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出生後,年輕媽媽時常因為育兒觀念和方式不同與家裡長輩發生爭執。最近楠楠因為寶寶頭型的問題和婆婆有了分歧,她想給女兒「睡圓頭」,這樣女兒長大後無論扎馬尾還是丸子頭都好看;但婆婆堅持要給孩子「睡扁頭」,因為她覺得扁頭的孩子長大乖巧、有福氣。楠楠覺得婆婆的想法太封建,頭型怎麼能決定性格和有沒有福氣呢!
為何老人愛給寶寶「睡扁頭」,真是對娃好嗎?
老人喜歡給寶寶「睡扁頭」的說法起源於滿族,當時人們認為有福氣的面相應該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於是為了有福氣,大人們都給孩子「睡扁頭」。清王朝成立後,滿漢融合,很多滿族的風俗習慣也沿襲了下來,「睡扁頭」這個風俗也流傳至今。
「睡扁頭」有福氣沒有科學依據,不是真的對孩子好。「圓頭」更符合現在大眾的審美,尤其對女孩子來說,圓鼓鼓的後腦扎頭髮更好看。
很多家長聽信老人的話給寶寶「睡扁頭」,等孩子長大了發現毀顏值。「扁頭」除了會拉低顏值,對孩子的睡眠也有影響。想給孩子「睡扁頭」,就要總讓孩子平躺在枕頭上,但是孩子睡覺不可能一動不動,當孩子移動後,故意讓孩子「睡扁頭」的家長會將他們移動到原來的地方,睡眠淺的孩子會驚醒,影響睡眠。
既然「睡扁頭」影響顏值,那麼該如何給孩子「睡圓頭」呢?
01改變寶寶頭部著力位置
「睡扁頭」要讓寶寶長時間平躺在枕頭上,這時候頭部的著力點在後腦勺,長時間同一個著力位置,頭部容易扁平。如果想要「睡圓頭」,就要有多個著力位置。寶媽給孩子餵奶或者玩耍的時候,不要總在寶寶的一側,時常變換位置,這樣寶寶頭部的著力位置就會多變,頭型也會變得圓圓的。
02適當趴著玩耍
寶寶出生後,不是躺著就是被大人抱著,著力點也容易集中在後腦勺。當寶寶睡醒後,可以適當地讓他們趴著玩一會,趴著的時候背部和頸部是支撐點,頭部沒有著力位置,所以不會扁頭。但是寶寶趴著玩耍的時候,身邊一定要有大人陪伴,而且睡著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趴著,容易引起窒息。
父母給寶寶做訓練時要注意時間,趴著的時長最好不超過2分鐘,每天不要超過2次,以免傷害寶寶脆弱的頸部肌肉。
03不要過早使用枕頭
大人睡覺的時候都喜歡枕枕頭,有些人還喜歡枕高枕,但是不滿1歲的寶寶不需要枕頭,他們的頭骨未發育完全比較軟,用枕頭睡覺容易睡扁頭。另外,寶寶的脊柱也沒有發育,使用枕頭也會造成脊柱彎曲,頸部前傾。所以最好不要過早給寶寶使用枕頭。
時代在變化,審美也在變化,育兒也要與時俱進,以科學為依據。所以家長不要再迷信給寶寶「睡扁頭」了,當心孩子長大埋怨你。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