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20-12-19 江船夜白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名句。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一篇《出師表》,道盡了諸葛亮的治世賢能和耿耿忠心。

三國鼎立的形勢形成後,中原的曹魏實力最強,蜀漢的實力最弱。諸葛亮雖輔佐劉備,建立了鞏固的蜀漢政權,但是偏安一隅始終不是長久之策。為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諸葛亮一方面率兵親徵北伐;另一方面對內政提出積極建議,主張開張聖聽、賞罰嚴明、善用人才。《出師表》中的主張,針對時弊而發,具體詳細,有理有據。做為一名政治家、軍事家,能夠清楚地認識社會現實,並有針對性地提出醫治方法,表現了他的治國才能。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政。劉備有了諸葛亮支持,可以說如魚得水。他的禮賢下士,也得到了諸葛亮的忠心。「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可見,劉備的真誠,打動了諸葛亮。除了回報知遇之恩,劉備死後,諸葛亮也繼承了劉備興復漢室的遺志。他憂心國事,鞠躬盡瘁,終其一生都在完成興復漢室的政治抱負,直到死在北伐的路上。

《出師表》的第一部分,他首先分析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形勢,並據此提出了改革時弊,勵精圖治的建議。對形勢的分析,是他提出建議的基礎。這裡雖然著墨不多,卻不可或缺。接著,他提出了對內政的建議:第一項建議是「開張聖聽」,作者指出,蜀漢的形勢雖然「危急存亡」,但先帝所遺老臣中,「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只要能『'開張聖聽」,就可以發揮這些人的積極作用,鞏固、發展、壯大蜀漢政權。第二項建議是賞罰分明。「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君主應公平公正地進行賞罰,不能因為是親近之人,就偏私袒護,這會寒了忠臣的心。第三項建議是「親賢臣,遠小人」。親近賢能之臣,遠離奸佞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而「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條建議,是漢室興衰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具有歷史性的眼光。

第二和第三部分,諸葛亮敘述了他這二十多年來以身許國的經過,表露出心憂國事,忠於蜀漢的一片赤誠,以使後主劉禪體念創業的艱難,從而發憤圖強,振興漢室。在敘述了二十幾年來的經歷之後,作者又講到先帝對他的囑託和他自己受託的心情,表示了自己出師北伐的決心,最後再次囑咐後主要「自謀」,要「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表現了作者臨出徵時,對後主的無限關懷和期待。寫下「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的諸葛亮,想必早已淚流滿面。

當劉備病逝於白帝城時,他留給諸葛亮的是內外交困的局面和一個年幼無知,扶不起來的接班人。在這種危難關頭,諸葛亮以丞相的名義,基本上承擔了蜀漢的全部實際責任。他對內嚴明法紀,獎勵耕戰;對外安撫夷狄,東聯孫吳,積極準備北伐曹魏。經過幾年的努力,蜀國的力量雖然有所加強,但就當時的形勢分析,且不說蜀魏兩國實力懸殊,僅"勞師以襲遠"這種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可諸葛亮退無可退,不北伐,蜀漢遲早堅持不住。他鋌而走險,以百折不回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出徵。後主劉禪儘管平庸無志,但諸葛亮還是竭忠盡智地輔佐他。劉備雖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詔,可諸葛亮不存半點僭越之心。興復漢室,是劉備的遺願,也是諸葛亮的抱負,忠於漢室,報答知遇之恩,是諸葛亮的一生之志。「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諸葛亮出師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後半生全部活動的精神力量。《出師表》正是淋漓盡致地解剖了這種精神的實質,表現了這位社稷之臣的忠智品格,顯示出它獨特而巨大的感染力。

在文體上,《出師表》是奏疏,屬於集議論、敘述、抒情相結合的散文。文中對後主所作的建議佔了很大比重,但其中又兼敘了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在議論和敘述當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摯感情。文章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全篇文字像是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它的語言率直質樸,懇切忠貞,雖然不藉助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卻字字精雕,句句經典,出師前的叮嚀痛切之言,百轉千回,仿佛還一直迴蕩在你我耳邊。此外,文中出現了大量排列整齊的對偶句式,比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為難之間」、「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開始興起的時代風尚。大量的首創合成詞,比如「妄自菲薄」、「作奸犯科」、「斟酌損益」,都為後世所稱讚,還被用為了成語。真摯的肺腑之言和忠君愛國之心一脈相通,率直質樸的語言和高尚的思想內容高度統一,《出師表》這樣一封奏疏得以千百年來流傳不朽,不是沒有道理。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一個智慧和忠誠的代表,一位名留青史的蜀相。《出師表》,一篇發自肺腑的感人文章,它的藝術魅力經久不散。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望,諸葛亮是實現不了了,但是他的功績無人忘記,千百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成都的武侯祠依然被人關顧,諸葛亮的形象依然熠熠生輝。

相關焦點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裡是武侯祠,諸葛亮在這裡!
    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也是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三國遺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杜甫定居四川成都草堂之後,曾去武侯祠遊覽,遊覽途中,他不住地想到了幾百年前雄姿英發、指點江山的諸葛亮,忍不住生出許多感慨。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水晶聖鬥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何寫得好,杜甫為何傷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詩歌確實寫得好!詩句是唐代「詩聖」杜甫七律懷古詩《蜀相》中的最後一聯。不但這兩句寫得好,《蜀相》整首詩歌都寫得不錯,細細讀後,讓人懷想古今功業,不禁思緒萬千。敘寫諸葛亮所受到的禮遇和忠心耿耿。尾聯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抒發了作者的傷感之情。蜀漢名相——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東漢末名士,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正月十五,祭醫生李文亮
    李文亮大夫,疫情的吹哨人,搏鬥在一線的勇士,漢韻書院校長劉崴老師手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宅於家中,人微言輕,揮筆潑墨為祭奠。他秉持誠實正義,他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他還想病好了重上戰場,因為疫情還在擴散,他不願意做逃兵。
  • 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死不瞑目的抗金英雄宗澤
    宗澤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長,卻還是念念不忘地請求趙構還京開封,誓師北伐。 口中不停地念誦杜甫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直至斷氣,沒有一句話是家事,一直連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 宗澤死訊傳開,「都人為之號慟,朝野無賢愚皆相吊出涕,三學之士千餘人為文以哭澤」。抵抗派首領李綱在輓詩中發出了「梁摧大廈傾,誰與扶穹窿」的哀號。宗澤死後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麓。
  • 劉備臨終前讓諸葛亮取而代之,諸葛亮如果答應會怎樣?
    劉備駕崩後,其子劉禪登基為帝,諸葛亮為託孤輔政大臣。諸葛亮和劉禪雖然是弱主強臣,但好在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沒有二心,所以也得以相安無事。重要的是諸葛亮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結果由於過度的操勞,就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嘆息。其實,在當初劉備駕崩前,他曾讓諸葛亮取而代之。
  • 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和在歷史上的地位?
    諸葛一生留下千古名篇《出師表》兵書《將苑》。物以類聚,人以群居。看看諸葛亮的朋友圈都是些什麼人,姜尚,張良,孫武,韓信,李靖等等他們那一個不是響噹噹的人物,其人生經歷那個不是叱吒風雲。後世之人,往往聰明的人比作諸葛。近代國軍高級將領白崇禧稱「小諸葛」。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他對諸葛亮為國家鞠躬盡瘁,忠心不二的事跡極為推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為報明主情,丹心照汗青,由《前出師表》看諸葛亮的忠心和憂思
    三國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計劃率兵北伐曹魏。深夜,圓月高懸,相府人聲漸隱,室內一片安靜,燭火搖曳,隱約能聽到遠處校場的人喧馬鳴。出發前夕,諸葛亮沉思良久,最後拿起毛筆給後主劉禪上奏了一封表文,即《出師表》。此表文為區別於後來的《出師表》,後人將這兩道奏表,依寫作的先後稱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以示區別。
  •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些說法都出自《三國演義》。稍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正史上的諸葛亮其實只北伐了五次,姜維北伐則是有十一次。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諸葛亮但當我們說到諸葛亮時,很多人卻會腦補出他「羽扇綸巾」的形象,進而聯想到:草船借箭,空城計,死諸葛嚇走活司馬,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等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我們常說「三個臭皮匠, 頂個諸葛亮;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杜甫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有人說諸葛亮在歷史上名頭這麼大,與老杜的宣傳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想想那「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的王朗,被活活罵死在兩軍陣前,你還能再舌燦蓮花嗎?
  • 諸葛亮五次北伐,無一次有所大功,為何依舊堅持耗費國力北伐?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234年10月8日,諸葛亮於五丈原病逝。這位傳統意義上的忠臣、智者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這也代表著第五次北伐再次無功而返。諸葛亮窮極一生,都在為「興復漢室」而努力。
  •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然而,唯有諸葛亮這位躬耕南陽的士子、「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人物贏得了從市井小民到君王領袖各個不同階層的崇敬、愛戴。即使像姜尚、管仲、樂毅、張良、陳平、劉伯溫這樣的才智之士相形之下也黯然失色。
  • 戰國七雄打仗數百年都不缺糧,為什麼諸葛亮北伐總缺糧
    諸葛亮對內修好政治,發展生產,擴大軍事實力,平定叛亂。對外諸葛亮結好東吳,重新和東吳締結聯盟,共同對抗曹魏。 在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諸葛亮向劉禪上了著名的《出師表》,開始了他漫長的北伐事業。在此之後,諸葛亮一共向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直到最後一次,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才告一段落。
  • WWE摔小輝新聞:出師未捷身先死,大布剋星凱恩維拉斯奎茲已被解僱
    像隆達羅斯,玩厭了WWE,倒頭一扳就說WWE是假的,這樣真的不太道德了,這個凱恩維拉斯奎茲還倒黴,當初小編非常看好他可以取代大布的位置,沒想到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 魏延墓前跪著3個石人,其中一位是諸葛亮,另外2人分別是誰?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公元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他將劉禪也託付給了諸葛亮,作為兩朝元老,諸葛亮也以復興蜀漢作為大業,在養精蓄銳期間,曹魏將東吳收拾得服服帖帖,北伐曹魏,也成了蜀漢一統天下的必經之路。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到蜀中的第二年就探訪了仰慕已久諸葛武侯祠,杜甫對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事跡大為稱頌,當即就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