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我上手半個月華為 MatePad Pro 平板之後的一些體驗和感受,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給一些近期打算買平板的家友一點參考,超長文警告!全文約 4300 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前言
一直以來,在之家華為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品牌,隨著華為發展的不斷強大,爭議也一直不斷,在我看來這種爭議從一開始的 EMUI 設計風格老年化,年輕人難以接受,到後來的 P10 系列抽獎,再到一直吐槽的華為屏幕,愛國營銷等等,都讓普通消費者難以接受,說實話,我從一個可能你們都沒聽過的華為 C5730 開始用華為,後面的 P 系列和 Mate 系列大部分也都有,看到這肯定有人會說我是海軍,說這說那的,而我想說的是,我對電子產品的態度是從來都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喜歡蘋果就努力搞一套蘋果全家桶,喜歡華為就努力搞一套華為全家桶,喜歡小米就搞一套米家的產品,喜歡微軟........額,算了吧WP 已死,講真以前還真的沒有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覺得手機 電腦 平板 耳機這些就算不是一個品牌也沒關係,後來慢慢湊齊了華為這一套全家桶才發現體驗比以前好很多,尤其是華為多屏協同功能對我個人來說很方便,因為我很討厭通過 QQ、微信、郵件等將文件弄到電腦上,覺得太麻煩,而直接在手機上編輯比電腦也差遠了,有了多屏協同,我在電腦上就做電腦做的事,手機上就做手機能做的事,真正提高了效率,減輕了單一設備的壓力。配合上這一套全家桶,不得不說,真香
感覺寫著寫著跑題了下面進入正題
HUAWEI MatePad Pro 6+128 全網通版 上手半個月體驗
首先說下,我對這個平板的定位和需求就是看網課,看奈飛,PDF 閱讀,網購這幾個,輕辦公並不在我的需求,因為我覺得電腦製作 PPT ,完成 Word 撰寫和 Excel 表格會更得心應手。
一、外觀
第一次開機
二、屏幕體驗
平板上手後第一觀感就是比我之前用的 iPad Pro 10.5 要震撼,正面 10.8 的屏幕要比 iPad 略大一點,但四周邊框對比 10.5 的那個瞬間就有優勢了,看視頻看文檔都相當爽,除了前置攝像頭是挖孔的,刷新率比不上 10.5 的 120Hz 之外,在屏幕色彩方面完全不輸之前的 iPad 10.5,16:10 的屏幕比例對於看視頻來說,體驗確實比 iPad 的 4:3 屏幕要好很多,再加上 P3 廣色域和 HDR 加成,更香了!可能也是我對屏幕不是那麼敏感,到手之前看過網上有些人說這個屏幕不行,但我覺得確實還可以,如果不和三星旗艦平板放一起對比,我覺得這塊屏幕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可以滿足的。
三、音效體驗
在音效上,這個採用的哈曼卡頓調音,和真香平板 M6 相比,音效可能差不多,不過我在家一般都戴耳機,所以音效真正哪裡好哪裡不好也沒留意,還得和 iPad 對比才聽得出,至少都是四揚聲器,有得一拼。不過在設計上,和 iPad 一樣是左右四揚聲器設計,這點和 M6 的上下四揚聲器相比我覺得是個退步,因為橫屏看劇時的時候手有可能會擋住揚聲器,體驗可能不如直接放在桌子上來得好。
四、硬體配置
這塊平板用的麒麟 990 處理器不用多說了,大家都很了解,和蘋果高通旗艦處理器都有一定的差距,這個是 4G 版本的 990,和 5G 滿血版的在主頻上稍微差一點,不過體驗絕對流暢,過兩天會發布 5G 版本,但個人覺得沒必要,手機很多人都還沒用上5G,平板就更不需要了。我並沒有用這個玩遊戲,所以就日常使用來說完全沒問題,更新了 EMUI10.1 的最新系統,流暢度很好,還增加了分布式圖庫,可以在平板上看到同一個帳號的手機上的圖庫圖片。本來我還擔心 6G 運存不夠,因為手機是 6G 運存 Mate20 Pro,掛個 QQ 和微信,再打開淘寶狗東這些的,很大程度會被殺掉後臺,而平板完全沒這個問題,掛兩三個大型的 App,能掛著好久都不殺後臺,很奇怪,之前看酷友說平板和手機管理機制不一樣,不需要那麼多服務運行,但我這是 LTE 版的,大號手機 也能保持住,這個確實難得。
iPad Pro 就從來沒有這種擔心,掛著後臺基本上都不會殺掉,除非開太多,這點安卓確實比不上。
五、電池和續航
華為的續航不用多說,一直在第一梯隊的水平,早上手機滿電出門,基本不用擔心下班前沒電,這個平板就更不用說,7250mAh 的電池,官方宣傳亮屏 10 小時絕對沒問題,要是省著點用,亮屏 12 小時都可以的,真的很頂。用官方附贈的 20W 插頭充電,2 小時可以基本充滿,平板最大是支持 40W 的,現在手邊沒有 40W 的插頭,一直也回不去學校,所以沒法測試,看網上說 40W 插頭1小時多一點充滿,快了近一倍吧,但個人覺得這個不需要充那麼快的,2 小時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這是 7250 的大容量電池。
借別的老哥的圖,看樣子是打了 8 小時吃雞,希望人沒事
還有一個特色功能,MatePad Pro 支持 15W 無線充電和 7.5W 反向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我覺得沒太大必要,畢竟有線充的還可以,無線充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充滿,估計得差不多 4 小時吧,畢竟這個功率再加上轉化率較低,湊合玩玩吧,而反向無線充我覺得還是有點作用,雖然功率更低了,但出門在外,又沒帶充電寶的情況下,能給馬上沒電關機的手機和耳機奶一口還是不錯的,在實用性上比無線充強點。
六、多屏協同/平行視界/智慧分屏
說實話,個人不太喜歡華為的產品動不動就和智慧這個詞掛鈎,我總感覺很彆扭,不過這也只是個名字而已,人家就這麼叫也沒辦法,主要還是看功能,這三個特色功能其實都各有特點,但總得來說,可以看出華為想用平板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不再是那句「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多屏協同算是革命性突破,在去年第一時間就在筆記本上破解使用了,用了半年了,確實省了不少時間,用過的老哥都懂,尤其是分享文件,打開文件這些操作,比直接在手機上要好不少,不得不說這個真是有點技術的東西,延遲也不高,大概 0.05 秒左右,已經很低了,所以體驗相當好。在平板上也能用,體驗也挺獨特,像是在玩一個虛擬的小手機一樣,一邊看視頻或者上網,一邊和小姐姐(基佬)聊天還是挺方便的
平行視界也是這次華為初創的一個功能,更好的利用了平板的大屏幕,同時也不需要開發者對 App 進行單獨優化,可謂一舉兩得,實現了我當初想利用平板購物的想法,iPad 上的 HD 應用真的越來越少了,很多 App 都是直接照搬手機的,完全不對平板做適配,這也使得從我買了 iPad 從來沒有用它購物過一次,因為實在太難用了。之家也是支持平行視界的 應用商店裡面支持平行視界的應用已經超過三千款,後續會越來越多的。
智慧分屏這個功能其實和 iPad 上的分屏是差不多的,可能就是多了個可以獨立出來的小窗口,回復消息或者隨便查個資料都還比較方便,或者也可以用它的傳統分屏功能,一邊看小姐姐直播,一邊看另一個小姐姐直播
如果再加上多屏協同,能滿足你同時看三個小姐姐直播
七、PDF 體驗
用這個看 PDF 和 iPad 上體驗差不多,不過因為這個平板我還沒買筆和鍵盤套,而 iPad 我有 Apple Pencil,所以 iPad 體驗肯定稍好點,後期有需求就再配個 M-Pencil,到時候和 Apple Pencil 對比下。
值得表揚的是這個自帶的WPS還挺好的,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看 PDF 支持手寫筆,也有防誤觸,直接省去了我再找別的 PDF 閱讀器。
八、電腦模式
電腦模式其實給我感覺實用性一般,電腦模式的實質只是模仿了 Windows 中:軟體的「窗口化」顯示+自定義桌面快捷方式+二級應用抽屜,體驗也就那樣吧,並沒有單獨對其做適配,平行視界在電腦模式下也沒法使用,不能使用人臉識別,加了應用鎖的應用不能在電腦模式下使用,需要回到平板模式關閉應用鎖。
但是在連接鍵盤和滑鼠後,一些切換多任務,調出通知欄等快捷鍵還是不錯的,碼字效率比平板模式提升了不少。
所以電腦模式體驗一般,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希望後續更新能讓這個模式更好用。
九、吐槽缺點
偶爾有些小 bug,在橫屏和豎屏切換之間出現,需要點擊自動旋轉來恢復。
軟體層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平行視界也有部分情況會有 bug。
邊框可能有點過窄了,在個別情況可能會誤觸。
安卓平板的硬傷,沒有 iPad 的 Goodnote, Notability 等常見好用的筆記軟體,不過有個 Nebo 替代。
沒有極為先進的 3.5mm 耳機孔,僅支持華為自家的 nm 存儲卡,128G 要是不夠用,建議買個 type-c 的優盤或者移動硬碟都比那個存儲卡划算。
手寫筆是有爭議的,我看了有筆用戶說的,總結下來就是和一代 Apple Pencil 勉強打個平手吧,有優點也有缺點,這個看自己需求了,最新的系統是修復了筆漏墨的情況,具體可以去當地華為體驗店試試看。
十、總結和購買建議
在我看來,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說它是大號手機也好,說它是泡麵蓋也罷,對我來說,不需要用平板做筆記,只是那麼幾個需求,再配合華為手機,耳機,手錶等就能給我很好的體驗,因為 iOS 有點用不慣,又沒有 iPhone,所以這款平板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個人整體比較滿意。
幾年前還是 iPad 獨步天下的時候,我一直想著有個平板,能分擔部分手機的工作,相比電腦,平板也足夠輕便,所以在17年 iPad Pro 10.5發布後不久就用5K大洋讓同學從澳門帶回來了港幣 256G WiFi 版,當時著實心疼了很久,一個是擔心 64G 不夠用就直接上了 256G,還有就是害怕自己沒有好好利用,白花了冤枉錢,不過事實證明,雖然那個平板有些許缺點(續航升級後就有些崩了,白斑我倒沒出現,不過也是普遍問題)iPad還是很好的幫助了我,為我帶來了手機沒有的體驗,不過 64G 就夠了,誰又知道後來的 iPadOS 支持外接硬碟了呢 而現在華為帶來了安卓平板的希望,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也許能促進 iPad 發展,最終獲利的必然是消費者。
如果你打算記筆記和繪畫等主要用到手寫筆的應用,或者你用的 iPhone 手機,預算足夠的話,那就 iPad Pro 2020 款,預算不夠那就考慮2018或者 2017 款的 iPad Pro ,畢竟人家優化在那裡,軟體也夠專業,預算不那麼充足可以考慮 iPad Air 3 不過基礎款就將近 4K 的價格也是有點小貴的。
如果追求影音和日常使用,預算三千往上的話,就買這個 Matepad Pro,體驗不比果子差,用麒麟 970 處理器以上的手機,那體驗肯定更好,多屏協同只支持 970 以上的機子。預算不夠 3K,那就只能 M6 了,作為去年的產品和 iPad mini 5一起爭當真香平板,各有優勢。
如果是買這款的話,個人建議 6+128 的丐版已經足夠,再加 2G 運存可能對玩遊戲更好一些,但你確定真要用這麼大的平板玩遊戲嘛,主要玩遊戲個人建議還是 iPad mini 5,A12 再用幾年應該不成問題,筆和鍵盤看個人需求吧,兩個加起來有一千了,其實也不便宜,但如果有的話,體驗會更好點,輕辦公沒問題,別人分享一個文檔或表格,隨時就能更改,非常方便。
最後展示下桌面和 App 第一次寫這種體驗貼,全程是用這個平板寫的,還是這麼長的,堅持看完您受累了!有爭議的地方可以相互探討,但反對那種一上來就噴的,還有疑問可以留言問,儘量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