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9年中國改革開放沒多久,央視也開始引進外國著名的足球聯賽,在那個時期處於鼎盛階段的意甲自然被央視收錄進行錄播,從來沒有看過高水平足球聯賽的中國球迷們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地高興。意甲當時球星雲集,「小世界盃」的別稱可不是無中生有,在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我們看到了馬拉度納率領阿根廷披荊斬棘,也看到了「荷蘭三劍客」與「德國三駕馬車」的曠世之戰。在當時,範巴斯滕、古利特、裡傑卡爾德在米蘭城所向披靡,紅黑軍團連續兩年加冕歐冠冠軍。國際米蘭、AC米蘭自然吸粉無數,那個年代的球迷基本都是心屬意甲的。
2011年的義大利鳥巢超級盃更是點燃了中國所有意甲球迷的熱情,在鳥巢創造了上座率的新紀錄,整個鳥巢將近90000的座位基本上座無虛席。而本場比賽的兩支米蘭豪強也沒有讓現場的眾多球員失望,AC米蘭用一場逆轉的2-1戰勝了國際米蘭,而且兩隊全主力出戰的態度點燃了在場所有球迷的熱情。在超級盃後中國的AC米蘭球迷組織聚會聚餐,來慶祝AC米蘭獲得了這場逆轉的勝利,每人交了100元,但是也許是組織上出的錯誤,這些參加聚餐的球迷們僅僅吃到了一碟毛豆和一瓶大可樂。事後有球迷在貼吧裡發帖投訴,然後就有了毛豆這外號。而AC米蘭的球迷們也非常豁達,就把這個外號用以冠名自身,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還有另一個沒那麼有依據的來源是,曾經在CCTV5的體壇快訊上,AC米蘭的大名被粗心的央視編輯打成了AV米蘭,這個名稱讓AC米蘭躺槍,我們都知道,這個前綴是著名島國片的名稱,在我們這裡就成為「毛片」,所以AC米蘭球迷們自己戲謔地稱自己為「我毛」的名稱便不脛而走,但是筆者覺得還是上一個有理論依據,畢竟現在的PS技術太先進了。
而國際米蘭球迷為什麼自稱「我純」呢?其實這個稱號最初不是自稱的,而是從尤文圖斯球迷和AC米蘭球迷的口中流傳出來的。這個戲稱來自兩個方面:
1.在國際上,是因為國米沒有因為打假球而降級,而尤文圖斯曾經因為電話門的事件而遭受過降級的懲罰,AC米蘭則是接受了被罰分的處分。意甲的老牌豪門裡只有國際米蘭沒有踢假球,自然就沒有遭受處罰,而尤文和AC米蘭和國際米蘭又是死敵,怎麼可能和諧共處?所以這兩隊的球迷就給國際米蘭冠以「我純」的別稱,來諷刺國米最純潔最高風亮節和冰清玉潔。而國際米蘭球迷也覺得這個別稱並沒有什麼不好,還宣揚了俱樂部的優良傳統,所以就將這個名稱流傳了下來。
2.出自CCTV5體壇快訊有一次把AC米蘭打成了AV米蘭,於是,後來國米球迷自嘲就自稱我純,與AC米蘭球迷的「我毛」針鋒相對,一個純,一個毛,現在看來還是讓人忍俊不禁。而且當時的潮流是在自己的主隊前面加一個「我」字,國際米蘭的內拉們這麼喊自己,也是為了對應阿森納的我廠、曼聯的我魔、切爾西的我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