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本土音樂劇從現實題材中開掘溫暖人心的力量

2021-01-12 國際在線娛樂

  音樂劇《在遠方》昨晚的演出照。 本報新媒體中心 周俊超攝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講述的是我們的父輩所經歷過的時代,他們用勤勞、敬業創下了一個個奇蹟。」劇中男主角快遞小哥姚遠的扮演者阿雲嘎,近日介紹了他參與作曲的首部音樂劇。《在遠方》中包括主題曲《何處是遠方》在內的七首曲目,均由阿雲嘎創作,「我想為奮鬥在理想道路上的每個凡人英雄而歌唱,用音樂傳遞更多勇氣、自信和能量」。

  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在遠方》,改編自獲得2020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由編劇申捷首次操刀音樂劇作品。它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的「黑快遞」姚遠與兄弟們在躲避稽查途中,誤打誤撞與稽查隊長女兒路曉歐相識,從而引發出一系列笑中帶淚的故事。這部現實題材音樂劇從姚遠的奮鬥故事入手,聚焦中國快遞行業20餘年的發展變遷,折射了我國經濟社會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人民生活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作品不僅生動展現了快遞員創造、守護美好生活的夢想和努力,也通過舞臺傳達了在認真生活的當下,遠方其實並不遙遠的樂觀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阿雲嘎既是《在遠方》的主演之一,又為該劇寫下了多首歌曲。在表演和作曲這兩個不同的領域,他都花了一番苦心。比如在表演上為了演好快遞小哥,阿雲嘎曾設身處地去感受他們的生活。「當每位快遞員出現在你家門口,他們親切的笑臉背後,可能是雜亂無章的倉庫,需要一單單分流、一通通打電話、一家家送快遞。記岔樓層、跑錯地方、看別人臉色都時常會發生,而用日復一日的耐心去完成工作的快遞員,何嘗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凡人英雄。」

  而在音樂創作上,阿雲嘎說他為《在遠方》寫下的歌曲,風格相對質樸、簡單、粗獷,他還用「直給」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劇中主人公大多是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的小人物,我希望把大伙兒的樂觀豁達、頑強堅韌和奮鬥熱情,用音樂充分地表達出來。還記得創作時每天熬夜寫到凌晨,可我一點兒也不覺累。」通過《在遠方》的創排過程,阿雲嘎堅定了要創作更多溫暖人心、貼近生活、貼近本土觀眾需求的音樂劇的心。「眼下,有不少根據外國劇本改編的中文版音樂劇,可它們終究缺了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情懷。」在阿雲嘎看來,中國音樂劇形成自己的體系任重道遠,而一部優秀的本土原創音樂劇,不僅要有中國人喜歡聽的音樂,劇情也得讓大家產生共鳴。

  作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2020年末演出季」的九臺劇目之一,《在遠方》昨晚結束了上海站的演出。它也是文化廣場2021年的首部聯合主辦演出,為劇場新一年的演出揭幕。《在遠方》上海站主辦方、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說:「該劇在講述中國特色故事的同時兼顧藝術創新與舞臺表達,我們曾與主演阿雲嘎合作多次,對這部全新原創劇目的創作投入和影響力都非常有信心,因此將它作為2021年的開年首演作品。」(姜方)

相關焦點

  • 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在石家莊大劇院溫情上演
    她在一個滿月的晴朗夜晚出發,帶著黑貓吉吉來到一座浮在海上的城市,開始了一次溫暖治癒的心路歷程。音樂劇《魔女宅急便》根據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日本著名作家角野榮子的同名童話小說改編。國際安徒生評委會評價原作小說「飽含無法言喻的溫暖與熱忱以及令人驚奇的魅力」。原版音樂劇為日版,以跨越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力量,在全球範圍內收穫無數觀眾的喜愛。
  • 音樂劇「孵化計劃」年終匯報:四強作品聚焦現實題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音樂劇「孵化計劃」年終匯報,四強作品聚焦現實題材2018年,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將音樂劇帶入大眾視野,演出人氣與劇場票房激增的同時,更多人發出疑問——中國原創音樂劇何時才能出現「爆款
  • 鄭雲龍主演推理音樂劇《小說》,嘗試懸疑題材音樂劇本土化
    由繆時文化聯合亞華湖院線共同出品、鄭雲龍等主演的推理音樂劇《小說》日前在萬代南夢宮上海文化中心舉行了劇目發布。《小說》的原版音樂劇由韓國頂級製作公司HJ CULTURE出品,這是該劇首度引進國內,但在多方面進行了本土化改編,出品方希望打造一部具有精緻感的本土音樂劇懸疑大戲。發布會上,作品在音樂、服飾、視覺呈現等多方面的「再創作」也都得以展示。
  • 於毅攜「趙吏」重返音樂劇舞臺《靈魂擺渡之永生》燃炸全場
    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以熱門懸疑網劇《靈魂擺渡》為藍本,從中國文學經典《山海經》中汲取靈感進行創作,匯集了著名演員於毅、導演馬達、視覺總監任冬生、音樂總監張筱真、舞蹈編導陳一飛等人的國內音樂劇一流主創團隊。從現實和虛幻兩個角度展現人們「貪嗔痴恨」的欲望,竭力為觀眾打造一部具有中國血脈的原創音樂劇。
  • 全國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下月入滇
    近日,雲南省委宣傳部在雲南省大劇院舉辦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隆重推介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該劇將於2021年1月14、15日在雲南省大劇院正式演出。
  • 宮崎駿經典: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10月將登陸石家莊
    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2020首演舞臺。 人民網石家莊9月11日電 (楊文娟)一個女孩的成長之旅,一次溫暖治癒的心路歷程。10月2日-3日,宮崎駿電影同名IP改編音樂劇中文版《魔女宅急便》將在石家莊大劇院傾情上演。 據了解,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是根據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日本著名作家角野榮子的同名童話小說改編。
  • 迪士尼真人版《小飛象》發布中文主題曲 「音樂劇王子」鄭雲龍溫暖...
    /官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2日電 (王笈)由中影發行、迪士尼影業出品的真人勵志巨製《小飛象》12日宣布,將由音樂劇演員鄭雲龍為電影演繹中文主題曲《親愛的》。   迪士尼全新真人版《小飛象》講述了小象笨寶生而不同,一雙巨耳驚世駭俗,備受冷眼和排擠,只有象媽媽和身邊為數不多的人類夥伴細心呵護,鼓勵小飛象擁抱自己的與眾不同,最終擊敗世俗眼光,成就了逆風翱翔的奇蹟。
  • 音樂劇《第一次約會》中文巡演成都站即將登陸成都國際劇院
    在這種多元化的呈現下,「約會」的故事既能讓觀眾感受到「這就是發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又能發掘到相親場景中更為有趣的一面。   中文版的音樂將在各種風格的唱段和本土化改編之間做到平衡,讓音樂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能夠貼合劇情、服務劇情。
  • 音樂劇《貓》推出中文版 翻譯下功夫強調本土化
    聞名世界的四大經典音樂劇之一——《貓》,自首次公演以來,已經31歲,使用過14種語言。今年8月17日,《貓》第一次以中文演繹,中文讓《貓》獲得了第15次重生。  《貓》重生的過程中有哪些考驗?重生後的《貓》與原文版的《貓》有哪些差異?用中文詮釋這部經典劇作是否能贏得觀眾的青睞?
  • 音樂劇演出井噴, 「本土原創」如何與「中文版引進」平衡
    上周,由資深音樂劇人李盾擔任製作人的音樂劇《酒幹倘賣無》在上海連續上演5場,隨後還將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完成100場的巡演。這部本土原創劇在滬上引起關注,也引發了一輪業界專家對於本土原創音樂劇發展和前景的討論。而從事了20年音樂劇製作的李盾在參與這場研討時,對現在的市場「生態」表示了極大的擔憂。
  • 於毅重返音樂劇舞臺,《靈魂擺渡之永生》好評如潮
    昨晚,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北京站首輪演出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落下帷幕。三天五場演出,整部作品以整體精良的製作,出色的音樂、舞臺、燈光、演員演唱、現場樂隊呈現,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喝彩與好評。闊別音樂劇舞臺十年的於毅,也以真誠飽滿的狀態,令人讚嘆的演技和唱功,帶給大家感動同時,證明了自己對音樂劇的無比熱愛。視頻截圖兩個小時的演出,觀眾們如同在現實情感和虛幻異界間遊走,亦真亦幻、陶醉其中。
  • 本土音樂劇: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數理公式」
    然而,在演出類型多樣、觀眾藝術視野拓寬的同時,本土原創音樂劇創作逐漸暴露出的問題也引發了業內的思考。特別是在與國外優秀劇目演出的對比中,儘管我們已經具有了舞臺演出較高的科技含量和較為優越的場地優勢,但本土音樂劇在演員、導演、製作等「硬核」方面所需要的借鑑、學習和專業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宮崎駿電影中的十大經典臺詞,每一句都給你溫暖人心的力量!
    宮崎駿電影中的十大經典臺詞,每一句都給你溫暖人心的力量!問起什麼電影最適合孩子看?宮崎駿屬首推。宮老爺子的電影,穿越時空、永不過時,堪稱一股可以和迪士尼、夢工廠抗衡的「神秘東方力量」。宮崎駿的電影,主題大多有關愛、有關童真、有關成長。
  • 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成都亮相 蓉城戲迷秋夜赴「魔女」之約
    夢幻的場景、動人的歌聲、暖心的劇情……10月10日至10月11日,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中的重頭劇目——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帶市民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  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由聚橙出品,聚橙音樂劇、小橙堡製作,講述了主人公小魔女琪琪的成長之旅,主創團隊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原作劇本做了微調,力圖讓中國觀眾更好地理解故事。燈光亮起,幕布拉開,《魔女宅急便》的多媒體畫面滿是童話和夢幻色彩,「小魔女琪琪」在威亞的輔助下,騎著掃帚輕盈地飛翔在空中。
  • 想念《四川好人》和香港音樂劇
    從上個世紀中期的「舉步維艱」,到逐漸商業成功的「百花齊放」,再到千禧年後越來越多樣化和本土化的原創題材,香港音樂劇以「香港本土性」這一獨具特色的力量,在華語音樂劇中異軍突起。如今香港音樂劇,似是逐漸做到能與本土話劇分庭抗禮,坐擁香港戲劇最高獎的半壁江山,並逐漸擁有【音樂劇專項獎的設置】(本屆香港舞臺劇獎中,「最佳原創音樂獎」便專門分為」音樂劇類「和」話劇類「)。香港音樂劇在短短50年內,完成了自我突破與產業完善,率先成為華語音樂劇中相對的成熟力量。那麼,是如何開始的呢?
  • 中文版《魔女宅急便》音樂劇成都亮相 舞臺服裝特效驚豔觀眾
    10月10日晚,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中的重頭劇目——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亮相,帶人們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部中文音樂劇的主創團隊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原作劇本做了微調,力圖讓中國觀眾更好地理解故事以及小魔女琪琪的成長曆程。
  • 《靈魂擺渡之永生》:於毅帶著「趙吏」回歸音樂劇
    劇照出品方立足於對本土IP進行開發,將影視作品改編成為原創中文音樂劇。在音樂劇中扮演「趙吏」的正是網劇裡的主演於毅,而他自己笑稱,「我可以算是中國第一代音樂劇男演員。」熟悉於毅的觀眾都知道,早在拍攝影視劇之前,於毅一直活躍在上海的戲劇舞臺。畢業於上戲主持人專業的他,因為有著出眾的演技和唱功,早早被選作了各種音樂劇主演。
  • 和黃子弘凡相約童話世界 《魔女宅急便》音樂劇即將登陸成都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魔女世界,治癒你,溫暖我。《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因宮崎駿1989年的同名動畫電影而在世界聞名。在世界範圍內,這部被國際安徒生評委會評價為「飽含無法言喻的溫暖與熱忱,充滿了令人驚奇的魅力」童話小說也被多國改編為音樂劇,以跨越語言文化隔閡的暖心共鳴,收穫無數觀眾的喜愛。
  • 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今晚線上直播
    由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廣西演藝集團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木偶劇團創作演出的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以關注關愛現實生活中的 " 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鄉村 " 為表現主題,將中華傳統故事裡廣大小朋友耳熟能詳的 " 嫦娥奔月 " 故事,跟現實生活中和 " 打工媽媽 " 和 " 天上月亮 " 進行巧妙嫁接,載歌載舞地講述了三位可親可敬可愛的留守老人,為了紓解留守兒童李想
  • 音樂劇《重生》:被忽視的「馬賽克」
    音樂劇《重生》:被忽視的"馬賽克"下是一個群體的偉大  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出品,北京京默影視聯合出品,何李活音樂劇、保利演出製作,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全國公安文聯、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北京京默影視、東莞塘廈松雷音樂劇劇團聯合製作的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