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Mega Driver這臺主機,年紀輕一點的玩家或許從來沒有聽說過,許多玩家也只在一些維基百科或者科普文章當中聽說過這臺主機。作為世界上第一部16位遊戲主機,因為各種原因,SEGA發布的MD在國內傳播度遠沒有同時期的SFC來得廣,更別說之後的PS、PS2。
而不論是廠商還是玩家,似乎都對過去的記憶有著剪不斷的念想。隨著任天堂把Mini FC帶給玩家之後,幾個廠商之間似乎颳起了一陣Mini主機的風潮。前有FC Mini、SFC Mini,後有NeoGeo Mini,還有Playstation Classic,感覺所有上個世紀的主機都可以拿出來Mini一遍。
作為上個世紀三大主機廠商之一的世嘉,瞧見了大家都在賣情懷,自然是不能落後別人,也就把自己重要的Mega Driver掏出來賣一賣。於是乎他們在2018年的4月14日的「SEGA Fes」活動上,正值MD發售30周年之際,世嘉也正式宣布了將會推出「Mega Drive Mini」版,並內置多達42款經典遊戲。
經過一年多的等待,9月19日,「Mega Drive Mini」正式在全球發售了。在這裡我們也拿到了評測樣機,趁著Mini版本的發售,我們也穿越了30年的時光,一起走進當年那超群的16位機時代。
領先業界的16位機
對比下先前發售的FC Mini和Playstation Classic,也許Mega Drive Mini的名頭在大眾眼中不夠耀眼,不過在部分核心玩家、特別是世嘉玩家眼裡,這款Mega Drive卻是更有意義。
在1988年,FC遊戲的開發已經相當成熟,任天堂也還在研發16位機SFC路上時候,世嘉就率先發布了世界首臺16位遊戲主機Mega Drive。次年在美國發售,又被稱為Genesis。
作為世嘉平臺的第五代家用遊戲主機,MD出生之際就擔負了擊敗任天堂FC的重責,但是卻在出生時就遭遇上《超級馬裡奧兄弟3》的狙擊,被淹沒在《馬裡奧》的海洋當中,也給這臺主機籠罩上了陰影。
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亞洲市場,可以說是任天堂完全壟斷的局面,況且FC的開發成熟,《馬裡奧3》的精良製作,世嘉的這位對手絕對可以說是碾壓級別的。縱觀當時的整個日本市場,恐怕也只有世嘉這樣彼時的街機大廠能夠與任天堂抗衡一下。
由於MD擁有16位元的核心處理技術,色彩與音效相較任天堂的FC有著大幅度的進步,在遊戲各方面的表現都相當亮眼,並且還擁有當時眾多街機移植作品。除了這些以外,世嘉最重要的動漫形象音速小子「索尼克」也誕生在這款平臺之上。
當時的世嘉擁有強大的街機市場,所以MD最重要的遊戲陣容也是來自於街機的移植。只不過只擁有街機是完全不夠的,任天堂的FC擁有著《超級馬裡奧》,和第三方的大量RPG遊戲,例如ENIX的《勇者鬥惡龍》這樣國民級作品。
為了對抗FC上的這些作品,世嘉在ACT方面拿出的作品是《刺蝟索尼克》,在RPG方面拿出的作品是《夢幻之星》,另外還有《光明與力量》、《重裝機兵》、《我愛米奇》等等作品,也籠絡了一票遊戲玩家。
世嘉MD在亞洲市場方面銷售平平,但由於各種政策的原因,在北美的營銷成績更勝一籌,擁有相當不錯的市場。《刺蝟索尼克》也成為了歐美玩家家喻戶曉的電玩明星,巔峰時期也是能和馬大叔並駕齊驅的遊戲界一哥,這陣由北美颳起的刺蝟旋風時至今日也未曾消弭,至今也是世嘉的頭牌吉祥物。
唯有世嘉粉絲才有的情懷
聊過了那麼多MD的歷史,我們直接來看看這臺Mega Drive Mini吧。
與早先兩年世嘉授權臺灣廠商AtGames 所推出的「The Sega GENESIS FlashBack」不同,這款MD Mini則是世嘉自主生產發售,同時自帶的遊戲也有所不同。GENESIS FlashBack攜帶了85款遊戲作品,而MD Mini則只有42款。同時分為亞版和美版,兩者都採用了40+2的遊戲設置,單獨的2款遊戲會有不同區別。
MD Mini的包裝盒比正常版遊戲機外盒要小上許多,整體的款式造型也是採用了當年的老款樣式進行修改,經典的MD造型以及雙手柄是封面的主角,在側邊標識了英文的MEGA DRIVE和16BIT,並且寫明了「內置40+2款遊戲」。
包裝盒背面主要是標註了MD Mini攜帶的42款遊戲,如果你是世嘉的老粉絲,對於這些遊戲應該是非常熟悉。筆者生長的年代基本與MD無緣,上面的許多作品都難以接觸到。
兩邊的側面主要是列出了一共包含的內容物品,以及提示保修卡在包裝內的文字字樣。
全物品一覽,包括了MD Mini遊戲主機一臺、雙USB手柄、HDMI線和micro-usb線各一根。作為一款Mini主機,包裝裡面主要由主機佔據了大半,剩下的物品相較原版的少了各種各樣的線。注意的是,包裝內只附帶了micro-usb線,玩家需要自備另外的插座。
主機特寫,除了尺寸之外,一模一樣還原了初版的Mega Driver。從官網上的數據能夠知道,這款MDmini的尺寸是154mmX116mmX39mm,比原版堪比PS2厚機大小的主機要小上不少,只有原版的55%。
原版附帶的按鍵在MDmini上也全部還原了,包括了經典的Power、Reset以及Volume鍵,甚至原版的卡帶插座口細緻還原。遺憾的是這些內容裡面,只有Power鍵是可以使用的,其他的基本都出於擺設狀態。
正前方順應時代將原本的手柄插口修改成了USB插口,左右對應的是1P、2P,如果插錯的話進入遊戲當中可以無法進行操縱。
背後將原本的AV埠修改成了HDMI,支持720P的高清輸入。原本的電源口也成了micro-usb口,只需要500mA以上的5V usb電源既可使用,如果你是安卓手機用戶或PS4玩家,這種接口應該非常熟悉。
背面的造型也與原版如出一轍,甚至保留了Mega CD的接口,只不過拆開之後只是單純的造型,無法接納Mega CD(其實你也找不到那玩意兒)。
這次攜帶的手柄是以MD後期推出的MD2的造型為主,手感還算不錯,主要多了ABC主按鍵上方三個XYZ的灰色連發按鍵,在一些格鬥遊戲例如《街霸》上比較實用。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沒有附送這類格鬥遊戲,讓這款手柄有點雞肋的意味。
手柄的肩部有一個新增的MODE按鈕,主要用來控制遊戲當中的快速存檔、讀取遊戲、暫停等內容。
手柄的一些特寫,MD手柄使用的操作手感雖然比不上現如今的主流手柄,但是玩起MD自帶的遊戲依然非常出色,回彈也適中,反應延遲非常低。
隨之附帶的說明書與保修卡。說明書包括了簡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保修卡則為日文。
遊戲實機試玩
這次MD mini的連接也非常方便,插上電源,HDMI可以直連電視或者顯示器,連上手柄打開開關,熟悉的像素就映入眼前。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港版機器,附贈了先前從來沒有發售過的幻之遊戲《俄羅斯方塊》和Taito街機移植的人氣作品《太空戰機Darius》。另外《惡魔城2》、《大魔界村》、《洛克人世界》、《雪人兄弟》等橫版ACT遊戲絕對吸引人眼球。
《光明與黑暗》、《夢幻之星 千年紀的終結》、《夢幻模擬戰2》等RPG/SLG作品,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這42款遊戲相比較先前的85款注水作品,顯得誠意十足,足夠讓當年的遊戲粉絲沉迷許久。
MD mini的主界面是讓玩家進行選擇的界面,相比較其他的復刻主機,這個界面稍顯簡陋,只有單純的封面以及標題,有點模擬器的味道。
當你選擇好某款遊戲進入之後,才會跳出關於遊戲的詳細介紹和發售年份,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更具體寫到遊戲的發售日月以及製作人等信息。
在MD的設置當中,可以設置畫面的顯示模式,能夠選擇4:3或者全屏16:9的輸出模式,4:3的情況下人物模型比例接近當年的原版,不過旁邊會有模擬器樣式的背景圖。
屬於老遊戲粉絲的狂歡
當年日本的主機三叉戟最後一位的世嘉終於也自己推出了mini復古遊戲機了。儘管落後於任天堂與索尼,但是世嘉依然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粉絲群體。這些粉絲或許不是最多的,但有如世嘉在遊戲業界一般,他們卻是最特別、對世嘉的熱愛也最為忠貞。
從FCmini,到SFCmini和PlayStation Classic,遊戲機的復古風潮掀起一波又一波,但是更多的人是想念當初玩遊戲的時光,對於內裡的遊戲絲毫不會在意。而這臺MD mini上的作品,確實每個都是精挑細選的經典之作,繼承老MD的操作手感亦非常良好,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值得一玩的復古遊戲機。
結語:是情懷,是回憶,也是世嘉MD
可能有人會問,你想玩這些「老」那遊戲為何不用模擬器呢?不過倘若你知道世嘉在遊戲主機市場的沉浮起落,如今十多年後卻再一次如此間少年般抖擻精神重返昔日戰場,讓當初的玩家還能再一次回到世嘉主機上玩到昔日的遊戲。不論是作為對於世嘉經典遊戲的致敬也好,還是對當年遊戲經歷的回憶也罷,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幸事。
作者:林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