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由音樂家久石讓作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韻律而聞名全球。
提到「天空之城」,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宮崎駿」,他的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和平主義以及女權運動。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刷新著我的認知。
縱觀宮崎駿的所有動畫電影作品,不難發現「飛翔」是其永恆的主題。這或許和他的生長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電影《天空之城》中,他更是將舞臺搬到了一座「空中樓閣」之上——天空之城拉普達。這是一座以反引力裝置的飛行石為懸浮動力的空中城市。
在影片中,拉普達城出現時已是一座空無一人的廢城。人們只能通過巨大的飛行石、不計其數的機器人、堆積如山的財寶來遙想其當年的繁盛。而那些想要霸佔財富和飛行石的人們的欲望,也成了宮崎駿筆下的一個諷刺對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欲望也越來越大,看似是人類的欲望徵服了自然,可是最終毀掉的卻是人類自身。
人類是變化的,這個世界也是在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人這種生物抓住了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在成長,也許是生理的成長,也許是心理的成長,也許是思想的成熟。但最終的變化方向都是在往著「善」的方向變化,就像影片中的海盜們一樣。雖然曾經也做過壞事,可是最終卻迷途知返,和正義的一方站在一起,守護者她們心底裡的那份美好。
創造文明或許不易,然而毀滅他可能只需要一個弱小孩子就夠了,或許是更加看起來不太可能的一些什麼。
天空之城飄走了,離開了任何人,只剩下盡職履行程序的機器園丁,和諧的依舊是自然。向自然學習,學習那種包容一切的安詳與靜謐,那些歧視與排斥,應該不會愈演愈烈了!這或許也正是宮崎駿想要傳達給眾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