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
不少青少年都有「軍人夢」,河北大學經濟學院畢業生楊浪也不例外。
為了通過徵兵體檢,楊浪在今年3月就做了近視眼手術。徵兵啟動後,他第一時間應徵入伍,目前正在等待最後的定兵。他說:「入伍後還想考取士官,爭取一輩子做軍人。」
著眼於為部隊輸送更多高素質兵員,今年,教育部聯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多方協調,通過更大力度的升學就業優惠政策、加強組織宣傳動員、暢通大學生入伍綠色通道等舉措,努力實現大學生應徵入伍數量、質量雙提高。
多舉措鼓勵更多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
「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是個人優選。」北京化工大學人民武裝部部長、徵兵工作站站長韓悅說。在學習深造方面,應屆畢業生可以考取軍校、保送研究生,還能加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招生計劃等;在職業發展方面,可在部隊考取軍校或提幹,服役5年以上的可以參加公務員定向招錄。退役後創業的大學生可享受個性化創業培訓、稅收減免等,服役期滿,還可享受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等政策,大大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與個人經濟壓力。
以楊浪為例,在他入伍後,河北大學一次性補貼5000元,保定市一次性獎勵8000元,還有學費返還、考研加分、優先安排專業,立功後優先推免研究生等政策。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教育部也出臺了更大力度的優惠政策。比如,從2021年起,教育部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專科學歷學生參軍退役並完成專科學業後,從2022年起,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等。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創新出臺多項激勵高校畢業生參軍入伍的優惠政策,鼓勵廣大優秀學子踴躍報名參軍,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針對大學生普遍關注的轉專業、學業銜接、研究生推免、優先畢業等問題,遼寧省出臺了退役畢業後優先考錄輔導員崗位、給予貧困大學生退役士兵5000-20000元/人不等的經濟補貼獎勵、考研遴選專招名額等政策。
四川省則在往年優惠政策基礎上,出臺「在軍隊服役5年以上的大學畢業生士兵退役後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共享全省10-15%的公務員定向考錄計劃」「全省專武幹部50%的新增崗位、國有企業每年10%的招聘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畢業生士兵」等多項激勵政策。
據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武裝部部長、校徵兵工作站站長高強介紹,自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校累計有983名學生光榮入伍,其中4人考入軍校、712名退役學生通過免試或考試專升本、12名退役學生考入事業編和公務員。在他看來,當兵要算好政治帳、成長帳、就業帳、經濟帳,把參軍入伍作為人生理想追求,把成才夢融入強國夢、強軍夢,將青春之花綻放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最可愛的人。
多校齊動員,推進徵兵工作
為做好2020年徵兵工作,6月初,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大學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徵集工作。今年6月底,教育部聯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鼓勵、動員各地各高校做好大學生應徵入伍工作,引導大學生到軍隊成長成才。
各地各高校也積極行動起來,多措並舉推進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第一時間啟動了徵兵工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從報名程序、優撫政策、體檢注意事項、服役期間發展等多方面宣傳、解讀徵兵政策,動員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
南開大學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徵兵工作,同時設置了諮詢熱線電話,安排專人負責政策宣講和面對面答疑等活動,並把年度徵兵工作納入了學研團、就業和輔導員評價體系,將招生、就業、宣傳一體化推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向應屆畢業生發出《致2020年應屆畢業生及家長的一封信》,宣傳動員有志青年參軍報國。中國政法大學通過開設《大學生參軍入伍》新聞專欄,宣傳優待政策、典型人物、軍事常識等,激發學生們參軍報國熱情。
確保徵兵數量、質量雙提高
今年,如何確保徵兵數量、質量雙提高?
湖北省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將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一線人員等列為優先徵集對象,同時已將徵兵宣傳納入社會公益宣傳範疇,安排專人利用轄區內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移動通信、電影院線、公交視訊和戶外廣告牌等公共媒體資源,開展公益性徵兵宣傳。
四川省政府、省軍區則組織召開全省徵兵工作推進會,堅持在精準施策中打造精兵品牌,突出大學生這個重點徵集對象,堅持高校所在地和大學生原籍地兩端協同發力,著力強化入役、服役、退役三大政策保障,在宣傳發動、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審批定兵4個環節重點發力,強化徵兵「五率」量化考評牽引,全力提升大學生比例、畢業生比例和本科生比例3項「硬指標」,確保徵兵工作高質量推進。
近日,廣東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高校堅決完成省徵兵辦的年度徵兵任務,其中大學畢業生徵集比例不低於15%,力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體檢、政治考核「雙合格」的畢業生要確保全部入伍,確保徵集大學生特別是畢業生數量和質量雙提高。
此外,為方便大學生應徵入伍,教育部門和各級兵役機關、高校等將進一步為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開闢「綠色通道」,做到優先報名應徵、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各地方黨委政府也將著力提升大學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徵集的規模和比例,全力做好大學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徵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