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舊貨和古董衣都是給口袋裡掏不出一個銅板的窮大學生準備的,可如今連有名的時尚偶像都愛穿了。這是個創造你獨一無二造型的好法子,讓你遠離流水線上無個性的服裝。你常會在舊貨店裡發現一流的布料和精湛的工藝,如今只有大牌才能做到,你還會發現一些非常特別的單品。這就像吃掉蛋糕上的櫻桃一樣令人開心。
不是所有人都有舊貨冒險家的靈魂:總能在一堆破衣爛衫裡找到稀罕的「珍珠」,那可真是一樁幸事。也總有些膽小鬼,什麼也看不到,總是一無所獲。為了他們,高檔舊貨店出現了,衣服分門別類、洗熨整齊,有品位地展示出來。有些舊貨店只賣有牌子的衣服,往往非常昂貴,但別致。這樣你就免去了在市場裡亂淘,但價格也噌地一下上去了。總之,有各種風格、各種價位的舊貨店,總有適合你的。
慢慢養成淘貨習慣
如果「別人穿過」這一點讓我有心理障礙,那我就買些使用痕跡少的小東西:腰帶、包、手袋、絲巾……我不必立刻買大件,也不必立刻贊同店員的推薦,尤其是鞋子。
忠於自己的風格
我堅定地走向與我相符的東西。要是我不愛印花,我就把大花襯衫放在一邊,寧可去看看浪漫的白色罩衫,因為這才是我的菜。不能因為我在淘舊貨,就要穿得不像自己。
有好奇心
我要留一個機會給那些讓我驚喜的衣服。一不小心發現一件茴香綠色、有20世紀50年代風格的小外套可能是個美妙的驚喜,因為我從不愛穿黑色。一件鉤針手織上衣搭配夏天的牛仔褲說不定很有趣。這是讓衣櫥變得更多彩、更有活力的機會喲。
不裝腔
我分得清只穿一晚玩玩的便宜衣服(如有20世紀80年代風格的亮片罩衫,聚會上穿著挺有趣)和衣櫥裡的重要服裝(如安德烈·庫雷熱的經典款大衣,紫紅色天鵝絨校服外套)。
注意材質
小心那些聞起來有一股閣樓味兒的皮革、襯裡有汙漬的外套、發黴的絲襯衫、破洞、汙痕……要看看標籤,再聞一聞,檢查布料,包括襯裡。要檢查紐扣是否齊全,上衣的拉鏈和包的搭扣能不能用。古著和破衣爛衫之間有區別。要提防假古著:1996年產的H&M和Naf Naf就不能算古著,只是舊衣服而已。
要試一試
不能因為便宜就連試都懶得試。衣服必須完全適合才行。就算布料和風格都中意,可袖子太大或肩膀太寬,那也只好把它忘掉——除非打算再出一筆修改費或者自己動手。
要有計劃
下手之前,先在腦子裡把衣服和已有的基礎單品搭配一下——就像買新衣服時一樣。看看它是與所有(至少有一件)單品搭配都合適,還是買回去只能孤零零地塞進衣櫥深處?它能搭配單品、甚至挽救一件不穿的衣服嗎?如果是,那我趕緊就買。
不忽視基礎單品
哪些東西算好東西呢?剪裁精良的風衣、完美的牛仔服、機車靴、厚羊毛呢大衣、有復古花邊的罩衫……也許有些很新很貴的衣服我沒有買,但我卻在舊貨店遇到了更好的。
回收再利用
可以買一件上衣,拆下別致的紐扣,獨出心裁地點綴大眾品牌外套。也可以買一件老土的外套,用上面美麗的毛領或者袖筒讓衣櫥裡有點兒過時的單品重放光彩。
混搭古著和新衣
千萬不要「一身舊貨」。再次提醒,秘訣在於混搭。用重新染色的古董裙搭配美麗的開司米羊毛衫,用最漂亮的牛仔褲搭配淘來的花邊罩衫,用精緻的長靴搭配舊裙子……混搭帶來平衡,帶來安全感。
進一步建議
不需要有一雙仙女般的巧手就可以改造舊衣。有時候,只要剪幾下,就能讓一件大學時穿的套頭衫擁有船形領和七分袖,變得女性化。還可以替換掉舊靴子的鞋帶,給一條絲質連衣裙染色,在男式外套上縫些小亮片,或者在一條過大的連衣裙上扎一條寬大的皮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