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11月22日,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在上海完美收官。
長三角文博會是國內外第一個以世界級大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為核心內容的文博會,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黨委宣傳部聯合上海貿促會共同打造。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閉幕
今年的長三角文博會,雖然是在疫情下舉辦,但不論從參展規模、辦展水平、社會影響有了新的提升。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屆長三角文博會參展商超千家,截至21日晚,展會前三天現場實際交易金額達3.8億元。明年,第四屆長三角文博會將走出上海,在長三角開枝散葉。
關鍵詞:防疫
健康碼+身份證+戴口罩,缺一不可
「請出示健康碼,配合測量體溫。」疫情下的上海,大家的防控意識都很強。還沒走到國家會展中心主入口,就聽到喇叭裡循環播放著疫情防控要求,觀眾通過第一道安檢後,場館前還設有實名制檢測閘機,需要個人身份證實名檢測後才可入內。
△刷卡進入
由於疫情,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與往屆最大的不同,就是把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從票務、門禁、現場消殺等各個環節,實行從嚴把握,全面防控。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屆展會要求所有觀眾入場時須出示健康碼、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保證每位觀眾擁有2平方米參觀面積,合理規劃展位布局、功能區設置,制定人流動線及流量進出管控方案。
不僅對觀眾檢測嚴格,所有參展人員不僅要入場安檢,還要採取預約制辦證,確保「人證合一」。主承辦單位聯合場館方、區衛建委、公安等單位制定防疫預案,落實現場消殺、防疫物資準備和防疫人員配置等措施,並在展前對現場工作人員和參展商全面進行了核酸檢測。
關鍵詞:破圈
資源即是IP,傳統文化可以這樣輸出
當唐伯虎的《葑田行犢圖軸》遇到梵谷的《麥田與柏樹》,可以組CP麼?
當齊白石的水墨大蝦遇到康定斯基的抽象畫,會爆發什麼化學反應?
△上海博物館禮遇東西大師cp系列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上海圖書館等50多家文博場館趕來,它們以強強聯手之勢,形成了文博創意開發和 IP 授權交易的規模化陣容。
南京博物院展出佔地約300平方米,走進展區,仿佛走進了一個小型博物館。展區內,各種文創品精緻典雅,基本每一步都能看到驚喜。一不小心,可能就錯過一個流傳千百年的故事。南京博物院共有40多萬件國寶。這些國寶都是文創資源,它們給設計師們帶來靈感。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對現代快報記者說,博物館文創不是簡單的「上新」,盈利不是目的,關鍵是要把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讓觀眾把傳統文化、地域文明帶回家。
△南京博物院竹林七賢磚印
上海博物館佔地400平方米,以 " 文薈江南,禮遇東西 " 為主題,設置了江南雅苑、江南春色、江南人居、江南賞味、江南薈萃、幸會江南和禮遇東西七大板塊。文博會期間,上海博物館正式公布了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合作,雙方合作的形式包括品牌授權、文創禮品、互動體驗等。「上海博物館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藝術收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著豐富的西方藝術收藏,雙方將把各自的藏品IP元素進行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碰撞出全新的IP。」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說。
雙方文博資源如何融合?現場展示了一組畫面,如唐伯虎的《葑田行犢圖軸》和梵谷的《麥田與柏樹》組成了cp,畫面中,既有麥田,又有楊柳依依……
專家說,文博場館的資源就是大IP。文博界「破圈」後,可以讓生活更有文化,更詩意。
關鍵詞:文化+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讓生活更多彩
潑墨畫卷徐徐展開,船來船往自由穿行,一幅會動的古圖卷美輪美奐……在本屆文博會上,文化與科技融合成一大亮點,文化和科技相互賦能、融合共生,眾多文化+、科技+產品為大家打開了新世界。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
比如江蘇館的數位化版《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原稿為百米長卷《中國大運河史詩長卷》,利用科技手段,將紙上的畫變成可視化的視頻,千裡江山美好圖景一一展現,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再如最近很火的一款遊戲《江南百景圖》,江蘇館內為觀眾搭建了一個與遊戲中相同風格的展示區,遊戲中的文徵明等人物「穿越」到現場與觀眾互動,還可以現場體驗「建造」大報恩寺琉璃塔。
除了文化賦能科技,科技也能賦能文化。騰訊科技選用江南建築和江南風情為基調,加入國潮元素,以琴棋書畫的江南「符號」,打造互動展區。最受歡迎的「畫」互動區,只要現場拍攝一張個人照片,就能獲得4張不同時代屬於你的畫卷。「你看這個許仙像不像我。」「沒想到我在古代還是個美女。」很多觀眾熱情打卡,甚至時常出現排隊的情況。
專家說,本屆長三角文博會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端出的產品深入人心,讓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關鍵詞:交易
上千家參展商,3天交易額達3.8億元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交易額非常可觀。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屆長三角本博會展覽面積仍保持5.4萬平方米,參展商不降反增,超一千家,較去年同比增幅達到13%。截至11月21日晚,展會前3天現場實際交易金額3.8億元!
在現場,你能看到各種買買買的場景。江蘇館各種文創品備受歡迎,南通香包、常州刺繡等展櫃前都圍滿了人。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閉幕,現場豐富的文創產品很有吸引力
雲南展商以「從東海之濱到七彩雲南」為主題,精心設計雲南省文化產業展區,彝族服飾、華寧陶器等雲南特色文化產品亮點十足,現場銷售一空,後續觀眾只能預約訂購。
湖北夷陵展臺內,嘗夷陵蜜橘、品夷陵香茗、喝夷陵美酒、贊夷陵小吃,吸引眾多市民紛至沓來。西藏日喀則推出的石刻藝術、唐卡作品銷售過半。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閉幕,展會現場人流攢動
明星和網紅也帶動了產品交易,明星藝人王祖藍、流量紅人徐祥紛紛直播帶貨。
此外,第三屆文博會還吸引了更多的國際參展商和國際觀眾。瑞士創意中心首次組團參展,組織了6家瑞士創意設計企業亮相;海外參展商GAA全球藝術品機構組織了來自全球35個國家,約90位藝術家的300多件作品參展,現場交易量約20%,預定交易超60%,現場還獲得了藝術展覽、版權授權、數字展館、文創研發等方面20多家關聯企業的合作邀約。
關鍵詞:未來
第四屆長三角文博會將走出上海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熱鬧、炫酷、兼容並蓄。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閉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剛結束,2021年的第四屆長三角文博會已在籌備中。「長三角文博會在2020年圓滿完成前三年的目標,將從2021年起全面啟動『新三年發展計劃』。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啟動,第四屆長三角文博會將依託連續三屆的展會資源優勢,創辦特色專題展,走出上海,在長三角開枝散葉。」這意味著,第四屆長三角文博會將如期舉行,同時,它的規模會更大,除了上海的主會場,還會在江浙滬設立分會場。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宋經緯 胡玉梅 /文 趙傑/攝
(編輯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