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包子有3個,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2020-12-17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三個料理人(id:sanjiangfoo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兩,中國獨有的重量單位。

我們知道,在現行的公制下,一兩等於50克,而舊行的市制裡,一斤16兩,一兩是31.25克。

在餐館裡,「兩」也是一種獨特的計量單位。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

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

01 「一兩」到底有多少?

有個段子說:

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一兩包子是3個,一兩生煎是4個,一兩餃子六七個,全國很多地方都是這麼賣的,可這「一兩」到底有多重呢?

於是,我們買了包子、生煎和餃子稱了一下。

在北京的各大包子鋪,一般默認一兩包子就是3個。

我們稱了一下,發現3個包子的重量達到189克,將近四兩。

在蘇州、上海,一兩生煎一般是4個,開在北京的生煎鋪也沿用了這一習慣。

不過稱了之後會發現,4個生煎有201克,正好四兩,還多了1克。

北京的餃子館,現在基本都按份賣餃子了,但在一些地方,還有按「兩」賣餃子的習慣,比如武漢,一兩餃子有六七個不等。

我們買了一份餃子,分別稱了6個餃子和7個餃子的重量,6個餃子有129.1克,而7個餃子有152.1克,有二兩半到三兩重。

南京的鍋貼也是按兩賣的,一兩5個。我在附近沒有找到合適的鍋貼店,於是請人在南京的小夥伴幫我買一份稱了下,結果有251克,足足半斤。

看起來,無論是包子、生煎、餃子還是鍋貼,這些按兩賣的食物,每一兩其實都遠遠超過50克,可為什麼還要這麼計量呢?

02 「一兩」從何而來?

為什麼要用「兩」來做主食的計量單位,目前在資料裡看到有兩種說法:

一是認為,舊時候,肉包是有錢人家的吃食。在江南,請客的宴席上,為了彰顯後廚的本事,就把這包子做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一兩左右的麵包四個包子,漸漸就成了約定俗成。

二是認為,用「兩」做計量單位,與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制度有關。一兩其實說的就是一兩乾糧食。

在當時那個年代,出門下館子不僅得花錢,還得有糧票,錢是食物的價值,而糧票則代表了購買資格。

從現有資料和邏輯來判斷,第二種說法更為靠譜。

因為不僅生煎、湯包這一類的江南小吃會按兩售賣,北方地區的包子、西南地區的麵條、各個食堂的米飯,都會按兩售賣。

▲糧票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才徹底消失

另一點是,如果「一兩」的說法遠早於計劃經濟時代出現,但是晚清、民國時期,對於生煎、湯包這類食物,並沒有出現按兩售賣的記載。而且,今天無論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是臺灣地區,也都沒有出現按兩計量售賣的習慣。

所以說,「一兩」指的是一兩乾麵粉。

一兩面加水和面之後,重量一般在70克至75克之間。

以前,就有一些地方規定,一兩餃子是7個。包上餡蒸熟後,重量可以達到140克至150克,如果是煮熟的,重量還會再重些。

而這,也與之前我們稱的7個餃子的重量差不多。

儘管糧票已經取消這麼多年了,但按「兩」計量的習慣還是沿用了下來。

03 除了帶餡的,還有哪些東西會按兩賣?

主要還是麵條、米飯之類的主食。

最經典的就是川渝地區,重慶人早上習慣來二兩小面,宜賓人更是講究,經常是點上三個一兩的面,分別幹拌、紅湯和白湯。

同樣的,甭管是一兩還是二兩,說的也都是乾麵粉的重量。

川渝地區的麵條大多用的是鹼水面,當地也稱之為「水面」。

▲鹼水面

一斤乾麵粉和成鹼水面,一般是加三兩水,和好的面是一斤三兩,650克,理論上,二兩小面也就是130克。

不過,當地有媒體曾報導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會有專門的工商工作人員去麵館給面稱重量,不夠稱會挨罰,久而久之,麵館老闆們就會多挑些面,如今,「二兩小面」就比實際多不少。

有人就做過實驗,去幾家麵館買二兩生面回家一稱,發現重量基本在180克至200克之間,遠超過理論上的二兩——130克。

所以,如果在家裡做小面,按照「二兩=100克麵條」來下面,肯定是吃不飽的。

按兩賣的米飯,一般我們會在食堂,尤其是大學食堂見得更多。

甭管是一兩、二兩、還是三兩,說的統統也是幹大米的重量,否則你不會覺得,打了三兩慢慢一大碗的大米飯,只有150克吧。

普通大米的生熟比一般是1:2.3,一兩大米可以做成115克的米飯,而三兩大米做成米飯的重量其實已經有345克了。當然,經過食堂阿姨顫抖的手,打入碗中的飯還有多重就不好說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靠譜的減肥食譜或是膳食指南中,給出的食物重量一般都是生重。否則,一兩熟米飯,胃口再小的女生,也幾口就吃完了。

總之,「兩」成為主食的計量單位,是一個特殊時代在我們生活中留下的痕跡,這個時代說近不近,說遠其實也不遠。但無論怎麼說,吃飽了飯的日子才是幸福的。

END

文 | 衛奕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三個料理人】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一兩包子有3個,可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
  • 一兩包子有3個,可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
  • 一兩包子3個,可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學校食堂的「一兩飯」、「二兩飯」,你真的吃飽了嗎?
    不同於標準的重量,而是一種「約定俗成」比如,北方的包子鋪,一兩包子大概就是3個;江南的生煎,一兩大概就是4個;而在餃子館,一兩就是5-6個……但是真的吃起來,你就會發現,甭管什麼包子、餃子的,都和50克相差甚遠。那麼既然不是精確單位,為啥中國餐飲這麼喜歡「兩」這個計量單位呢?
  • 水滸傳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對於這個問題,我看過網上有兩個答案,一個是一兩等於360元,一個是等於900元,兩個答案的作者當時都算得很細緻,有理有據:如果是一兩360多元,那宋江給的手筆(十兩)就是3600元。如果是900元,就是一次給個9000元。大家覺得是哪一個呢?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銀很久以前便已經是一種硬通貨,那麼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又值得多少銀子呢?首先我們按照單純的價格來看,國際上的銀價是按金衡制,也就按照每盎司(33.10克)來計算的。2019年12月30日,一克白銀等同於3.65元人民幣的價格。而如今一兩等同於一斤的十分之一,也就等於50克。那麼一兩白銀也就抵值182.5元。
  • 古代一兩銀子在今天值多少錢?中國各朝代白銀購買力有什麼變化
    可能我們很多人看的時候並沒什麼概念,但要細算起來,郭靖還真是有錢人;或者說,為讓美女開心,他還真捨得花!因為南宋年間的30兩白銀,差不多合今天3萬多人民幣!換做是你,你捨得嗎?為什麼白銀這麼值錢?古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怎麼算的呢?我們下面來看一看。
  • 古代一兩黃金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你月收入是幾兩?
    現今,市場的黃金價格是一克五百塊錢左右,一克換算成單位兩的話大概是0.02兩。那就是說50克為一兩,一兩黃金的價格就是二萬五。但其實,在古代的一兩黃金的購買力大概是相當於10兩白銀的換算,而根據北宋的歷史記載,一袋八百斤的大米正好需要1.5兩白銀。那麼八百斤的大米放在現在是多少錢呢?沒錯,換算人民幣的話就在兩千元左右了。
  •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到現在能值多少錢?別說你不會算
    這句話出自於古裝小說《水滸傳》。相信大家在古裝劇中常常可以看到,古人用銀兩來購買物資這一場景。那麼很多人會問,古代的一兩大概是現在的多少錢呢?其實這是很模糊的一個概念,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一些江湖人士,他們在吃完飯後會在桌子上留下一些銀兩,有時候為了省麻煩還會說「不用找了」,可是還有一些人會因為這幾兩銀子賣兒子女兒。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古代的一兩銀子的概念吧!
  • 清朝時期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如何,和收入相比又怎樣
    這麼長的時間裡一兩銀子的購買力肯定不會相同,下面就簡單的說明一下。首先我們從米價來看一下白銀的購買力。在清朝剛剛入關的順治初年(公元1644年左右),一石大米需要2-3兩白銀。而到了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一石大米的價格是0.6-0.7兩白銀。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這樣看還真不少!
    銀子是流通的非常廣的貨幣,不像黃金那麼珍貴,但是遠比銅錢值錢,古代的衣食住行都沒有我們現在方便,但是因為歷史的發展,很多人對古代人的生活非常好奇,比如他們一兩銀子可以買多少東西呢?等於多少人民幣呢? 不同朝代,一斤大約從250克到700克都有。所以,過去一兩大約是15到44克。
  • 一兩茯苓一兩金,經常吃茯苓,身體會有怎樣的變化?能否天天吃?
    中國的中藥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是我國長久以來預防以及治療疾病的重要物質,通常都是用植物以及動物來製作的,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使用中藥來進行保健的說法。茯苓就是傳統中藥中的一種,它是有一種真菌製作而成的,在中醫上,茯苓具有強大的保健作用。
  • 一兩田黃十兩金:田黃石的等級及價格劃分
    田黃價格的決定因素古話有云:「一兩田黃一兩金」,但如今,一兩田黃的價格早已高出一兩黃金數倍乃至數十倍有餘。目前對于田黃價格是以按克來衡量的,越是大塊的單價越高,這個基本的準則是沒錯的。這是田黃的基本特徵,但並不是所有的田黃都有皮、絲。有些在田坑與坑頭溪的交接處出產的田黃,因為長期受到流水衝刷,皮薄到肉眼難以觀察,並沒有形成厚皮,而有些田黃絲、肉已經融和,例如通透度極強的田黃凍石,但並不違反皮、絲作為判斷的標準之一。
  • 不到一斤海蟹,皮筋竟然50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不到一斤螃蟹,綁螃蟹大鉗的皮筋居然50克。」據濟南市民隋和(化名)介紹,他在燕子山西路早市購買的海蟹,皮筋的重量著實讓其吃了一驚。這也是他近兩年來,每周的固定動作。「早市上東西相對較多,可以一站購齊,所以周末基本都會選一天去逛一逛。」由於起的稍微晚了一點,隋先生趕到早市的時候,已經有商家在收拾貨攤了,因此他當時只能急急火火的購買,「想買啥抓緊買上,絕對不會貨比三家了!」在海鮮攤位前,隋和問了一下海蟹價格,「55元一斤的,45元一斤,還有的七八十元一斤都有。」
  • 一兩50度的白酒,相當於多少瓶啤酒?來對比兩種酒的酒精含量度
    因為常量雖然都是酒精度數,但是酒裡面含有的其他元素卻各不相同,參數很多,而且每個人的身體在耐受酒精後,所引起的精神變化和經歷的時間長短也會各不相同,所以也只能換算個大概,一般在酒桌上,一杯白酒陪三杯紅酒或者7杯啤酒是比較合適的,不過喝酒要適量,千萬不要貪杯哦。下文轉載自作者:8醜說故事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也是應酬聚會的必備品。中國的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僱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 《明史》裡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而《射鵰》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餚都似乎太過分了。
  • 古代時期,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就是因為總有這樣的鏡頭反覆出現,導致許多人對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產生了誤解,似乎古代一兩銀子只等同於現在的幾十塊甚至幾元錢。 但是,如若真的有歷史功底的導演、編劇,絕對不會出現以上這一些荒唐透頂的故事情節,因為根據史書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國庫的收入才有200萬兩,如果平常百姓吃一頓普通的飯就要花掉幾兩銀子,那豈不是打了皇家國庫收入的臉。
  •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古時候的一兩銀子能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銀子和人民幣之間應該如何換算呢?
  • 都說「一兩陳皮一兩金」!冬季不妨這樣用陳皮,養生功效好!
    陳皮不僅能入藥,還能煲湯、入茶、做菜等,可以稱得上是養生的「百搭小能手」,有著「一兩陳皮一兩金」的美譽。那麼,日常保健中應如何使用陳皮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陳皮又名橘皮、桔皮,從字面上來看,陳乃「舊,時間久」之意,果皮陳者為佳,故稱為陳皮。陳皮盛產於廣東、福建、重慶、浙江等地區。
  • 在家做包子,什麼餡最好吃?教你這做法,包子香軟可口不夠吃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現在大家都宅在家中,非常的閒,無所事事,就有很多愛動手的朋友開始製作各種各樣的美食,有涼皮、蛋糕、餃子等等,今天就教大家做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