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歲月可回頭》實際上講述的是一個「願無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首」的故事,三對夫妻雖然彼此相愛,但在平淡的生活中,在人生的困境下,婚姻卻出現了問題。
電視劇一開篇,便是矛盾到達頂點的爭吵局面,男主白志勇(靳東飾)氣急敗壞地質問妻子:
「我就納了悶了,為什麼非要離婚呢?
就因為我貪玩,愛打個撲克牌,
愛喝個酒,沒能陪你去看話劇,看演唱會!
你裝什麼嫩啊,為什麼非要跋山涉水的去看LAdyGaga,費時費錢地去看什麼六月天的演唱會,我不是就沒有像你想像的那樣,忍受家庭紀律,你有毛病吧?」
妻子的表現卻和他恰恰相反,她面無表情地回答:
「都說八百遍了,你聽著不累啊,白志勇,別這麼聲嘶力竭了,我耳朵受不了,我不想再吵了,我累了。」
截然相反的態度,一個劍拔弩張,一個麻木無力。
慢慢看下去,發現他們之間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溝通問題,溝通不暢,甚至拒絕溝通,造成了兩人之間巨大的鴻溝。
白志勇攻擊性十足的語言,讓妻子失去了溝通的欲望,而妻子拒絕溝通的態度,又又讓白志勇婚都離完了,還沒搞清楚為什麼會離婚。
然而,溝通困難背後的實相,卻是他們各自人生的困境與絕望。
離婚後,妻子哭著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白天有什麼苦惱,晚上睡不著,你問過一次嗎?我心裡疼,身上疼,你了解過嗎?我壓抑,我真的壓抑。是你的冷漠,家庭冷暴力,逼得我不想要這個家了。」
是的,壓抑,看到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我也覺得壓抑。
丈夫壓力大,想要從玩樂中釋放壓力;
妻子壓力大,想要從丈夫那裡獲得關注,
可是兩人各自早已筋疲力盡,又如何能夠分出餘力呢?
想想,他們夫妻之間的狀態,也正是很多家庭中的婚姻狀態。婚姻失語,丈夫在家庭中的疏離,讓很多妻子把兩個人的日子,過成了一個人的孤獨,所以妻子們缺愛,渴望關懷。
劇中,另外一對夫妻,藍天愚的妻子說:
「我已經三十八了,不再年輕了。
我恐懼。我不希望讓你陪著我去看個電影,還要忍受你的嘟嘟囔囔。我不想讓你陪我逛個商場,還得忍受你的冷言冷語。我害怕就這樣,就讓這種日子,一直過到我頭髮都白了。
你每天一回到家,不是在書房,就是在你的衛生間。明明兩個人的家,可我感覺永遠都是我一個人。我害怕就這麼過完下半輩子。
我想要有滋有味,有血有肉地活著。」
一句「我想要有滋有味,有血有肉地活著」,讓人看到了生活的麻木。
沒欲望,沒有活力,沒激情,
這是多少成年人在平淡生活之中的絕望啊!
是真的沒有?非也。
沒有的原因,是他們不敢有,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工作已經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不敢放縱,也不敢任性,只能壓抑,壓抑久了,就真的沒有了。
都說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婚姻危機、生活平淡、出軌率節節攀升、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這一系列的問題,看起來是危機,卻實際上是一個警鐘。
這個警鐘提醒我們:
該醒醒了,趕緊從渾渾噩噩中醒來,成長起來,讓內心更強大。
如果你繼續麻木到隨波逐流,只能讓問題越來越多,危機越來越大,只有懸崖勒馬,讓自己在困境之中長出翅膀,勇敢的面對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內心夠強大,妻子們不會渴望從丈夫那裡獲得愛,而是去成長自己,愛得自給自足。
如果內心夠強大,丈夫們不會只顧自己,看不見家庭和妻子,他們會用愛加固婚姻的堤壩。
人生沒有歲月可回頭,所謂人生困境、婚姻危機,只是始於危機,終於成長的一趟旅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