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北國的初冬,霜葉紅透,分外妖嬈。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影視藝術發展中心、承德市人民政府主辦,承德市委宣傳部、承德市文明辦等單位承辦的第三屆刺玫瑰國際微電影節在承德暢達大劇院舉行。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影視藝術發展中心主任李金龍、承德市人大副主任孔慶龍、承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俐宏、承德市文明辦副主任劉金生、承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董宇、中國微電影大典副主任兼秘書長劉冀鵬及來自國內外眾多電影人、新聞媒體記者等出席了活動。
(三年二班影視製片人彭剛登臺領獎)
據悉,「第三屆刺玫瑰國際微電影節」徵集活動歷時一年時間,組委會在全球徵集的718部作品中評選出了刺玫瑰獎、金獎、銀獎、銅獎、最佳剪輯、最佳攝像、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外語片、優秀獎、微視頻及微小說優秀作品等。最終,周口淮陽文創團隊製作的「龍鄉」系列微電影《陵之狗》和《盲琴》,經過激烈的角逐,因主題鮮明、藝術感染力強,在眾多影片中脫穎而出,雙雙獲獎。《盲琴》獲得優秀作品獎,《陵之狗》最終獲得本屆刺玫瑰國際微電影節唯一金獎。
正如「龍鄉」系列總策劃、編劇倪莉發表獲獎致辭中說,周口有八千年的文明歷史,厚重的歷史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的根源,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給予了文藝創作者無限的靈感,這裡遍地都是傳說、俯拾皆是故事。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影視藝術發展中心主任李金龍為《陵之狗》策劃、編劇倪莉頒發金獎)
「龍鄉」系列微電影是一系列反映濃鬱地方文化、歷史人文風情的五部曲。該劇相繼獲得了國家廣電局頒發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優秀作品獎」,並在全國各大衛視展演。《陵之狗》以鮮明的伏羲文化、根親文化和浩淼的萬畝龍湖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早年背井離鄉久居臺灣的老人和他的一家四代情感回歸,回到淮陽尋根之旅的故事。
(倪莉致獲獎感言)
在表現老人一家思想情感轉變融合的過程中,創作人員充分運用了根親文化、伏羲文化、陵狗文化和中華生肖文化元素,使得劇情在濃鬱的中國年味裡流年曼轉、波瀾不驚中,又透著自然的起伏。電影不僅具有濃鬱的古風古韻古香,而且具有開放的現代意識,具有前進的文化向度。短短幾分鐘影片所表達出來的眷戀故鄉的情感,正如忠誠憨厚的「守陵狗」,承載著滿滿的鄉愁和無數心酸。從長遠看,農耕式微,家園將蕪,傳統缺失,將是我們心靈的重要危機之一。而找到根親文化的皈依,對於安頓我們的精神,撫慰我們的心靈至關重要。
(北京電視藝術節協會副秘書長、製片人魏亞平和《陵之狗》主創人員合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時空「小跨度」到「大跨度」是近年來現實題材影視創作的一個新的趨向。 周口文創團隊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精誠協作、一致發聲,在這個文化復興的時代,不斷汲取腳下這片古老土地的力量。近年來成長起來的文創團隊如翰高集團、三年二班影視,中原文化網、倪莉工作室等文創團隊,創作的 「龍鄉」系列微電影立足本土,深入生活、紮根文化,作品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厚重、潤物、養心的宗旨,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叩問人心。
創新是周口文創產業的生命,要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創創新。本次獲獎是周口淮陽文創團隊走向世界的「金獎」踐行,更是周口人把握新時代新要求,切實增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責任感、使命感身體力行的具體表現。文藝工作者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堅持正確前進方向,立足周口,走出一條共進共贏的繁榮之路,讓周口文化文創產業共同體更有凝聚力、更具生機活力,讓「周口聲音」飽滿響亮,更具影響力,不斷鑄就周口文創文化的新輝煌。更要著眼擴大中原文化影響,重點加強同外界文化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推進文創傳播能力建設,講好周口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周口,提高周口文化軟實力。(文/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