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上海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局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案例,其中有多個案例涉及網際網路影視被侵權盜版。
2019年2月12日,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武漢映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市經營的網際網路「人人視頻網」和移動客戶端軟體「人人視頻」進行遠程巡查,並於當天予以立案調查。
2月20日,總隊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人人視頻網」和「人人視頻」,查明當事人在「人人視頻」傳播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的《摩登家族第十季》等27部作品,並通過廣告等方式獲得經營收入。作品來源主要為網上搜索手機,無法提供版權證明及授權材料,當事人經營「人人視頻」軟體使用伺服器300臺,伺服器類型為騰訊雲與阿里雲,案發後當事人立即刪除了前述27部作品。
2019年十大知產案件中,還有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呂某、胡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該案系全國首例對視頻刷量行為定性和裁判的案件,原告愛奇藝公司通過監控系統發現被告飛益公司、呂某、胡某共同運用多個域名,不斷更換訪問IP位址等方式,連續訪問愛奇藝網站視頻,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視頻訪問量,達到刷單成績,以牟取利益。
上海市文化旅遊局執法總隊督辦張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依據著作權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文化執法人員定期開展線上線下的巡查,進一步加強影視作品複製權、放映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
2019年,上海市文化與旅遊執法總隊共巡查相關網站2530家次,抄告關閉侵權盜版網站13家,刪除侵權盜版連結2458條,下架違規產品5623個,查處6起網絡侵權盜版案件。
過去一年,執法總隊共對25起點播影院侵犯電影作品放映權的案件進行了立案查處,罰沒款287200元,並辦理4起影院偷漏票房類案件,罰沒款逾55萬元。
對於2019年上海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案件,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芮文彪指出有三方面特點。
十大案件體現了對新業態新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如名列第一位的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呂某、胡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三個被告通過技術手段就視頻刷量行為的手段幹擾、破壞愛奇藝網站的訪問數據,損害愛奇藝公司以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法院判決構成不正當競爭。
第二位喬安公司訴張志敏因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的損害責任糾紛案中,被告在明知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缺乏權利基礎的情況下,仍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申請財產保全的行為具有主觀過錯,使原告受到經濟上的損失,屬於濫用訴訟權利的行為,構成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
「該類案件在法院的智慧財產權案件當中也屬於新類型的一種案件。」芮文彪表示。
在陳力等8人侵犯著作權案中,在境內外形成線下製作、線上傳播的盜版產業鏈,損害《流浪地球》等多部影視作品權利人的利益。
在於成巖、賈永和、萬超公司侵犯商業秘密案中,員工攜商業秘密跳槽對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造成威脅,檢察機關提供了新的保護思路,對同類案件辦理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在武漢映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中,通過網絡傳播權利人的大量電影或以類似電影攝製方法創作的行為,給他人造成了損失。
芮文彪指出,十大知產案件也體現了行刑銜接共同打擊侵權。
在上海翔玥實業有限公司陳俊楠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中,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運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將主要犯罪嫌疑人移送公安部門,形成侵權打擊合力。行政機關在行政查處當中發現該案當事人的行為已經足以構成刑事犯罪,及時把行政方面的線索移送給公安機關,最後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決構成犯罪。
在內蒙古常盛製藥有限公司出口假冒「NCPC」註冊商標藥品案中,上海海關提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挖掘智慧財產權侵權源頭,以刑事手段懲處侵權企業和個人,有效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這是兩起非常典型的行刑銜接的案件,就是行政和刑事銜接的案件。
芮文彪認為,十大知產案件體現了對國內外企業智慧財產權的同等保護。在十大典型案件當中不僅涉及中國的品牌「茅臺」和衛浴品牌「ARROW」等國內知名商標保護案件,也涉及德國拜耳醫藥藥品專利、日本「萬代高達」玩具著作權等案件,各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均依法對權利人合法權益予以嚴格保護。
在蔡明青等侵犯「萬代高達」玩具作品著作權案中,上海警方輾轉數地,搗毀侵權制假工廠2家、販假窩點7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額高達2.3億元人民幣,三名犯罪嫌疑人因罪獲刑。
附:2019年上海十大智慧財產權保護案例
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杭州飛益信患科技有限公司、呂某、 胡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喬安公司訴張志敏因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的損害責任糾紛案
上海翔玥實業有限公司、陳俊捕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上海創諾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侵犯藥品發明專利權案
陳力等8人侵犯著作權案
朱長崗等侵犯」茅臺」註冊商標專用權系列案
蔡明青等侵犯著作權案
於成巖、賈永和、萬超公司侵犯商業秘密案
武漢映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
內蒙古某公司出口假冒」NCPC」註冊商標藥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