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最美」,唱響無毒。6月15日,2019年廣州(黃埔)國際禁毒日主題宣傳活動暨首屆廣州市「最美禁毒人」頒獎典禮在黃埔區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舉行。
此次活動由廣州市禁毒委員會、中共廣州市黃埔區委員會、黃埔區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全市各校近萬名師生、2500名企業員工代表及其他社會各界代表,合計超15000人出席活動,堪稱一場禁毒宣傳「大製作」。10名廣州市「最美禁毒人」登臺亮相,傳遞禁毒正能量。
多元素融合 炫爆禁毒盛宴
歌舞、音樂劇、專家演講、真實緝毒故事……此次活動由「為愛出發」「銘記歷史」「無毒青春」「致敬英雄」四大篇章構成,融合多種舞臺元素,傳遞愛心、傳承、陽光、正義的理念。
活動中,節目類型南北薈萃,好戲連臺。新疆和黑龍江禁毒委分別帶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禁毒公益歌曲《我不藥》和《鴉片戰爭不能忘》,以富有詩意的歌詞和優雅的旋律傳遞禁毒理念。其中歌曲《我不藥》以「藥」「搖」諧音,點明毒品「搖頭丸」,勸導青少年遠離毒品。
在「銘記歷史」篇章中,一幕反映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禁毒音樂合唱劇《虎門銷煙》將觀眾的思緒拉回180年前。林則徐的後人林鴻漢老先生也站上舞臺,宣傳禁毒理念。
多年來,林鴻漢義務為大中小學生進行禁毒講座300多場,受教育學生達3萬多人。2005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十大民間禁毒人士」。
毒品到底有何危害?現場,廣州腦科醫院教授藍曉嫦通過實際案例和圖片,為青少年學生上了一堂最具衝擊力的毒品危害課,還有學生表演禁毒街舞、朗誦……各界人士通過不同表演形式,揭示毒品危害,展示禁毒人士的禁毒情懷和緝毒警察風採。
活動當天,歌手龔琳娜,演員俞灝明,奧運冠軍勞麗詩、羅玉通、張潔雯5名廣州市禁毒宣傳形象大使登臺,向觀眾發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倡議。
致敬「最美」 演繹無悔禁毒路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首屆廣州市「最美禁毒人」頒獎禮,將活動推向高潮。
當天,10名廣州「最美禁毒人」亮相併接收頒獎,他們分別來自公安、檢察院、法院、教育等不同戰線,以不同方式為禁毒貢獻力量。
筆者了解到,10名「最美禁毒人」中,有的面對刀光劍影,置個人生命安危於不顧與販毒分子殊死搏鬥;有的為了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懲罰,忠於職守,彰顯法律公平正義;有的不遺餘力投身禁毒社工事業,幫扶吸毒人員;還有的則長期紮根基層、紮根學校,全身心開展毒品預防教育。
「看到緝毒英雄們的緝毒真實鏡頭和戰鬥畫面,挺震撼的,他們太不容易了!」前來參加活動的學生感嘆。
當天,廣州緝毒英雄吳桂忠的故事以情景朗誦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2006年2月22日,廣州禁毒民警吳桂忠在執行抓捕任務時因犯罪嫌疑人開槍拒捕,為掩護戰友,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8歲。從警18年來,他共參與偵破重特大毒品案件300多宗、涉黑案件40多宗。
「最美禁毒人」:
默默堅守,只為天下無毒
奮戰一線的緝毒民警、真情助人的社工、誨人不倦的教師……在看不見硝煙的禁毒戰場上,他們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勸吸毒人員迷途知返,讓青少年遠離毒品。活動當天,廣州10名「最美禁毒人」亮相,他們的「最美」故事感動著在場觀眾。
抓毒販身中3槍
衝鋒在禁毒一線,和毒販鬥智鬥勇,在無數次生與死的較量中,禁毒民警以過硬本領,將毒販制伏。
林雲是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區分局的一名民警。2014年9月16日,荔灣警方對一宗製販毒品案的主要嫌疑人實施抓捕,行動中,林雲主動承擔最危險的警戒、突擊任務,並把自己的防彈衣讓給協助工作的群眾。
「這裡危險,你把這個穿上。」林雲邊說邊把身上的防彈衣脫下,套在協助開鎖的群眾譚飛龍身上。當天18時許,毒販黃某持槍頑抗,「砰、砰、砰」的槍聲響起,黃某手持槍枝,突然開門向門外連開數槍,企圖奪路而逃。
生死之間,林雲以自己的身軀堵住房門,推開了前來協助警方破案的群眾,而他則在電光火石中,不幸左手中槍,腹部也被擊中2槍。
身負重傷的他仍奮不顧身開槍阻擊企圖奪門而出的黃某,將其壓制回屋,直至增援警力到場將毒販擊斃。林雲經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
廣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二大隊大隊長劉江從警26年,既是戰鬥員又是指揮員。他先後參與破獲重特大涉毒案件400多宗,抓獲毒販上千人,繳獲的毒品數量達數噸。
「禁毒工作是危險的。但我相信我們團隊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我們不作無謂的犧牲,但是當犧牲不可避免時,我們也絕對不會退縮。只要是我帶隊,帶多少人出去,就要帶多少人回來。如果有一個人回不來,那個人就是我。」劉江說。
作為廣州白雲機場緝私分局民警,李思有「空港雄鷹」的稱號。為降低被查獲風險,毒品走私分子常採取吞服用膠帶藏繞包裝的毒品顆粒(毒丸)方式,不少藏毒者還患強傳染性疾病。李思帶領科室民警忍受惡臭,清洗混雜著糞便的毒丸,進行拍照、開拆、稱重等證據固定工作。
辦案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禁毒工作從偵破到審理環環相扣。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相迎春坦言:「我一直覺得毒品案件比其它刑事案件危害性更大,毒品一旦流入社會,會毀掉很多人的一生,給很多家庭帶來災難性的傷害。」
相迎春肩負著全庭涉外刑事案件審判工作,每年開庭天數達100餘個工作日,300多名涉毒犯罪人員得到懲處。她認真把每件案子的證據梳理清楚,堅持精細審理、依法裁判,保證了案件質量。
廣州市檢察院的檢察官鄢靜,辦案從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她曾辦理、審核過百餘宗重大、疑難、複雜的毒品案件,無一錯漏,且多次成功追訴漏罪漏犯。
鄢靜審查起訴的某販賣毒品案,突破「零口供」,成功追訴了涉案毒販販賣冰毒的犯罪事實,有力打擊了毒販的囂張氣焰。
戒毒者的「靈魂擺渡人」
在禁毒戰線上,還有一群不穿制服的「禁毒人」,他們熱心禁毒事業,成為戒毒者的「靈魂擺渡人」。
廣州市同和強制戒毒所的林偉明,參加工作23年來兢兢業業。去年底,面對戒毒學員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的緊急情況,林偉明整件事的執法管理、搶救處置等環節均做到及時妥善處理,使該事件得到圓滿解決。他還多次組織中小學教師、學生來所參觀學習,通過直觀教育,加深師生對毒品危害的認識。
「社工更多是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引導他用正向的、積極的想法去暢想自己的未來。」陳曉琳說。
陳曉琳是廣州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一名禁毒社工,多年來,在心理治療沙盤前,在戒毒人員家中,在有意為戒毒人員提供就業的公司裡,都留下了她努力的身影。
吸毒人員阿繼1993年開始吸食海洛因,毒品依賴性較強。2016年從強制戒毒所出所的阿繼回到社區進行社區戒毒康復,陳曉琳負責跟進。
由於阿繼常年吸毒,其家人一度抗拒與陳曉琳交談阿繼情況。通過多次溝通,陳曉琳終於做通了其妻子的思想工作,並說服阿繼接受社工的輔導介入。
介入過程中,陳曉琳一直堅持陪伴阿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給予他鼓勵。最終,阿繼成功入組了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如今,阿繼健康情況穩定,也成了一名社區禁毒志願者,參與禁毒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