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很大但是真正供人們居住的陸地卻只佔了30%。那麼,海洋所佔的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倍還多,這個比例科學不呢?近400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上天入地」,造出了飛機大炮,甚至製造出了宇宙飛船,用於深度探索宇宙的奧秘。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在廣闊的銀河系中,充斥著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星球,但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目前只有地球一個星球。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儘管有幾個類地星球的存在,但對於人類生存來說,環境還是太惡劣了,沒有氧氣,沒有水源,更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拋開太陽系,科學家們對銀河系甚至銀河系外都有了新的探索,但截至目前為止,依舊未能發現一個存在生命體的星球。
地球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星球,人類在此孕育而生,並一代代的不斷繁衍,最終有了我們現在的人類,有了人類親手打造的高樓大廈和美好家園。縱觀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從最開始的混沌世界,到後來海洋的出現,慢慢開始了生命的誕生。
據目前科學家的觀點,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來自於宇宙中的彗星和海王星、天王星等距離太陽較遠的星球,這些星球由於星球表面溫度極低,可以達到零下100度~零下200度,水在這些星球上大都以固態存在著。當這些星球接近地球時,就會將一些水分帶到地球上。
就這樣,久而久之年復一年,地球在大氣層的保護下,存留下了越來越多的水。地球上的生物,大都是來源於海洋,如果沒有海洋,大部分的生物也就不再存在了。地球誕生後的幾億年裡,海洋中的生物開始了新的探索,一部分海洋裡的生物擺脫了海洋,爬到陸地上來,最終成了哺乳動物,開始了新的陸地生活。
當然也有一部分生物依舊沒有爬到陸地上,而是依舊生活在海洋中。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洋裡的生物物種,是陸地上物種的好多倍。通過科學家們的這些研究,可能大部分的讀者也會發現,如果將「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換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那麼地球上的物種將會大大減少,甚至可能不會有人類的產生,不得不說,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擴大,海洋面積縮小後,真的是細思極恐啊。
除此之外,海洋還有一個無法替代的作用,那就是熱傳導。與陸地相比,海洋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一旦陸地面積增加了一倍的話,地球上的溫度將會瞬間增加,早晚溫差加大,地球上的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劣。
就像火星那樣,星球表面沒有水,表面的溫度可達到幾百度,簡直就是一個蒸爐。所以說,一旦地球上70%的面積都是陸地,那麼將是無比的可怕,甚至人類都將不復存在。對此您有哪些觀點,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