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陸地擴大1倍,人類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2020-12-16 奇點使者

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很大但是真正供人們居住的陸地卻只佔了30%。那麼,海洋所佔的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倍還多,這個比例科學不呢?近400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上天入地」,造出了飛機大炮,甚至製造出了宇宙飛船,用於深度探索宇宙的奧秘。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在廣闊的銀河系中,充斥著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星球,但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目前只有地球一個星球。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儘管有幾個類地星球的存在,但對於人類生存來說,環境還是太惡劣了,沒有氧氣,沒有水源,更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拋開太陽系,科學家們對銀河系甚至銀河系外都有了新的探索,但截至目前為止,依舊未能發現一個存在生命體的星球。

地球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星球,人類在此孕育而生,並一代代的不斷繁衍,最終有了我們現在的人類,有了人類親手打造的高樓大廈和美好家園。縱觀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從最開始的混沌世界,到後來海洋的出現,慢慢開始了生命的誕生。

據目前科學家的觀點,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來自於宇宙中的彗星和海王星、天王星等距離太陽較遠的星球,這些星球由於星球表面溫度極低,可以達到零下100度~零下200度,水在這些星球上大都以固態存在著。當這些星球接近地球時,就會將一些水分帶到地球上。

就這樣,久而久之年復一年,地球在大氣層的保護下,存留下了越來越多的水。地球上的生物,大都是來源於海洋,如果沒有海洋,大部分的生物也就不再存在了。地球誕生後的幾億年裡,海洋中的生物開始了新的探索,一部分海洋裡的生物擺脫了海洋,爬到陸地上來,最終成了哺乳動物,開始了新的陸地生活。

當然也有一部分生物依舊沒有爬到陸地上,而是依舊生活在海洋中。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洋裡的生物物種,是陸地上物種的好多倍。通過科學家們的這些研究,可能大部分的讀者也會發現,如果將「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換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那麼地球上的物種將會大大減少,甚至可能不會有人類的產生,不得不說,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擴大,海洋面積縮小後,真的是細思極恐啊。

除此之外,海洋還有一個無法替代的作用,那就是熱傳導。與陸地相比,海洋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一旦陸地面積增加了一倍的話,地球上的溫度將會瞬間增加,早晚溫差加大,地球上的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劣。

就像火星那樣,星球表面沒有水,表面的溫度可達到幾百度,簡直就是一個蒸爐。所以說,一旦地球上70%的面積都是陸地,那麼將是無比的可怕,甚至人類都將不復存在。對此您有哪些觀點,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最開始地球的環境和現在環境大不相同,自從人類出現之後,地球開始發生了變化,如果從其他星球的角度上來觀看,你會發現地球已經黯淡一片,這全都是因為地球上空被各種溫室氣體覆蓋。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如果地球和太陽一樣大,人類的生活會更幸福美滿嗎?其實很糟糕
    如果地球和太陽一樣大,會如何呢?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太陽很大,它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公裡,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它的質量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它的體積非常大,能裝下130萬個地球。太陽和地球相距約有1.5億公裡。
  • 如果太陽消失,人類生活會帶來怎樣變化?真相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地球將會迎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太陽消失的瞬間,地球視角的天穹中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實際上太陽早已不知所蹤,我們看到來自太陽的光線需要經過8分20秒方能到達地球,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正是他8分20秒之前的樣子,8分20秒後,太陽的最後一縷光線到達地球,地球將永久地陷入黑暗,不只是被黑暗吞噬這麼簡單。太陽消失後的8分20秒,來自太陽的「引力之韁」斷裂了,有人說,它會沿著公轉軌道的切線方向脫離。
  • 如果地球變得像盾牌座UY那麼大,地球人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下面就來認識一下它吧:盾牌座UY也在銀河系中,所以與太陽算是老鄉的關係,它距離地球5100光年,它是一顆紅特超巨星,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億倍,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簡單點說就是它可以容納50億個太陽,約6400萬億個地球,就是這麼大。這就像一粒黃豆與一座巍峨的大山。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地球的面積似乎就已經非常的廣闊的,雖然我們如今有了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隨時能夠溝通的通訊工具,但是相比於我們人類,地球依舊是非常的寬廣,當然,這也僅僅是相比於我們人類而言。
  • 假如地球上沒有海洋,地球會有什麼變化,還會有生命誕生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大部分都是由海洋組成的,地球大約70%都是海洋,可以說地球的生命就是由海洋孕育的,水就是生命之源,那麼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海洋會發生什麼呢,大海其實不光孕育了生命,其實大海還有調節地球溫度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氣層,它可以抵禦一定的太陽光照射。
  • 地球如果有行星環,人類生活將會有重大變化
    那麼,今天的話題來了,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有了行星環,除了提高地球的「顏值」之外,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地球曾經有過行星環具有關研究報告表明,地球曾經也是有過星環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在地球外圍也有一圈由碎石組成的環狀物,至於這些環狀物的由來,那是由大約45億年前,地球被一顆小行星猛烈撞擊形成的。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我們的地球母親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從綻放到凋落,周而復始。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如果將人類放大10倍,回到恐龍時代能打敗霸王龍嗎?結果令人意外
    相信這個問題不用回答,都已經知道答案,當然是恐龍更優勝一籌,但這種問題其實沒有可比性,如果真的要論恐龍和人類誰更厲害,除非是將人類放大10倍,然後再來對比,或許結果會不一樣。如果將人類放大10倍,能否打敗霸王龍?
  • 地球被70%的陸地包圍是什麼樣的感覺?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地球
    茫茫宇宙之中,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也是我們人類一直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它之所以這麼神奇,是因為它是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當然,宇宙中還有著其他生命的存在,只不過人類目前還未發現而已。雖然,如今的人類算得上是進步神速,但是對於廣袤的宇宙而言,這都是冰山一角。
  • 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或連螞蟻都打不過!
    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或連螞蟻都打不過!曾經有科學家認為微觀的鏡頭是宏觀,宏觀的鏡頭也是微觀。這種說法比較複雜,但也簡單易懂。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沒有追求,那麼人生毫無意義,一直以來人類對外太空和海洋都懷抱著一顆敬畏之心,都想踏足這些未知的領域。對人類而言,太空和海洋就像是一座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想要真正了解清楚,非常的困難。在整個諾大的宇宙中,人類何其的渺小,就如滄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困惑,如果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縮小了100倍,還會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嗎?
  • 100年後地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50米,人類會有什麼後果?
    氣候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剛開始的時候,人類不是很相信地球會越來越暖,直到媒體報導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空洞,人類才開始緊張起來,於是人類採取緊急措施遏制地球氣候變暖,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慢慢變小,從2700公裡縮小到1000公裡,於是又把氣候變暖這個問題拋到了腦海,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些年很少有南極臭氧洞的報導了
  • 如果地球變大100倍後,會發生什麼?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假設地球的體積擴大100倍,會發生什麼事呢? 剛開始時,地球可能只是輕微的震動,一些生活在地震活躍地區的人不以為意,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了。這些地震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只是會頻繁霸佔網絡上的熱搜。 在之後幾年,更加強烈且頻繁的地震蔓延到全世界,給城市和村莊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 人類離開地球後,太空人的身體變化,預示著人類未來?
    然而人類畢竟是屬於地球的生物,如果貿然進入宇宙空間,甚至其他星球,人體能夠承受這種變化嗎?  或許在太空活躍的太空人能夠告訴我們答案。這些太空人在太空停留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後,身體的確出現了某種變化。
  • 假如人類的尾巴沒退化掉,那現在大家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一種特殊的人體發育缺陷,大致就是在一個人的腰骶部長出一束黑毛,被叫做「人類尾巴」。但是,實際上只有個別人在尾骨和肛門之間,真的長出了長度大約兩三釐米的類似尾巴的結構。那麼,如果人類的尾巴一直沒有退化,大家現在的生活會不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 森林綠化對人類有很大好處,若森林面積擴大一倍,世界會怎麼樣?
    那麼樹木植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假如說現在的地球植被面積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呢,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常識性問題,那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結構的,也就說地球的碳元素非常重要,那麼碳元素最常見的物質就是二氧化碳,地球的生態有一個穩定的平衡,這裡面就包括了碳元素的運動平衡。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如果佔有陸地20%的沙漠消失,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的生活空間可以增大,地球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呢?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喪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一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如果把海水運送到沙漠,增加沙漠地區的溼度,促進空氣流通,增加降雨量,久而久之沙漠會不會變成一片綠洲?
  • 如果4光年外有太空艦隊,以1%光速朝地球前進,人類該如何應對?
    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對故事情節還有影響,三體星系距離地球約四光年,在知曉了地球的坐標後,三體人決定入侵地球。有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當斐茲羅將軍看見三體艦隊的時候,艦隊在塵埃雲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讓人產生了無力感,我們真的能對抗一個比人類更強大的文明嗎?
  • 人類縮小100倍後還能稱霸地球嗎?可能連一隻螞蟻也打不過
    審核-小文在這個世界上,若是只論陸地上的生物的話,除了大象外,人類的體積算是比較大的了。再加上,人類有著靈活的四肢和聰明的大腦,所以人類有足夠的力量「稱霸」整個地球。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把人類縮小為現在的100倍,人類還有稱霸地球的能力嗎?當然,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人類必須保存原有的智力,否則,人類將與沒有思考意識的動物一樣。如果按照人均身高一米七和人均體重一百斤來算的話,人類體積縮小100倍後,其平均身高大約在37cm左右,而平均體重會在0.5kg左右。
  • 如果南極和北極全部融化,人類還剩多少陸地?答案讓人難以平靜
    陸地,人類生存的根基。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上,有70%都是海洋,只有約30%的面積屬於陸地。一直以來,科學家就在擔心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將會淹沒人類賴以生存的大量陸地,尤其是一些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近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