」被認為在少數族裔選民中缺乏吸引力,但在民主黨初選中,能與拜登競爭的激進左翼桑德斯、沃倫等人是更無法讓黨內高層普遍接受的人選。在後來的選舉中,川普將拜登與桑德斯捆綁,稱「拜登在走社會主義道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認為,這使得拜登喪失了佛羅裡達的拉丁裔選民(多為逃離古巴的難民後裔)支持,最終在該州敗選。

 

  從拜登在勝選後公布的自己上臺後的「百日承諾」來看,擴大歐巴馬醫改範圍接近「全民醫保」、設立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工會力量,確實是桑德斯和沃倫激進路線的延續。最直接的是,拜登稱自己「全面採納沃倫參議員的建議修改破產制度」,以更寬鬆的方案讓更多破產者得到用以保全住房和子女撫養的費用,另一方面則嚴控富人和大型企業濫用破產制度為資本牟利。

 

  多家媒體透露的消息顯示,拜登還將考慮提名沃倫為財政部長或司法部長,提名桑德斯為勞工部長。此外,拜登內閣「將更多提名中間派而非自由派」。對民主黨左翼而言,這已經是他們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桑德斯曾在退出2020年黨內初選時坦言,拜登是唯一一個認真對待自己的民主黨高層。

 

  所有經濟振興措施中,真正帶有拜登個人色彩的,除了基於歐巴馬時期大規模升級的清潔能源方案,只有推動社區學院改革。拜登計劃通過公共財政扶持以向全美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提供兩年免費、四年減半的社區大學技能課程,以使他們有能力謀取超過3000萬份不需要高學歷的技能類工作崗位。

 

  拜登將這一方案歸功於自己在社區大學任教的妻子吉爾·拜登:「吉爾將社區學院稱為『美國的秘密武器』。它是一種經過驗證的、高質量的平臺,為辛勤工作的美國人提供獲得教育和技能的機會,是一條通往中產階級的道路。」 

 

  但這份淡化個人色彩、團結黨內各種聲音的經濟解決方案,並不被華爾街看好。富裕階層擔憂,拜登已經明確表示取消川普時代對企業部分減稅的政策,並將對收入超過100萬美元者徵收的資本利得稅稅率翻倍。不過,拜登沒有明確這項政策的發布時間。在他擔任歐巴馬副手時,直到第一個任期的最後一年,歐巴馬政府才調整了小布希政府對企業和高收入人群的稅收減免政策。

 

  不是「合作」,而是「宣戰」

 

  拜登的經濟與公共福利計劃必須通過國會立法的方式得以落實。即使他可以通過總統行政令宣布政策,其所需經費也要經由兩院批准劃撥。川普曾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的方式繞開國會挪用公共資金,但拜登已經宣布將在上任第一天終止該緊急狀態。

 

  這樣的兩黨拉鋸背景下,在宣布勝選之夜向共和黨人喊話「團結」的拜登,在就職第一天能做的不是「合作」,而是「宣戰」。他計劃在就職首日授權司法部長全權調查「任何黨派不正當影響司法部」的指控,並在指控得以證實後對國會公開披露。而就在選舉日前,美國在世歷任司法部長發布聯合聲明,指控共和黨及川普幹預聯邦司法部的獨立運作,使之成為阻撓國會和法院調查川普的絆腳石。

 

  拜登還計劃發布新的道德承諾,通過總統行政令將規範(norm)轉化為成文法律,並對司法部受黨派政治影響的狀況開展調查。但共和黨人擔憂,這是民主黨人「審判川普」的第一步。

 

  拜登解釋稱,這是為了重塑被川普破壞的三權分立制度。以往,有關「司法部必須獨立運作」「總統應尊重國會的法院」等傳統僅僅通過沒有強制力的規範約束政客。歐巴馬政府在任內發布了一系列道德準則,將規範作為白宮的內部制度加以明確。而川普則選擇破壞規範,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以黨派不同為由拒絕出席眾議院聽證的總統,總統與國會的關係降到冰點。

 

  拜登這樣的做法雖然迎合了黨內的呼聲,但操之過急將不利於彌合撕裂的社會。「顯然有一些人希望這樣做(審判川普),但拜登應該把這個問題留給一直在調查川普的檢察官,而不是試圖幹預。如果他試圖繞過現有法律體系,他將失去基礎選民的支持——不管是審判川普還是特赦川普。」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顧問佐格比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美國民眾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定。

 

  麻薩諸塞大學法學院教授邁德尼科夫則認為,川普所做的許多事情違反了美國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但並不一定是非法的。他同時建議拜登慎重考慮「改革最高法院」等涉及修訂美國憲法的政策。這部憲法自1992年以來再未修訂過,「現在最重要的是還是恢復民眾對法治的信心。」

 

  拜登沒有在「百日承諾」中就民主黨內呼聲很高的改革最高法院做出明確回應,但他有另一項宏大的目標:設立聯邦道德委員會。在他看來,這是避免美國出現「下一個川普」的關鍵舉措。根據民主黨的設想,聯邦道德委員會是目前聯邦選舉委員會、監察辦公室及特別檢察官辦公室的集合,將擁有廣泛的調查和執行權力,可以自行發起聽證,也可以向司法部移交刑事指控。

 

  拜登稱道德委員會將是一個中立機構,其領導機關「將由一個五人委員會管理,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批准,來自同一政黨的委員不得超過三人,任期十年,跨越總統任期。」

 

  「理論上,拜登是彌合兩黨矛盾最好的人選。」前述接近拜登政策團隊的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美國參議院新當選的共和黨議員中,有30位都曾和拜登在參議院共事。拜登勝選後,小布希總統和羅姆尼等資深共和黨參議員紛紛送上祝福,期待拜登改變12年來美國總統與國會反對黨對立的局面。

 

  從裡根政府時期的刑事法律改革到2008年的經濟危機復甦,近50年的國會跨黨派合作法案背後幾乎都有拜登活躍的身影。「在參議院外事委員會和司法委員會任主席時,拜登被認為是一名『老好人』,對於合理的需求基本有求必應,和裡根、小布希等共和黨政府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施政計劃中,拜登也給出了一些兩黨合作的切入點,其中「首要任務」是通過並落實《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法案》。這項旨在通過限制暴力施害者購買槍枝等方式保護女性權益的法案在2019年已獲得眾議院兩黨聯合支持,並取得了所有參議院民主黨人的籤名,但參議院議長、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將法案列入議事日程,一直拖延至今。

 

  這項法案以民主黨支持者佔多數的加利福尼亞州、康乃狄克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州法為基礎制定,一旦通過有利於提高民主黨在都會和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但對麥康奈爾們來說,這與他們賴以當選的保守價值觀選區格格不入,尤其是當民主黨人毫不迴避地將此列為控槍政策的一部分。

 

  「控槍」是拜登最引以為傲的標籤之一。他在競選中公開喊話:「我曾兩次與美國步槍協會交手,我都贏了,我將再次打敗他們。」拜登指的是1993年和1994年,他成功遊說國會兩黨通過兩項限制槍枝購買的法案。然而,法案隨後又被步槍協會的遊說推翻。此後,他多次在國會投票反對美國步槍協會(NRA)發起的保護槍枝貿易的法案,多歸於失敗。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後,歐巴馬責成拜登制訂一攬子控槍計劃,並落實了20多項行政指令,後來被川普政府推翻。

 

  因此,《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法案》成為拜登及其盟友的新嘗試。當控槍與家庭暴力、平權運動結合時,受步槍協會支持的共和黨人終於難以反對。眾議院共和黨人的妥協證明了他們的尷尬處境:對法案同意與否,似乎都會丟失選票。

 

  這遠遠超出了麥康奈爾的接受範圍,但面對背後的洶湧民意,他迄今為止也未對拜登的「首要任務」做出明確表態。而拜登方面已經發出最後通牒:「麥康奈爾參議員應該確保這項立法早在拜登總統宣誓就職之前就獲得通過。如果麥康奈爾拒絕採取行動,拜登將(通過行政令)頒布法律。」

 

  看起來,拜登與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戰爭在他正式就職之前已經打響。但也有分析認為,拜登的立法規劃更多是為了與國會進行博弈,使其關鍵的經濟復甦計劃得以通過。

 

  一步之遙時的困局

 

  在11月3日選舉日之前,聯邦總務管理局(GSA)局長墨菲領導下的過渡機制進展順利,他們為拜登團隊提供了選舉期間的必要協助,提供了在首都的辦公場所和文件,並已經準備好了拜登勝選的備忘錄,籤署後即可啟動過渡程序。

 

  但現在,拜登在距離真正入主白宮還有一步之遙的時候陷入困局。雖然已經有多位國會共和黨人喊話墨菲「儘快開始過渡程序」,但墨菲任命的聯邦過渡協調員(FAC)瑪麗·吉爾伯特私下對同事透露,局長依然沒有給出具體的交接時間表。這意味著目前拜登的過渡團隊還無法開始與聯邦機構接觸。

 

  總統過渡法案將過渡事項交給墨菲和吉爾伯特這樣的職業官僚全權負責,後者在總務管理局工作超過十年,2015年起即擔任總統過渡事務的分管負責人。與他們同時運作的、負責政府機構過渡的聯邦過渡委員會已經建立,該委員會同樣不能包括被總統提名的政治任命人員,目前委員會的各部門協調人都是服務過兩黨政府的資深公務員。

 

  川普試圖通過調整聯邦機構負責人為過渡委員會的工作製造障礙。他在11月9日解僱了在其背後「怨聲載道」的國防部長埃斯珀。美國媒體獲悉的一份解僱名單還包括中情局局長、聯邦調查局局長等要害部門負責人。

 

  但調整這些部門的負責人很難威脅到部門的過渡協調人。所有部門的協調人都受法律保護,不會因白宮更換部門負責人而離職,這也意味著他們對過渡政府和當選總統負有比對現政府更高的職責。因而,美國媒體指出,川普只是在通過讓關鍵部門失去領導而為過渡製造混亂局面。「無論川普多麼堅決地阻撓順利過渡,大部分過程都完全不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大西洋月刊》指出。

 

  川普唯一能做的是「拒不交出白宮的鑰匙」,即拒絕在自己宣布敗選前成立白宮過渡協調委員會。這個名義上獨立的委員會由白宮辦公廳主任領導,因而實際上處於總統的幹預之下。川普的辦公廳主任梅多斯已經對媒體表明:「對總統而言,選舉尚未結束。」

 

  但該機構並不阻礙拜登團隊在獲得總務管理局授權後先展開對聯邦各部門的接收。美國軍方最高指揮機關參謀長聯席會議已經明確表態,尊重選舉結果和過渡程序。在今年6月因弗洛依德之死引發的動蕩局勢中,參聯會及三軍主要將領也抵制了川普調動軍隊應對示威者的企圖。

 

  川普還在為重新計票和選舉訴訟募集資金。他在競選網站上呼籲支持者「幫助我在選舉日後繼續戰鬥」「捍衛選舉」。根據相關州法的規定,重新計票都由候選人及其政黨支付經費,成本往往高達數百萬美元。

 

  川普有權在得票率差距小於0.5%的喬治亞和威斯康辛州發起重新計票,但因為拜登已理論上獲得超過290張選舉人票,川普需要在三到四個州翻轉投票結果才能轉敗為勝,因而他還在賓州、密西根州等地發起關於計票錯誤的重新計票訴訟,但多已被州法院駁回。

 

  此外,2000年至2015年舉行的4687次州普選中,有27次重新計票,只有3次票差處於三位數以內的最初計票結果得以推翻。川普與拜登在威斯康辛、密西根和亞利桑那的票差遠遠大於這幾次推翻成功的重新計票。截至11月8日,拜登在威斯康辛州領先川普2萬票,在密西根州領先15萬票,在亞利桑那州則領先1.5萬票。

 

  川普發動的另一場法律戰則事關郵寄選票制度。來自賓州、明尼蘇達州等地的案件已經匯集到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們需要解答郵寄選票是否可以如23個州所規定的,可以在選舉日後寄到;如果不可以,對於已經按照州選舉規則寄出「遲到選票」的選民,如果宣布他們的選票無效,是否是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

 

  川普期待這些六成以上支持拜登的郵寄選票可以被作廢。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奉行「珀塞爾原則」,沒有在選舉日前就此作出約束所有聯邦法院的最終裁決。他和三名自由派法官在選舉日前一周否認了共和黨要求快速審議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裁決的請求,事實上支持了賓州在選舉日後繼續接收選票。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最高法院事前沒有改變規則,事後更不可能影響選民權利。預計法院會採取最常見的姿態:不明確做出偏向任何黨派的裁決,但會藉機確立關於美國總統選舉的新的法律規則。

 

  川普募集資金的時間一直持續到12月14日。這一天是選舉人團投票、新總統正式產生的日子,理論上也是川普抵制拜登勝選活動的最後期限。

相關焦點

  •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 美國大選投資機會
    第一個積極信號是美國大選格局進一步明朗。在當前更大概率的「拜登勝選 +分裂國會」情形下,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將得到進一步修復。  第二個積極變化來自於A股三季報盈利擴張幅度超預期。  市場配置沿著「估值降維」進一步 深化,配置建議 :  1、Q3以來景氣修復提速的可選消費 /服務(汽車、休閒服務、家電);  2.
  • 美國50個州確認大選結果 拜登大勝對股市的影響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消息,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關於美國大選下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12月14日,屆時選舉人團將開會投票選舉下一任美國總統和副總統。
  • 美國總統大選2020:民調是否依然可信 專家分析如何看懂|美國總統...
    美國選民將在11月3日選出下一屆總統,共和黨的現任總統川普對陣代表民主黨出戰的拜登。各家民調機構出盡渾身解數,希望探明兩人目前的支持度。在近期民調中,前副總統拜登的支持率領先川普。然而,一個關鍵問題是: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錯得離譜的民調,還值得相信嗎?
  • 美國大選塵埃漸落似了未了
    馬曉霖專欄美國大選塵埃漸落似了未了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人投票已結束一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各自都宣布贏得大選。儘管美國主流輿論一邊倒地判定川普已失去白宮,川普並未退出戰場且採取種種措施試圖倒轉乾坤,美國大選出現極其罕見的僵局,兩大陣營對立進一步加深,白宮爭奪戰似了未了。一周前,美國所有主流媒體包括被視為川普鐵粉的福克斯電視臺一邊倒地宣稱,拜登已取得270席選舉人票而當選第46任總統,拜登本人也發表措辭講究的勝選演說。
  • 美國大選結果公布 拜登大勝對美元有何影響?
    美聯社、CNN和BBC等在內的美國多家媒體先後發文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拿下賓夕法尼亞州20張選舉人票,累計獲得的選舉人票突破了270張的當選門檻,將當選為第46任美國總統。  而美國總統川普則發表聲明稱,選舉遠未結束,他的競選團隊將在9日發起訴訟。
  • 美國大選直播文(一):拜登在密西根州逆轉獲勝,離贏得大選只差6票
    在此之前,預計美元將從這裡開始跟蹤投資者情緒16:38:42嘉信金融研究中心列出了美國選舉結果可能推遲公布的三大理由:1、官方預計郵寄投票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2、各州計票時間不同:3、爭議結果和潛在的訴訟16:31:06美國大選陷入僵局,全球恐慌情緒化恐在短線推動避險美元續漲;① 美國大選計票進入僵局之後,川普自行宣布勝選的狀況
  • 「環保少女」通貝裡也來摻和美國大選:投給拜登
    【文/觀察者網 鞠峰】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再次「破圈」了。除了塔利班摻和進來說支持川普,一直專注環境議題的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裡(Greta Thunberg)也來了,她於當地時間10月10日公開呼籲給拜登投票。 正如通貝裡的推文所說,「我從來不參與黨派政治」。
  • 2020美國總統大選之拜登VS川普?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是拜登上臺?還是川普連任,美國總統大選最終會花落誰家? 如果時光回到半年前,這個選舉可能勝負已分,沒有討論的必要。 另一方面川普的對手拜登,又不像比柯林頓、歐巴馬那麼有個人魅力,所以,即便是在川普連遭重創的當下,這場大選依然還有足夠懸念。川普和拜登,誰能笑到最後,依然未嘗可知。 既然川普和拜登都有獲勝可能。
  • 「美國大選」用英語怎麼說?
    美國大選選情繼續膠著,暫時仍未產生獲勝者。 據報導,當地時間4號,川普競選團隊已考慮針對「搖擺州」的計票問題採取法律行動。同一天,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發表講話,對勝選表示樂觀。
  • 國際觀察|美國最分裂大選:川普式重金屬搖滾之後,將迎來拜登舒緩...
    封面新聞記者 湯晨距2020年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日已不到100天,當前美國各大媒體的分析普遍認為,2020年的美國大選極有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分裂」的一次選舉。CNN的政治分析師洛克哈特表示,接下來的100天可能在美國歷史上至關重要。華爾街日報更是直言:2020美國總統大選堪比一場意識、文化戰爭。在這場選舉之戰中,新冠病毒大流行作為一隻黑天鵝,讓本就膠著的選情更為戲劇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收集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美新冠病例累計確診超430萬,死亡人數已逼近15萬人。
  • 美國大選讓盟友為難,日媒:即使拜登獲勝,日本也不敢立即發賀電
    當前,美國大選開票日已經過去2天,雖然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出人意料地拿下多個搖擺州,成功甩開與川普之間的差距,一舉拿下264張選舉人票,離鎖定大選勝局已然不遠。但在美國大選沒有一個最終結果之前,一切都還充滿變數和未知。
  • 美國大選|拜登將在北京時間8日上午9點發表全國講話
    美國大選|拜登將在北京時間8日上午9點發表全國講話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1-08 02:41 來源:澎湃新聞
  • 拜登vs川普,誰強誰弱誰是誰非「美國大選」
    寫出經典 做成傳說每日最美楹聯「題美國大選」上聯:辭川普,迎拜登,辭舊迎新,其實誰都一樣;,說長/論短,依然/戲尚/兩分。楹聯大意上聯歷時近一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大戲終於結束,最終的結果是美國選民捨棄了川普(川普),選擇了拜登。美國和世界人民擺脫了舊總統,又換了一個新總統。但其實,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一樣都是美國總統。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拜登大勝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據報導,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關於美國大選下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12月14日,屆時選舉人團將開會投票選舉下一任美國總統和副總統。
  • 美國國會拒絕承認大選結果,拜登兒子遭調查
    誰能想到,在2020年進入最後一個月,美國大選「安全港」時間已經到期之後,川普竟然還是獲得了一場「勝利」。 拜登恐怕也沒想到,原以為總統之位已經板上釘釘了,結果兩天之內三條噩耗傳來,讓他的上任之旅再添變數。
  • 【美國大選】剛剛喬治亞州「翻藍」了!美國媒體:拜登開始反超...
    美國大選最後階段計票剛剛爆出最新消息:據福克斯新聞、AXIOS等美國媒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得票數在搖擺州喬治亞洲反超川普,目前領先917票,這也意味著又一個重要的搖擺州翻藍了……
  • 美國大選迎來關鍵時刻!川普終於向拜登「認輸」了?
    撰文丨考拉編輯丨月七今年的美國大選無疑是歷屆以來最曲折坎坷的一屆,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之間的爭鬥也因此被搬上檯面,造成這個局面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川普對於總統之位戀戀不捨儘管已經在傳統選舉上"輸給"拜登,但是川普遲遲不願發表"敗選演講",並且做出一系列非常危險的舉動,以求延長自己的任期,得到更多與民主黨談判的籌碼。01美大選迎來關鍵時刻?
  • 美國大選|選情膠著,美國特工處與航管局為拜登提供更多保護
    美國大選|選情膠著,美國特工處與航管局為拜登提供更多保護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1-06 23:58 來源
  •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真正的「敵人」已然出現,拜登恐無力回天
    從11月份開始的美國大選可是讓全世界人民大開眼界,現任總統川普的各種騷操作不僅讓人眼花繚亂,也讓人們看清了美國所謂「民主制度」是多麼的脆弱與可笑。 雖然現在大選結果已經基本確定,拜登將極有可能接任川普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拜登大勝對股市影響
    截至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所得票數與現任總統川普在今年美國大選中所得票數的差距已擴大至700多萬票。  據法新社12月4日報導,儘管川普一再堅稱自己贏了大選、選舉中存在「欺詐」,但統計數據顯示,他與拜登的得票差距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