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半路夫妻,就是相對原配來說的,那些喪偶的,離異的,大齡未婚者重新組成的婚姻,就叫半路夫妻。
現在農村的適齡未婚男子越來越多,全國到底有多少,這個只有有關部門才知道,關於光棍形成的原因,牛老哥才疏學淺也不敢亂說,也找不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還有,現在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但在我們這個不到300人的小山村裡,離過婚的人就有14人,當然了,這其中包括了嫁出去的女人。
對於這樣的現象,現在的人們好像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不像八九十年代那般覺得羞恥,遭人議論,離婚者本人也覺得很無所謂,其中最多的一個男人結了四次婚,每一次的女人都不一樣,他還覺得很有面子。
離婚次數最多的女人是三次,好像也覺得無所謂,照樣嫁人,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靈魂的扭曲?我不做評論,也不好評論。
好像有點跑題了,我們繼續來說半路夫妻的事情。
離過婚的男人,如果特別有錢或者有其它的優勢,那麼他重新結婚的話,還是未婚女子,就像上面那個結過四次婚的男人一樣。
但女人一旦離異或者喪偶,再婚的話,一般都是條件不是那麼好的,要麼太老,要麼太窮,太醜,甚至還不如前夫。
當然,離婚的原因很多,如出軌,家暴,賭博等等,不一定是女人的原因,不能全怪女人。
根據我的觀察分析,這種再婚家庭,很大部分男的都是大齡未婚的,年齡都是35歲以上,甚至50歲左右的都有。
這也是我上一篇文中所說的,我們村裡只有一個公認的光棍,那就是羅春生,其他30多歲未婚的還不能算,也許別人過一兩年就娶了呢?下面我們來說說村裡的那些半路夫妻。
謝大福是是40歲才娶老婆的,他長得高大健壯(當然這只是相對本地人來說,在本地男人一般都是170,65公斤的樣子,但他明顯不一樣),力氣很多,年輕的時候扛木頭300斤以上,也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仍然健步如飛,走得很快。
至於他為什麼一直未婚的原因,據我看來有好幾點。
一是家庭貧困,他家人口多,也沒有念過幾年書,只能在附近幹些體力活,別看現在工地搬磚工資高,其實也這幾年的事情,在八九十年代,跟私人工廠裡流水線上的工人差不多的。
二是他媽的原因,他媽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說話難聽,又蠻不講理,以前也帶過女人回來過,那時候應該是30歲的樣子,但過不了一周就被罵走了,說那女人遊手好閒不下地幹活,就連那女人煮飯都嫌她燒柴火太多,總之就是雞蛋裡挑骨頭,讓人不舒服。
從那以後,他就消沉慵懶了許多,天天混混日子,他媽怎麼罵也好,也不還嘴,也不理睬,我行我素過了好幾年,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腦袋突然開竅,也許是有高人指點,他出去在礦山裡幹了一年,然後在鄰村買了一個老人的幾間房子,搬了出去一個人住。
還別說,這一招很管用,在四十歲那年,有人給他介紹了旁邊鎮上一個死了老公的婦女,就這樣兩人就搭夥過起了日子。
那女人也挺勤快,謝大福也想盡辦法掙錢,日子過得還不錯。
那女人比他小兩歲,但因為結婚的早,兒子女兒都已成年,過了幾年,女兒出嫁,兒子結婚,謝大福就升級做了外公和爺爺。
也許有人說這有什麼意思啊,又不是親生的,但你是不了解實際情況,能娶個女人搭夥過日子就行了,還要啥自行車?不管親不親,外孫,孫子孫女總叫他外公,爺爺對不對?總比孤老終生來的強吧。
這是半路夫妻中相對幸福的例子,這樣的情況佔一半左右,那麼不幸的例子是怎樣的呢?
客官坐好別急,讓牛老哥繼續為你分享。
劉阿奇也是一位大齡男青年,一直到38也沒有找過女人,至於男人找不到對象原因嘛,最主要的是窮,但窮不一定是懶和蠢。
農村的家庭之所以貧窮是有很多原因的,如家裡有重病的親人,被病人拖垮,也有人運氣太差,做什麼賠什麼,本來家底就不厚,自然經不起折騰。
劉阿奇除了沒什麼文化,人長得有點醜以外,其實並沒有什麼缺點,他很勤勞,挖煤都願意幹,也很聰明,沒有跟師傅學過泥工,他也會砌牆,會電焊。
雖然不能跟專業的人相比,但還算可以用,他還會殺豬宰牛,省吃儉用,雖然一直單身,也是有一點積蓄的。
在他39歲那年,桃花運來了,其實與其說是桃花運,倒更像是桃花劫,事情是這樣的,隔壁村裡春花的男人因為去河裡電魚,發生意外丟了性命,春花就這樣成了寡婦,有人就把他倆撮合到了一起。
說起這個春花,在附近幾個村子還是很有名的,倒不是因為她特別漂亮或者特別能幹。
她的出名與她的性格本性有關,雖然是個村婦,但她打扮非常大膽,如絲襪配熱褲,坦胸露背裝,平時臉上抹粉,塗口紅,見到男人就叫哥,聲音還嗲兮兮的那種,跟失足婦女打扮很相似,這也許就是她所認為的時尚吧。
雖然大部分正常的男人對她避之不及,但是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男人好這一口啊!
春花在她男人還沒有死之前,就傳出過許多關於男女問題的傳聞,很多人都說,很多人都見過,當然了我是沒有見過的,不過從她一貫的作風來說,大概也許可能是有的吧。
劉阿奇和春花搭夥後,未經人事的初哥自然被久經沙場的春花迷得神魂顛倒,言聽計從,劉阿奇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交給了春花,每天幹活也更賣力了。
因為春花老公雖然死了,但還留下一兒一女啊,每天這麼多張嘴等著吃飯呢,那時候春花32歲,兒子14歲,女兒13歲,正是上學的年齡,開銷還是很大的。
就這樣,劉阿奇過了三年累並快樂的日子,在這三年,春花除了打打麻將做做家務,倒也沒什麼出格的事情傳出來,很是安分守己。這也許是劉阿奇人生當中最快樂的三年吧。
三年後,春花的兒子和女兒都已初中畢業,由於成績不好,讀了一年技校就輟學了,去了南方廣東打工。
兒女不用管了,春花的心思也活絡起來,也許是本性難移,也許是不甘寂寞,她也去了廣東,留下劉阿奇在她家裡天天幹活。
春香一年才回來一次,與劉阿奇相處的日子應該也不到一個月吧,這樣自然是會產生矛盾的,但也不知道是劉阿奇太老實,還是春香會來事,雖然吵吵鬧鬧,但劉阿奇還是留在春花家裡。
又這樣過了三年,有村裡人看到春花在廣東街邊的小巷子裡做失足婦女的生意,自然也傳到了劉阿奇耳朵裡。
劉阿奇這才離開了春花的家,但每年春花回來,架不住春花的一陣軟言細語,劉阿奇還是會去和春花住幾天,順便把一年的積蓄交給春花。
後來,女兒出嫁,兒子結婚的時候,劉阿奇都出了錢,而且數目還不少,前年,春花在隔壁市裡給他兒子買了房子,也就沒有回來過,基本上和劉阿奇斷了關係。
劉阿奇已經65了,身體也開始不好,但仍然很勤勞,每年大約可以存個三萬的樣子吧,如果這樣下去雖然春花的子女靠不住,但留著自己養老,也算過得下去把,當然前提不要再相信春花了,不再被她利用,不過,這誰說得清呢?
半路夫妻的故事還有很多,由於篇幅限制就不再多說了。
總之,再婚的夫妻不一定不幸福,但人品很重要,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相互照顧才能到老,不然還不如自己掙錢自己過一輩子。
朋友們,你們身邊有這樣的情況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