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判了他五百年有期徒刑後,便交給觀音菩薩一項神聖的使命,執行壯大佛教勢力的取經計劃,組建取經團隊。
由於孫悟空早已內定為取經團隊的首席保鏢,所以,孫悟空快刑滿釋放的時候,觀音才決定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不過,觀音臨行前,突然想起一件事,於是她決定暫緩前往東土,先去拜訪一位老神仙。
這位老神仙就是金頂大仙。原著寫道,金頂大仙「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麈,丹臺紫府每揮塵。肘懸仙籙,足踏履鞋。飄然真羽士,秀麗實奇哉。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是一位修為高深的高級神仙。
金頂大仙的道場在靈山腳下的玉真觀。由此可見,金頂大仙應該是為道教神靈。首先,從金頂大仙的名號上看,道教神仙才稱大仙;其次,從金頂大仙的道場上看,道教人士才住在道觀。
可是,眾所周知,靈山是佛教集團的地盤,金頂大仙既然是道教神仙,為何能在靈山建立道場?有人認為,金頂大仙是天庭派到靈山集團的特派員,奉玉帝之命駐紮在靈山,充當溝通天庭和靈山關係的橋梁。
在《西遊記》原著中,靈山集團也曾派人到天庭集團的地盤上工作,比如地藏王菩薩,他便是如來派到地府,協助十殿閻王主持工作的神靈。所以,天庭派金頂大仙長駐靈山,這不足為奇。
但取經大業是佛教集團內部之事,觀音尋找取經人組建取經團隊前,為何要拜訪金頂大仙這位天庭特派員?
原因很簡單,觀音有事相求。原著第八回寫道,「萬裡相尋自不言,卻雲誰得意難全?求人忽若渾如此,是我平生豈偶然」,觀音不僅有事求金頂大仙,而且,為了讓金頂大仙答應幫忙,還不惜拉下了面子。
觀音到底有何事相求?原來,取經團隊進入天竺地界後,若想抵達靈山,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雲路」,顧名思義,會騰雲駕霧,方可去得;二是走「本路」,直通凌雲渡,然後進入靈山。
我們知道,唐僧不過是一介凡人,沒有任何法術,也不能藉助徒弟們的法術趕路,所以,雲路對唐僧而言無用。所以,唐僧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本路」。可走路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必須徵得一位大神的同意。
這位大神正是金頂大仙。走本路為何要徵得金頂大仙的同意呢?原來,這本路不在別處,就在金頂大仙的道場玉真觀的堂後(原來這條路不出山門,就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便是),取經團隊若想走本路,就必須穿過金頂大仙的道場。既然如此,觀音當然要事先徵得金頂大仙的同意。
金頂大仙是天庭集團的特派員,從某種意義說,他代表著天庭,如果觀音不事先拜訪取得他的同意,讓取經團隊貿然穿越他的道場,金頂大仙肯定會將其拒之門外,而佛教集團投鼠忌器,不可能強迫金頂大仙讓路。那麼,取經大業便很可能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