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北京城以外唯一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也曾是和清華一較高下甚至力壓清華的工科強校,後來她經歷了南遷、西進和北歸的大搬遷,成就了中國諸多高校或高校中工科專業,她因此也被稱為工科大學之母。她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和國家發展的需要,哈爾濱工業大學與目前多內多所高校均有血緣關係。
熟悉中國大學歷史的都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許多專業與哈工大支連錯結、都是哈工大餘脈相承。而更多的大學如燕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市)、蘭州理工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都是由它分出的院系而後發展組建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下國內部分高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關係。
1.齊齊哈爾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8年在「大躍進」形勢下,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係為主體,黑龍江全省集中力量,創辦一所化工類高校。同年8月根據國家教育部有關規定,經省委批准,定名為齊齊哈爾化工學院。1965年2月,輕工業部更名為第一輕工業部,學校名稱也隨之改為第一輕工業部齊齊哈爾輕工業學校。
1977年7月27日,教育部通知([1977]教計字219號文件)黑龍江省革委會,同意「將齊齊哈爾輕工業學校改建為齊齊哈爾輕工學院。1995年齊齊哈爾輕工學院、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合併組建齊齊哈爾大學。現在齊齊哈爾大學省級重點學科(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表面活性劑與工業助劑實驗室。
2.華北電力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創辦動力經濟專業。1961年,根據高等教育部通知,哈工大的第六系(電機系)的發電廠電力網及其電力系統、高電壓技術、動力經濟、企業組織專業的教職工41人、學生230人以及教學設備等整體援建北京電力學院,後又有發電、電自合高壓的研究生從哈工大轉入成為北京電力學院首批研究生。
1964年,北京電力學院高電壓技術和電廠化學專業整體併入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83年8月13日,經教育部批准正式籌建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10月18日,與原哈工大的動力經濟專業有「血緣」關係的華北電力學院部分人員與水利電力幹部進修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水利水電學校、水電部電科院動能經濟研究所合併成了新的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
李正、盛緒美教授是電力行業技術經濟領域中公認的權威專家,他們還有一個身份是哈工大援建內地教育事業的老師。而他們主持制定的電力項目技術經濟評價條例、電力系統可靠性指標體系、電力彈性係數及電力規劃的有關規程等,被我國電力系統一直沿用至今。1992年10月22日,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更名為「北京動力經濟學院。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併組建華北電力大學,校部設在保定,分設北京部分。關於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由來,該學校雖然是由華北電力學院人組建的,但其實往根子追,都是從哈工大出來的。
現在,華北電力大學擁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博士後流動站5個:電氣工程科研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科研流動站、工商管理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科研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科研流動站;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楊奇遜、劉吉臻。
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63年,哈工大建築工程學院的河川樞紐及水電站建築專業,援建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同年北京水利電力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現在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兩專業成了該校的優勢專業。文革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央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水利水電學院為13所「京校外遷」高校之一,1970年12月23日,北京水利水電學院改名為河北水利水電學院。
1978年9月28日,河北水利水電學院改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13年4月18日,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現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4.武漢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分出的的高電壓技術和電廠化學專業整體遷移到武漢水利學院。因為有了這兩個涉電專業,武漢水利學院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後又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與武漢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主體部分組建現武漢大學工學部。
華北電力在業界的口碑不用說,武大的水利水電也是非常牛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哈工大電氣在強電方面也不示弱,而在弱電方面確獨霸一方的局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的王牌專業,但從根上論都是從哈工大第六系分出的,高電壓成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王牌,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繼保哈工大的優勢成了華北電力大學的王牌專業,並在各自領域裡獨領風騷。我國電力科學研究的兩大元老,同時也是哈工大支援內地教育建設的同事。
5.蘭州理工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65年3月,第一機械工業部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水力機械、化工機械、石油礦場機械專業等專業整建制遷入整建制遷入甘肅工業大學。
2003年4月,經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肅工業大學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而與哈工大有血緣關係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今天也成為了蘭州理工大學的國家級特色專業。目前蘭州理工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焊接技術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
6.燕山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根據當時「教育為無產階級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決定將重型機械系及相關專業成建制遷往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重型機械廠旁,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同時抽調電機系電機、電氣、電測儀表等專業的部分師生在湖北宜昌設立分校,目的是服務未來三峽工程的建設,學校還抽調土木系師生組建了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後來宜昌分校和哈建大先後回歸哈工大)。
後來由於國家部委調整,哈爾濱工業大學劃歸航天工業部管轄,而其下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則留在了機械工業部。1960年10月,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正式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以下簡稱東重),開始走上了獨立辦學的道路。1978年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4年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創建,1985年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南校)。1985年至1997年學校整體南遷秦皇島市。199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燕山大學。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1年底,全國首次進行專業調整,哈工大航空系併入清華大學,在此基礎之上成立了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後來,根據《中央關於加快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和周恩來總理提出的要辦專業航空院校的指示,在1952年全國第二次高校院系調整時,中央決定又將哈工大航空工程學院調出,與四川大學、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的航空系合併,新組建成立北京航空學院(即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大連理工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化工系、原大連大學、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 )調整合併為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
9.東北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包括鋼鐵和有色金屬礦冶各專業的綜合性重點高等院校。1948年以原瀋陽東北大學工學院為基礎,成立瀋陽工學院,1950年改名為東北工學院。195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礦山系、山東大學的採礦系、大連工學院的電力系併入。1993年3月8日,恢復名為東北大學。
10.西北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核動力被調整到中科院,航空系(火箭及飛彈部分專業)去了西北工大。現在,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的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前身是戰略飛彈總體設計專業,至今已經為國家培養20多屆畢業生。學生畢業後除可攻讀碩士和直接保送攻讀博士外,還可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飛行力學與控制及其它機電一體化設計和控制的科學研究、教學、工程設計和管理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走過了100多年的風雨歷程了,祝願這所工科母校越來越強大,能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