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2日,「漫威之父」斯坦·李在好萊塢一家醫療中心去世,享年95歲。
美國隊長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發文悼念,「不會再有另一個斯坦·李了。」金剛狼休傑克曼則表示,「我們失去了一個有創造力的天才。」這位從十八歲開始便執掌漫威宇宙的漫畫家,創作了漫威80%的知名角色,圓了無數人心中的英雄夢想。
對於無數人來說,還未從剛失去一個江湖的悲傷中走出,便又失去了一個宇宙。
今日歪舔重推一篇舊文,回顧這位「漫威之父」為我們構建的漫威宇宙並以此紀念每個人有關英雄的青春。
小的時候我們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一份超級英雄夢
無論你是喜歡MARVEL的
Iron-Man
Spider-Man
Captain America
還是偏愛DC的
Superman
Batman
只要影院裡一有新的系列電影登場
我們一定會衝向影院敞開腰包為自己喜愛的超級英雄上票
無論影評是多麼的狼狽不堪
小時候那份最單純的使命感總會讓自己的手腳
做一回又一回的主
或許我們喜愛的不只是他們
還有他們聯手織下的夢
有笑有淚,有血有肉
▽
-Responsibility-
- Remember,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Spider-Man>
-Choice-
-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Batman>
-Love-
- Well, I couldn't leave my best girl. Not when she owes me a dance.
<Captain America>
-Heritage-
- Sometimes you got to run before you can walk.
<Iron-Man>
-Team-
- Call it, Captain.
<Marvel's The Avengers>
責任 選擇 愛情 親情 團隊
我們崇拜著,追隨著
and
on the way
童年的單純,無論發生什麼總認為我的Hero會為我撐腰
於是有了太多嚮往
▽
Spider-Man: Tom Holland探訪亞特蘭大埃格爾斯頓兒童醫院
Iron-Man: Robert Downey Jr.看望糖尿病患兒Ethan
其實這只是一場夢
但我們還沒有過愛做夢的年紀
夢便開始深深紮根在心底
不過
夢裡的超級英雄早已換成了我們
▽
也許,這正是我們為什麼需要超級英雄
70年代的美國經濟蕭條
超級英雄們的出現對美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小蟲子蜘蛛俠2002年從第一次登上熒幕開始
就受到越來越多粉絲的喜愛
因為蜘蛛俠作為第一位平民英雄
他一樣有著常人的眾多煩惱
因為第一次超級英雄不再那麼不食人間煙火
平凡之中見偉大
就是對人性最深度的思考
超級英雄就像是人類靈魂中輕盈的一面
剝離了沉重的權衡利益與平衡關係
超級英雄們身上寄託了我們對於公正的希冀
尤為可貴的是:
這份希冀本身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因為沒有人能剝奪我們想像的權利
而這也正是超級英雄與你我並無區別的唯一一點:
在夢中,你我都能飛翔
-So which superhero would you love to be?
-Everyone and None.
在剛剛上映的電影《毒液》中,斯坦·李的身影還出現在片尾。
「Don't give up on her ... either of you。」他這樣告誡男主不要放棄。
而這也是他在大銀幕上給大家留下的最後一個彩蛋。
再見了,超級英雄。
However,Marvel universe still.
圖:來源於網絡
文:zZ HZA委員會會長
編輯:zZ Twinkle HZA委員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