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令人疑惑的高手,從不習武卻內力深厚,比張三丰還強

2020-12-19 騰訊網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武林高手,他們所屬的門派各不相同,所用的武功也是千奇百怪,有的甚至很難用現實中的常理去評判,比如「內力」這設定就很玄乎,對於習武之人來說,內力越深厚武功水平就越強,尤其是在頂尖高手的對決中內力的高低往往就決定了勝負。

(張三丰劇照)

但要如何獲得內力呢?最常見的方式自然是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了,也就是說內力隨著修煉武功的年歲而與日俱增,除此之外還有像《天龍八部》中的段譽那樣以北冥神功吸走他人內力挪為己用的例子,不過段譽還算不上特殊,因為金庸筆下有位高手甚至不曾習武也獲得了一身深厚的內力,他的內力之深甚至要強於晚年的張三丰。

一、從未習武卻內力深厚之人

似乎「從未習武」與「內力深厚」是完全矛盾的兩件事,既然並非習武之人又如何會有內力?就算是像段譽那樣以北冥神功吸取他人內力的前提也是要先學會北冥神功,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高手卻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修煉過任何武功,這人就是登場於《神鵰俠侶》結尾的覺遠禪師。

覺遠這人其實算不上「禪師」,他只是少林寺中一個藏經閣的普通和尚,只不過他剛一登場的表現就折服了五絕級別的高手,也就被他們稱為了「禪師」。

(楊過劇照)

覺遠登場時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那聲音就證明了他內力不低,楊過也不禁感嘆,原著道:「忽聽得山腰裡一人喝道:『借書不還的兩位朋友,請現身相見!』這兩句喝聲只震得滿山皆響,顯然內力充沛之極,雖不威猛高昂,但功力之淳,竟似不弱於楊過的長嘯。楊過一驚,心想:『世上竟尚有這樣一位高手,我卻不知!』」

可見覺遠此時的內力之深厚是不亞於五絕的,否則楊過也不至於驚嘆,而後續劇情中也解釋了覺遠是並未修煉過任何武功的,只是在讀《九陽真經》的時候無意間有了一身深厚的內力。

二、一場對決

在《神鵰俠侶》書末的華山一役不僅有第三次華山論劍,覺遠禪師也是在此時露了一手,不過他不是主動出招,畢竟他本就沒有武功,而是被動的捲入了瀟湘子、尹克西的「盜書風波」,最後還被瀟湘子偷襲了,而正是這次偷襲,覺遠的內力之深可以說是冠絕金庸全書了。

(瀟湘子劇照)

原著道:「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暈了過去。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挨打,他修習《九陽真經》已有大成,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去,變成瀟湘子以畢生功力擊在自己身上,如何不受重傷?」

瀟湘子偷襲覺遠,而覺遠什麼事都沒做,只是靜靜的挨打,最後受傷的居然是瀟湘子,覺遠在不經意間將瀟湘子的招式反彈了,這內力之深著實是離譜。

三、張三丰的實力

在談及張三丰這個角色的時候人們總是會給予「武林至尊」、「一代宗師」等稱號,的確,他就是《倚天屠龍記》中最強的高手之一,也許只有張無忌可以與他相提並論,然而晚年武功大成的張三丰依舊沒有達到覺遠當年的高度。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出手的次數不多,而在與剛相的對決中他就吃了虧,他被剛相偷襲了,但同樣是面對偷襲,覺遠當年是毫髮無傷,而張三丰卻是被打成重傷。

原著道:「張三丰見空相伏地久久不起,哭泣甚哀,便伸手相扶,說道:『空相師兄,少林武當本是一家,此仇非報不可……』他剛說到這個『可』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空相雙掌一齊擊上他小腹。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張三丰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在一瞬之間,他還道空相悲傷過度,以致心志迷糊,昏亂之中將自己當作了敵人,但隨即知道不對,小腹上所中掌力,竟是少林派外門神功『金剛般若掌』。」

剛相(空相)實力再高充其量也就是瀟湘子同級別,畢竟當年能夠壓瀟湘子一頭的也就是五絕級別的高手了,而同樣面對一流高手的偷襲,張三丰的表現是遠不如覺遠的,換言之他修煉了一輩子,還是沒有達到覺遠當年的高度。

(覺遠劇照)

所以覺遠這個角色的設定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明明沒有習武卻能夠達到比張三丰還強的程度,或者說金老只是為了借這二人來突出修煉《九陽真經》的強大?畢竟覺遠修煉的《九陽真經》要比張三丰多得多,似乎這也是在變相拔高了學全了《九陽真經》的張無忌。

無論如何覺遠禪師在金庸整個武俠體系中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的強大令人感到疑惑,卻似乎又是合情合理的。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江湖:內力深厚,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金庸先生用他那支如椽巨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江湖,在這個江湖裡,各種奇妙武功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就連書畫、音樂、弈棋等高雅的藝術也皆蘊含厲害至極的殺著。但要論金庸江湖中最厲害功夫,一定非內功莫屬,只要內功深厚,就幾乎無所不能,戰無不勝,套用一句流行語,那就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 金庸筆下張三丰為何能活百歲?除了武功高,他一優勢令人望塵莫及
    掃地僧和周伯通尚不明確,但張三丰的確還是有個明顯的優勢的。 一、張三丰的武學修為 張三丰無疑是金庸整個武俠體系中最強的幾位高手之一,尤其是在《俠客行》一書中有角色提到:「依小人之見,達摩祖師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張三丰祖師才算得是古往今來武林中的第一人。」
  • 金庸筆下的三位高手,武功勝過張三丰,就連徒弟都是天下第一
    —阿諾德 眾所周知,在金庸老先生筆下,創立武當派的張三丰無疑是一位武功絕頂的宗師級人物,他平生的武學大多都是靠自己的悟性鑽研而出,晚年所創的太極拳和太極劍更是在江湖上留下了赫赫威名,身為一位武學修為深不可測的高手,能與之匹敵的對手在金庸武俠中卻不多見,縱觀金庸的十五部小說,倒是有三人的武學修為可勝過張三丰,說來更有意思的是,這些人教的徒弟還都是天下第一。
  • 金庸筆下最合理的高手排名,張三丰進不了前五,第一名已經成仙!
    在金庸先生十五部小說之中既有武功絕頂的絕世高手,也有武功低微的三教九流,如後世胡一刀、苗人鳳、胡斐、陳近南等人,這些人的武功拿到那幾位絕世高手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經過懶漢的重新排名整理出了七位絕世高手,接下來咱們就來議論一番!七、張三丰。
  • 金庸筆下最「水」的高手,身負二十位正邪高手內力,卻活成了笑話
    事實上,金庸筆下修煉這種武功的人正邪皆有,而在筆者看來,任我行大概是這些人中吸的最多的,他身上足足有二十多位正邪高手的內力,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般雄厚內力,他卻被公認是最「水」的高手,將一生活成了笑話。明明身負二十位正邪高手內力,為何任我行的武功修為卻被認為水的很?
  • 張無忌到底有多強?張三丰都曾說到過,其內力光論深厚不在他之下
    武當山上,張三丰挨了化名空相的金剛寺僧人剛相一記力道十足的般若金剛掌後,雖然及時反應過來,一掌輕飄飄的揮出,將剛相拍死,但自己也受了不輕的內傷,戰鬥力大減。面臨趙敏手下的三大高手阿大、阿二和阿,三咄咄逼人的言語攻勢,張三丰甚至打好了殉道的主意。
  • 金庸筆下的三大頂尖高手,分別代表仙魔佛三派,究竟哪一派更強?
    金庸先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氣勢恢宏的武俠世界,更帶領我們認識了眾多武林高手。江湖恩怨,門派紛爭,武林亂鬥,無不訴說著這個武俠世界的精彩。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中也分為「仙魔佛」三派,「仙」指的是道教一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武當七俠、張無忌等;「魔」指的是魔教一派,主要代表人物任我行、東方不敗等;「佛」多指的是少林派,主要代表人物掃地僧、空見大師等。這三大派一直以來都在武林中爭鬥不休,孰強孰弱,難分伯仲。而金庸筆下有三大頂尖高手,分別是仙魔佛三派的第一人,究竟誰代表的那一派更強?
  • 梁羽生筆下的金世遺和金庸筆下的張無忌誰更厲害?
    梁羽生筆下的金世遺和金庸筆下的張無忌誰更厲害?金世遺是梁羽生筆下的武功第一人,他所學武功駁雜,有彈指神通、一指禪功、天羅步法、大須彌劍式、獅子吼、正邪合一、金剛不壞神功。最後在正邪合一的基礎上又自創大周天劍法。
  • 金庸筆下最憋屈的一個人,武功天下第一,卻被金庸寫成了縮頭烏龜
    讀書人求名,習武之人亦是如此。而對於習武之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天下第一」更珍貴的了。掃地老僧幽居少林藏經閣,與世無爭,卻依然暗中苦練神功,內心難道真沒有好勝之念?王重陽開創全真一脈,說是煉道,但卻與林朝英爭鬥數十年,他所追求的不正是「武功天下第一」之虛名?武當祖師張三丰應該很了不起了吧?
  • 金庸筆下的劍法、掌法、拳法、內功第一,分別是誰?
    說到武功,那金老先生筆下的高手更是數不勝數。眾所周知《俠客行》中的白自在自大成狂,自稱古往今來劍法第一、拳腳第一、內功第一的大英雄。那麼倘若當真從金庸筆下選出代表性高手,那麼每一項的天下第一分別是誰呢?
  • 金庸筆下名字帶「三」的七大高手武功排名——第一名無懸念
    金庸筆下名字中帶有「三」的高手有不少,今天我們把他們放到一起對比一下,看看武功如何排名。七、丁不三俠客行中各類高手的差距設定非常大。阿三外功極其剛猛,他指力對指力破了空性的龍爪手,可見其實力之強,不亞於四大法王。面對張三丰,阿三也敢上前一戰,而且張三丰對他還甚是忌憚,這充分說明了阿三的實力絕對是過硬的。不過阿三的短板在於內力,這也是他的實力無法更上一個臺階的原因。
  • 金庸筆下最強高手排名上集,獨孤求敗僅第四
    金庸筆下所有作品裡面高手雲集,實在難分高下,每一部作品都有絕頂高手出現,那麼誇書論武誰更強?今天我們來大致排一排,僅僅個人觀點。張三丰武當祖師張三丰:戰鬥力指數9999,排名第二,武當作為天下第二大門派,創始人張三丰武功更是出神入化,其實論聲望,張三丰和達摩是一個級別,但張三丰少年時期曾經屬於少林寺弟子,故而排名達摩之後
  • 淺談金庸筆下的絕學,掌法、劍術、內功,均屬天下第一
    掌力之渾厚,令人望而卻步,如果這套掌法,都不能位列第一,那麼又有何掌法,能與降龍十八掌媲美。喬峰利用降龍十八掌,在江湖中馳騁,我認為有許多含金量極高的打鬥,能彰顯這套掌法的剛猛。少林寺以一敵三,還帶著阿朱的情況下,居然不落下風,連摧數招後,玄慈等人敗退。假設並非天下第一掌,恐怕喬峰難以脫身,或許命畢於此。
  • 金庸筆下最強老者武功排名,張三丰僅排第二,第一無可爭議!
    中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薑還是老的辣」,意思就是人的年齡越大,他處事的能力就越強,經驗也越豐富。在金庸筆下,也有這樣幾位老者,他們的武功比主角更強。這幾位老者,武功一位更比一位高,張三丰這樣的高手,居然不是最強的那一位。這些人物到底是誰呢?
  • 張翠山說:張三丰僅勝謝遜半籌?書中其他高手可從不敢小看張三丰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當年在冰火島時,謝遜提起少林神僧空見,崇拜得五體投地,認為空見大師的武學境界高出自己許多,甚至說得上是「天差地遠」。張翠山聽了卻不太服氣:自忖恩師張三丰的武學舉世所罕有,但和謝遜相較,恐怕也只能勝他半籌,倘若空見大師當真高出謝遜甚多,說得上「天差地遠」,豈不是將自己恩師也比下去了?
  • 張無忌和郭靖誰的內力更深,武功更強?
    張無忌和郭靖誰的內力更深,武功更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是金庸筆下最具有代表性的大俠,他為人忠義,光明磊落,武功卓絕,行俠仗義,保家衛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射鵰三部曲中,都有郭靖的身影。他是《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神鵰俠侶》中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龍記》中也曾引述其相關事跡,張三丰就曾提到過郭靖。郭靖一生豁達,機遇不斷,他憨厚的性格取得了很多人都青睞,所以很多人都願意收他為徒。郭靖最終融合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空明拳四大蓋世武功為一體,武功以臻至化境,內力更是深不可測。
  • 神鵰中年近百歲的柯鎮惡,內力是不是很深厚?其實他根本不會內功
    柯鎮惡是金庸先生筆下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人物,雖然不是主角,但卻貫穿了《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兩部小說,且戲份不少。 有很多讀者喜歡這個人物,因為他武功不高,但脾氣不小,雖然有點迂腐,卻極為正直;他出身不高,但卻有崇高的精神信仰,一生行俠仗義,光明磊落。
  • 「射鵰三部曲」九大高手一覽表,郭靖非第一,張三丰墊底
    金庸筆下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以及最後的倚天屠龍記,這三部小說裡面出了無數頂尖高手。然而這些高手,不在同一個時代,沒能在武學方面有所切磋,卻是令許多讀者有無限遐想,也經常提出來做對比。
  • 張無忌打得贏張三丰?金庸:把「佛道明魔」四派神功連起來看看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無論從武學見識、江湖經歷、實戰經驗來看,張無忌都不足與張三丰相提並論,但金庸筆下小輩武功比肩晚輩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射鵰英雄傳》時代,傻乎乎的郭靖短短一兩年內,便可以硬抗黃藥師三百招而不倒;再如《笑傲江湖》令狐衝數月練劍,劍術修為便足以擊敗武當衝虛道長;再如《天龍八部》段譽、虛竹二人,短短一年之內,實力便已非鳩摩智、蕭遠山等人可比,如此說來,即便張無忌能夠打贏張三丰
  • 金庸筆下最可惜的3門神功,原本很強,可惜被人用成了三流武功
    金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歷史背景設定,讓讀者在讀武俠故事的時候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他筆下的那些武林高手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一般,而那些故事則成了一段另類史詩,這或許是金庸故事讓人感覺如此經典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