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為新型就業提供了可能,人們的個性有了更多展示機會,但成功無捷徑,兢兢業業、腳踏實地是不變的從業之本。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既要保持「不服輸」的闖勁,在未知領域敢打敢拼;也要保持「不急躁」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網紅」火了!裡約奧運會期間,傅園慧、張繼科等奧運明星紛紛通過直播平臺與粉絲活動,成為最耀眼的「網紅」。近日,蘭州交警部門通過「網絡直播」現場展現交警的執法過程,當天就吸引2萬名網友「圍觀」,警花變「網紅」,同樣受熱捧。某網際網路平臺最新發布的2016年「95後」畢業生就業報告,更讓人們看得目瞪口呆:根據這份報告,在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方面,超過54%的人渴望做主播、當「網紅」。
年輕人爭相當「網紅」,對這種擇業傾向,不僅60後、70後,就連很多80後都吃驚,有人覺得孩子們被「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網際網路晃暈了;有人批評90後、95後不夠腳踏實地。更多人勸他們認清「網紅熱」背後的泡沫,不要吃虧上當。
年輕人熱衷當「網紅」,這並不奇怪。作為在網際網路中應運而生、新媒體下迅速崛起的新事物,「網紅」經濟是當前網際網路創業中最強勁的風口。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達到76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可想而知。飯碗不好找,很多年輕人願意發揮個性,展示良好形象,希望通過當「網紅」,藉助網際網路實現自身價值。況且,「羅輯思維」「萬合天宜」「如涵電商」「同道文化」等創業平臺都借「網紅」在短時間取得成功,成了年輕人爭相追捧的傳奇。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網紅」沒那麼好當,圍繞網紅經濟展開的產業鏈還存在許多問題。艾媒諮詢最新發布的《中國在線直播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已有200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超過2億人,看似火熱的背後,存在很大的泡沫和水分。目前「網紅」的贏利主要靠廣告、會員收費和粉絲打賞,十分單一,能否成為一種可持續的創業模式,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立志當「網紅」,就要隨時與觀眾互動,個人的知識、才華、能力、潛質不可或缺,僅靠「顏值」遠遠不夠。最終火爆的「網紅」,肯定是鳳毛麟角。因此,在「網紅」熱的背後,有必要沉下心來,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冷靜。監管部門也要儘快完善規則,劃清界限,明確規範,為「網紅」經濟和網絡直播注入正能量。
任何形式的成功都沒有捷徑。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網際網路的廣泛運用為新型就業提供了可能,就業舞臺更寬廣,方式更多元。以前,人們願意到大城市、捧「鐵飯碗」,追求工作的穩定性;現今,一方面「鐵飯碗」難找,另一方面,年輕人也更看重興趣愛好、發展前景,願意以靈活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新飯碗」。但無論捧「鐵飯碗」還是「新飯碗」,兢兢業業都是事業成功的基本要求。作為求職者,首先要用勤與實的工作態度,提高職業素養,淬鍊個人品質。敢擔風險,更要腳踏實地;有夢想,但不能空幻想。
古語云:「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新事物、新機會雖層出不窮,但說到底,想在人才市場上得到回報,還要靠「幹」立足、靠「才」說話。做「網紅」也好,幹「微商」也罷,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既要保持「不服輸」的闖勁,在未知領域敢打敢拼;也要保持「不急躁」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不斷增強幹事創業的真本領。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26日 18 版)
(責編:劉軍濤、文松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