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萍|這二十年,中國製造業的五大提升和五大挑戰

2020-12-25 製造雲

歲末將至,讓我們看看中國製造的發展態勢。可以說,中國過去二十年,經歷了五大提升;而未來十年,則面臨著五大障礙。

第一個大提升是產業規模大幅度提升。20年前,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為3849億美元,大約是美國的20%。在201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19.8%,那一年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在成為世界第一以後,我們不但沒有減速,反而不斷加速。

2019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例接近30%,超過4萬億美元,約等於排在第二到第四的美國、日本和德之和。十年間,我們就建立了絕對的規模優勢,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世界工廠」。而最近五年來,機電產品出口增速一直保持高於總體水平的增長態勢,佔出口總額的比重持續提升,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正逐漸轉向中高端的技術領域。

在財富五百強企業中,2010年有54家中國企業,而到了2020年則有129家來自中國。而且發展勢頭迅猛,在新晉的29家企業中,中國企業佔了近一半。

第二個大提升是中國製造領先的賽道越來越多。韓國貿易協會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拿到了1735個品項的出口總額冠軍,而排在後面的德國為685項。再往後就是美國、義大利。日本是印象中的出口大國,排在第五名,只有162項。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署的數據,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氣和電子零部件出口國,其出口額是德國的5倍,佔全球總出口額的30%。而在汽車、鋼鐵、黃金、氫氣、稀土,以及水泥、電視、冰箱、空調、家具、造船、工具機等,都擁有全球最大的產量。

第三個大提升是科技研發的投入。2019年,我國研發投入超2.1萬億元,為全球第二,而製造業企業投入1.4萬億 ,佔據了2/3,由此可見製造業引領著國家的創新。在1978年中國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僅為0.17,遠遠低於同期全球發達國家2.25的平均水平;到2017年中國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持續增長至1.98,僅低於同期全球發達國家平均水平0.92個點。

與此同時,專利申請數和發明專利數大幅增加。2018年,製造業企業專利申請數為92萬件,與2013年相比,年均增長11%。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最新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繼續保持2019年的好成績。

第四個大提升是產業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產業體系健全,行業構成多元,形成了裝備製造、原材料和消費品多元行業齊頭並進的格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製造業的31個大類行業、179個中類行業和609個小類行業我國均有生產,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其中,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這也形成了強有力的供應鏈生態圈。中科院數據顯示,中國的機械供應商超過14萬家,相當於日本的5倍。在深圳做電子工業,可以在一個小時買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在蘇州的「半小時電子產品生態圈」等。這些產業體系,都是保護中國製造的護城河,在一段時間內可以防禦東南亞的挖牆腳。

第五大提升就是企業整體實力大增,單項冠軍企業林立。大疆的無人機、福耀的汽車玻璃、海康威視的安防監控、中車集團的高鐵、振華的港口機械等都在全球份額中遙遙領先;2019年,寶武集團也首次榮登全球第一。而在行業小巨人方面,光官方挑選出來的製造業單項冠軍已經達到418家,而實際數字應該比這個要多得多。

然而中國也面臨著百年之大變局。過去熟悉的路,有可能無法繼續走下去,主要有五大挑戰。

第一大挑戰是美國的瘋狂打壓。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超過俄羅斯。美國在5月發布的《美國對華戰略方針》報告中,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強調中美關係的競爭性。半導體是美國優先打壓的產業,而且採用斷供的兇狠手段。最近,中國的半導體之王中芯國際,又傳出要被美國威脅列入黑名單。至今為止,我國大陸本土在這種清單上的企業已經達到300多家。而正在承受巨大的壓力的華為,只是這種打壓的一個縮影。

第二個大挑戰是區域製造的崛起,全球供應鏈正在逆變。日本新上任的首相,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就是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對搬離中國的日本製造企業提供補貼。印度也在挖中國製造的牆角。而越南和墨西哥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的鄰居,正在成為中美之爭的最大受益者。而數位化技術、無人化工廠,也為全球製造向區域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三大挑戰是粗放型走到盡頭,中國製造必須向中高端價值鏈進軍。鋼鐵、煤炭等粗放式產能已經無以為繼。這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對企業家信念的挑戰。要摒棄過去粗放式賺錢的方式,必須深耕工廠管理。

第四大挑戰是原有的產業體系已經無法支撐中國製造的發展。大學的基礎研究、院所的共性技術、以及企業的商業轉化,這三者之間的任督二脈沒有打通,產學研轉化不利,科技創新缺乏連續性。

第五大挑戰就是關鍵零部件、材料、工業軟體等存在斷供的風險。製造業是我國「卡脖子」的重災區。精密儀器、高端數控系統、工業軟體等都是非常隱蔽的痛點。第一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去年年底曾說過,中國製造業關鍵核心技術自給率僅為 1/3。可以說,中國製造就像是長頸鹿,到處都是卡脖子的地方。而這些短板技術,會嚴重製約我國工業由大變強。

中國製造實現了五大提升,也碰到了五大障礙。下一步中國製造需要走好自己的節奏。一方面將多年積累的世界工廠的優勢進一步充分發揮,也要防止不必要的外流;另一方面則要加大科技創新,尤其是推動大學的源頭創新,與企業形成互動。這樣,中國製造就可以再次走向下一個輝煌的十年。

內容來源: 知識自動化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五大財團能帶領日本走出失落的20年嗎?
    在日本有六大財團之說,不過作為財團的靈魂,日本五大商社更具有象徵性,發揮的影響也更大,這五大商社分別是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第一勸銀),丸紅(富士財團),因此這裡沿用五大財團的說法。近日,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股神巴菲特斥資64億美元,入股日本五大商社。
  • 國有大行研究機構萬字長文詳解中國五大經濟圈的發展潛力
    1980 年深圳設為經濟特區,吹響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2013 年-2015 年上海、廣東、天津自貿區相繼成立,成為探索對外開放新路徑的前鋒;2017 年,雄安新區設立,開啟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局面;2019年,深圳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次走在全國改革開放前列。與此同時,五大經濟圈對外開放程度全國領先。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分析:成渝城市群「雙核獨大」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通過發展規劃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的分工協作等逐漸崛起成為各國提升經濟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
  • 全球製造業GDP五大國,東亞佔了三個,另外兩個呢?我國排名第幾
    工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和電力燃氣供應等幾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就是製造業,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也是依託製造業的發展,所以,製造業的產值基本代表了工業的水平和實力,按照世界銀行2019年公布的數字,全球製造業GDP最大的五個國家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其中東亞的中日韓三國都名列世界製造業五強之內。
  • 硬幣中的五大珍和八小珍以及五大天王和四小龍……
    硬幣中的五大珍和八小珍大致可理解為兩種:一種意義上屬於人民幣中金屬幣(流通幣和未流通硬幣),另外一種意義上屬於紀念幣,在其幣制意義上還是有區別的。
  • 貴州發展的「五大機遇」「五大優勢」「五大差距」
    12月9日,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在貴陽閉幕,《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12月10日,中共貴州省委首場新聞發布會在貴陽舉行,介紹和解讀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貴州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這是一個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志宏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貴州發展的明確要求,是貴州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是立足貴州發展基礎條件作出的全局性部署。
  • 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你知道幾個?這發電量真大!
    中國實施了「廠網分離」,形成了發電公司和電網公司。電網業務形成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國家級電網集團,及一些地方獨立電網公司。發電業務形成了五大發電集團,中國五大發電集團是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公司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 《刃牙死囚篇》五大死囚神通廣大,結局卻虎頭蛇尾
    《刃牙死囚篇》是2018年7月1日播出,內容是講述五個死刑犯為求一敗,越獄來到日本挑戰強者的故事。其動漫製作優良,雖然劇情簡單,但過程扣人心弦,音效與打擊感兼具,肌肉巨獸的激鬥,能讓觀眾能感覺到拳拳到肉的震撼感。五大死囚的出場塑造十分完美,兇狠強大又能力各異,而主角方的陣容也極其華麗,加上無規則的比賽模式,讓人期待兩方的激烈碰撞。
  • 井研縣產業大提升:培育「五大產業集群」
    樂山市井研縣:引龍居,築鳳巢,以「一區多園,培育「五大產業集群」」為戰略目標,2014年開展書寫「項目落地年」的傳奇。    重點突破 全面提升產業    「欲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毛澤東主席當年的氣魄,雄渾有力、氣吞寰宇。如今的井研縣,也拿出來這樣的氣勢,全力打造「全球紡織工裝生產基地」、「百億產業集群」。
  • 安健科技:五大核心部件自己造
    科技的發展道路永遠離不開創新和改變,在製造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優秀的中國製造吸引了世界的關注,中國造也成為了國人的一大驕傲。在醫療器械領域,曾經被進口完全壓制的局面也正發生改變,不斷有優秀的民族企業湧現出來,而安健科技則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安健科技不僅是國內最早生產數位化X光機的廠家,也是最早被全球認同的數位化X光機廠家。
  • 中國斯諾克史上的五大名將
    中國斯諾克史上的五大名將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落袋式撞球項目的斯諾克開始真正迎來發展高峰期。
  • 山西監獄開展「五大改造」專題培訓
    本報訊(杜汾生)近日,省委組織部和省監獄管理局聯合在廈門大學舉辦了山西省監獄系統「五大改造」專題培訓班。省監獄管理局相關處室、各監獄分管副監獄長、教育改造科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為期一周,培訓採取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網絡教學和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開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五大改造」專題輔導、信息化建設在監獄安防方面的運用、重大典型案例剖析——兼論監獄執行的挑戰等針對性強的理論課程。
  • 中國五大計劃單列市綜合對比,差距有多大?
    一、中國五大計劃單列市,從市域面積、常住人口、GDP、人均GDP、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科大學數量6個維度對比,看哪個更強? 中國五大計劃單列市:深圳、廈門、大連、青島、寧波 市域面積:大連、青島、寧波、深圳、廈門; 2019年常住人口
  • 盤點動漫界的五大極限挑戰,如今只有鳴人艱難完成一項!
    但是動漫界有那麼五大極限挑戰,事到如今依舊不知道猴年馬月可以完結。不過還好漩渦鳴人為我們打響了第一炮,完成了五大極限挑戰中最為簡單的一個挑戰,那就是成為七代目火影。至於為什麼是最簡單的一項挑戰,那是因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就算活活耗著鳴人早晚也是火影不是,更何況拯救了忍界呢!不論怎麼說鳴人不成為火影也說不過去。當然至於其他未完成的四大挑戰我們一同了解下吧!
  • 力爭2022年定製家居產值千億 廣州用定製撬動五大產業
    12月10日,在全球「定製之都」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胡志剛表示,目前廣州正實施產業創新、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集聚等5大行動,力爭到2022年,規模化個性定製產業產值翻番,定製家居行業產值達1000億元。
  • 五大院士點讚的中國原創: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
    現場五大院士以及董明珠紛紛點讚:"我是衝著中國原創來的,只有核心技術才能改變我們生活。企業家的責任與使命是為了人類做貢獻,為了人類的幸福奉獻,從追求個人財富到社會財富。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將能讓中國製造業企業變得更智能化,格力下一步的發展,需要與更多像這樣掌握中國原創技術的企業結合。"
  • 《神魔之塔》五大傳說級中國神話人物詳解
    目前六星傳說級中國神話人物共有五位,包括我們最熟悉的孫悟空、牛魔王、東海龍王、哪吒和蘇妲己。這五個人正好對應遊戲中的五大元素,能得到其中之一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你能收集齊這五大神(妖),一定會在未來的黃道十二宮之戰中所向披靡!順帶吐槽,玩家們等大騰訊更新黃道十二宮等得花兒都謝了,求運營組加油!
  • 攻堅創效 深度解讀一汽-大眾五大基地戰略布局
    以此為新起點,一汽-大眾又將華東基地打造成雲集各類高新技術的智能製造業基地,其AGV無人駕駛運輸技術、自動化與智能化均處於業界領先水平。目前,中國汽車總保有量已達到2.7億輛,以汽車為中心的經濟循環圈變得越來越大,整個汽車消費群體的需求也開始走向多元化、綜合化的發展階段,中國正在穩步進入汽車後市場消費新時代。
  • 近代17年和18年的網文「五大至尊」唐家三少不見了?
    上回老弟說到,15年第一次舉辦的網文之王,選出的「五大至尊」,五位非常優秀的作家。其實在這個稱號之外還有「十二主神」這也是很多讀者在評論區留言說到「為什麼沒有他他他的原因」。但是今天不談十二主神。我們談第二屆和第三屆的「五大至尊」。
  • 《鬥破蒼穹》五大強者、五大美女、五大異火和五大鬥技,你還記得多少
    但是鬥破被改編成漫畫和動漫以後,因為畫面太妖豔,之前的第一印象就有所改變。看來小編果斷一個顏值控晚期。 2、蕭燻兒 沒有誰也要有蕭燻兒,畢竟這可是原配夫人,更是一心一生都只為蕭炎一個人。哪怕她是個為蕭炎量身定做的美女機器人,也能把蕭炎的心捂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