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望研製出通用量子計算機

2020-12-25 中國網河南頻道

【潘建偉:望研製出通用量子計算機】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12月4日,《科學》雜誌發表了該成果。

難點眾多在設備的自主研發、技術革新上下功夫

「九章」,既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也是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第一方陣地位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二者皆有裡程碑意義。

「量子計算優越性」,指的是作為新生事物的量子計算機,一旦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的優越性,跨過了未來在多方面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門檻。

「這將實驗各方面的技術推進到遠超以前的水平。」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蒂姆·拉夫說:「該設備的規模是非凡的:100模式幹涉儀、25個壓縮器提供輸入的量子態、使用100個單光子探測器進行探測,並且實現了同時保持高效率,穩定性和量子不可分辨性——這都是展示量子計算優越性所必需的。」

從20光子輸入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到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必須在設備上下功夫。「一開始,高效率100通道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性能很低,只有4%。我們通過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自主研發、技術革新,現在其性能已經提升到了98%。」陸朝陽說,不斷增強量子光源、量子幹涉、單光子探測器等領域的自主創新,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利用量子器件來解決日益複雜的問題並體現量子優勢,是量子科學前沿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美國科學院院士、沃爾夫獎得主、狄拉克獎章得主彼得·佐勒認為,潘建偉團隊的研究,在量子系統的大小與擴展性、實際應用的前景方面把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意義非凡在不增加能耗的基礎上,提升計算能力

「大數據時代,全球數據量呈指數增長,每兩年翻一番。龐大的數據若不提取,則沒有意義。」潘建偉說。目前,計算機傳統的發展模式受限,超級計算機能耗巨大。在潘建偉看來,「九章」問世,其意義在於在不增加能耗的基礎上,提升計算能力。

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全球角逐的焦點。去年,谷歌公司推出53個超導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算法的計算效率遠超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率先實現了「量子優越性」。而「九章」則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處理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問題,「九章」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算則需要6億年;處理100億個樣本,「九章」需10個小時,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200億年。正如陸朝陽所說的那樣:「『九章』在一分鐘時間裡完成了經典超級計算機一億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國際同行公認有3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發展具備50至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第二階段是研製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以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第三階段是大幅度提高可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至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據陸朝陽介紹,與「懸鈴木」相比,「九章」具有運算速度更快、環境適應性更強、克服技術漏洞這三大優勢。「懸鈴木」只有在小樣本的情況下快於超算,「九章」則在小樣本和大樣本上都超過了超算,「好比賽跑,谷歌的機器短跑能跑贏超算,長跑跑不贏;我們的機器短跑、長跑都能跑贏。」

前景廣闊在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

在合肥,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幾乎佔據了半個實驗室,包含上千個部件。目前,「九章」和「懸鈴木」一樣只能用來解決某個特定問題。潘建偉認為,這是由於目前可用來搭建量子計算機的材料有限,全球都在朝著為數不多的幾個方向努力,「未來量子計算機的突破,更有可能依賴於新材料在量子計算硬體上的創新。」

如今,基於「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將是後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潘建偉團隊表示,儘管「九章」算力驚人,但只是在量子計算第一階段樹起的一座裡程碑。「希望能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來解決密碼分析、氣象預報、藥物設計等應用非常廣泛的問題。」潘建偉表示。

《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量子優越性」實驗並非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更快的經典算法和不斷提升的量子計算硬體之間的競爭。但最終,量子並行性會產生經典計算機無法企及的算力。潘建偉團隊希望,這個工作能夠激發更多的經典算法模擬方面的工作。

原標題: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儘管距離實際應用仍有漫漫長路,但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九章」優勝在何處?裡程碑式跨越如何實現?「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潘建偉團隊。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 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
  • 20年攻克三大技術難關,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新華社合肥12月4日消息,在一個特定賽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說,量子優越性的實現是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高斯波色採樣實驗當中構建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原型機,比目前最快的超算快 10 的 14 次方倍。我國科學家最新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鏡子》中有一臺超弦計算機,這臺計算機擁有幾乎無限運算和存儲能力。科幻故事有一天會成真嗎?也許量子計算機能給出答案。
  • 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有3個裡程碑發展階段 通用量子計算機誕生或還需20年科技日報記者:除量子通信外,量子計算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國內外均有企業聲稱已進入到量子計算領域,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還很遙遠。對此您怎麼看?潘建偉:量子計算研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作,對於學術界而言,還是要循序漸進,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
  • 潘建偉院士: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有3個裡程碑發展階段 通用量子計算機誕生或還需20年  記者:除量子通信外,量子計算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國內外均有企業聲稱已進入到量子計算領域,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量子計算還很遙遠。對此您怎麼看?  潘建偉:量子計算研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作,對於學術界而言,還是要循序漸進,實現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
  • 人民日報:「九章」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意義
    原標題:「九章」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意義 | 新知 [現象]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關於」九章「量子計算機,潘建偉介紹,將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這臺量子原型機命名為「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可見,所謂」九章「,就是紀念《九章算數》的量子計算機。厲害之處之一:「九章」創造了全球最快的取樣速度。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領先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與通用計算機相比,「九章」還只是「單項冠軍」。但其超強算力,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12月4日,《科學》雜誌發表了該成果,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 人民日報評論:「九章」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意義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九章」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意義(新知)【現象】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 超越谷歌「量子霸權」 中科大團隊研製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相比經典計算機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
  • 超級計算機的100萬億倍!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為何這麼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12月4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該計算機處理特定問題的計算能力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2019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又一個世界第一,九章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戰鬥機智能空戰不是夢
    近日,中國新型量子計算機「九章」( 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的誕生,引發了熱議,因為其先進程度遠超大家的想像,它一分鐘完成的任務,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要一億年,即「九章」的處理速度比「富嶽」快一百萬億倍,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登頂世界第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九章」,誕生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創新研究院!一問世,就問鼎世界第一!秒殺美國谷歌的量子計算機!關於量子計算機,身為普通人可能不太懂相關的科學原理和專業術語,所以,我們就來看看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算力有多強悍!一、求解輸血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用九章量子計算機,只需要200秒,而如果用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六億年!
  • 潘建偉: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新聞—科學網
    未來量子信息技術將如何發展?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做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學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 潘建偉從愛因斯坦的信念「上帝是不擲骰子的」出發,深入淺出地回顧了量子力學百年來的發展歷程,並向大家介紹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研究進展與前景展望。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優越性」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比最快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製圖:陸朝陽,彭禮超) [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最大挑戰之一] 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比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和藥物分析等,相比經典計算機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
  • 院士說丨潘建偉: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院士說丨潘建偉: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2021-01-05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教授耗時20年,解決3大技術難題,構建出頂級量子計算機
    超級計算機擁有遠超普通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目前全球最強的日本富嶽超級計算機,峰值性能可達53.72京次/秒,令人矚目。但是在量子計算機面前,超級計算機也自愧不如。12月4日,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裡程碑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