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亞洲電影業的生存之道:網上電影蓬勃發展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外媒觀察:疫情之下,亞洲電影業的生存之道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9日刊載金融分析師亞歷山大·阿耶爾泰耶·奧東克爾的文章《新冠肺炎如何影響亞洲電影業?》。文章稱,亞洲電影業因疫情票房收入暴跌,而關閉電影院和強制對公眾集會採取預防措施改變了觀影者的消費模式,網絡電影流媒體服務得到應時發展。文章摘編如下:

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和美國奧普斯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2020年第一季度亞洲票房收入下降。

中國是僅次於北美的世界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自2012年以來票房增長率約為250%。如今中國是該地區票房收入同比損失最高的國家,票房收入狂跌97.4%。日本和韓國今年一季度票房收入降幅分別為46.2%和65.3%。同時,亞洲的另一大市場印度也損失約1.3億美元(1美元約合6.99元人民幣)的票房收入,該國兩個最大的電影公司股價從2月下旬的歷史最高點暴跌逾40%。

票房收入大跌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這場疫情今年3月就已在全世界蔓延,迫使不少國家政府發布了封鎖令,包括迫使影院停止營業的命令,以遏制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這一行動對影院的上映時間表產生了巨大影響,亞洲許多電影製作公司在很大程度上由於票房收入銳減而面臨資金流挑戰。在東南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是推動該地區票房市場擴張的五個主要國家。由於影院關閉,這些國家的電影業也損失了巨額收入。

根據香港亞洲傳媒合夥有限公司的報告,關閉電影院和強制對公眾集會採取預防措施改變了東南亞觀影者的消費模式。2020年1月20日至4月11日期間,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花在行動裝置上的在線流媒體視頻的總時長增加了60%。報告進一步透露,截至2020年3月底,這四個國家共有800萬付費網絡視頻用戶,每年的用戶支出為4億美元。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收集的匯總數據顯示,在「重大幹擾」期間(指部分或全部封鎖),視頻流激增。在這四個國家中,奈飛、Viu、IFLIX和愛奇藝是用戶群最大的四家主要視頻流服務提供商。

新冠肺炎改變了印度各地電影業的消費模式。印度廣播受眾研究委員會和尼爾森公司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印度歷時21天的封鎖期間,3月25日當天電視觀眾人數增加了6%,觀看時間從3小時46分鐘增加到每天3小時51分鐘。電影和新聞是這一趨勢的主要推動力。

此外,疫情期間,網上電影蓬勃發展。一些電影製作公司把在線流媒體作為吸引消費者的媒介。1月24日,備受期待的中國喜劇電影《囧媽》成為首部在網際網路平臺免費在線上映的電影,該片在72小時內的點擊率超過6億次。另一部中國產喜劇片《肥龍過江》也在2月1日的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網站上播出,三天之內,這部喜劇電影在騰訊視頻網站上註冊了6300萬付費觀看。在2020年春節假期期間,共有26部電影在不同的網絡平臺上映,其中春節假期期間網絡電影的日觀影人數增長了百分之百。

今年1月24日至2月2日,中國的電視觀眾和在線電影播放量值得注意——今年電視觀眾人數增加了33%,而在線用戶也增加了3.1億,比前一年增長了17.4%。在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電視和嗶哩嗶哩等平臺上,觀看最多的電影類別是喜劇、愛情片、家庭片、經典片、電視電影和醫療劇。

同樣,在日本和韓國,由於網絡電影流媒體服務近年來得到廣泛使用,並且為電影業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所以像「葫蘆」視頻網站、奈飛和亞馬遜Prime Video這樣的流媒體服務提供商,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成為獲得收入的另一個可行方式。

相關焦點

  • 外媒觀察:疫情之下,亞洲電影業的生存之道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9日刊載金融分析師亞歷山大·阿耶爾泰耶·奧東克爾的文章《新冠肺炎如何影響亞洲電影業?》。文章稱,亞洲電影業因疫情票房收入暴跌,而關閉電影院和強制對公眾集會採取預防措施改變了觀影者的消費模式,網絡電影流媒體服務得到應時發展。
  • 衝擊之下,書店的生存之道在哪裡?
    在成都,每周至少有五場大小不一的舊書市集,最多時有書攤二三十家之多,但因為疫情,書攤無法正常出攤,自然攤主們的收入為零(假若沒有開網上書店的情況)。數月無收入,也迫使一些攤主轉投其他掙錢的行業,以度過危機。
  • 北美電影業陷低迷,疫情之下票房跌80%
    (觀察者網 訊)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2月29日報導,2020年,北美地區的電影票房收入跌至22.8億美元,與去年的114億美元相比下降了80%,創造了近40年來北美地區票房的最低紀錄。
  • 全球電影業何以求生?
    法國國家電影協會估計,業界合共損失約4億歐元(約36.7億港元)。戲院老闆們正在發愁,不知道疫情過後,觀眾會否回來看電影。他們擔心疫情會進一步拖累對法國至關重要的電影業,更恐危及整個戲院業和成千上萬的電影從業員的生計。戲院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電影院暫停營業,有市民在橫店電影城門口閱讀停業提示。
  • 日本的電影業
    20世紀20年代初,歐美電影繼續大量進入日本,同時,日本自身的文學、戲劇和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受到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日本電影事業和電影藝術也有了深入的發展。1924年,日本設立了"電影旬報獎"。這一時期的著名電影作品有《靈與血》《瘋狂的一頁》等。
  • 加媒: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電影業 多個電影節可能推遲或取消
    來源:海外網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飾演邦德(環球郵報)【海外網3月11日|戰疫全時區】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世界範圍內著名電影節取消、電影首映日延遲及票房收入下降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顯現。
  • 我國電影業發展及影響因素分析
    (1)電影業不斷發展,票房收入創新高至今,我國影視行業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從傳統到現代,不斷發展進步。雖然隨著網絡電影、短視頻等網絡視聽的高速發展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電影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取得了漂亮的成績。
  • 尋覓臺灣電影業「最好的時光」
    這番感言對於臺灣電影界人士可謂五味雜陳:奧斯卡最佳電影的靈感來自《最好的時光》,這對臺灣電影是莫大的肯定,但回顧這些年島內電影的發展浮浮沉沉、後繼乏力,臺灣電影業「最好的時光」難道一去不復返了?  由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最好的時光》講述了三段不同時期的不同男女的愛情故事:1966年的戀愛夢、1911的自由夢和2005的青春夢。
  • 後疫情時代,電影行業該何去何從?
    隨著今年疫情的全球性爆發,國內外影視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面對疫情之下大環境的波詭雲譎,電影是從上遊投資到終端放映的全產業鏈,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經歷著很大的危機和打擊。疫情爆發前,各大電影人還在等待春節檔的「年底紅利」,沒想要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行業集體內傷。
  • 焦點訪談:疫情之下、低潮過後……這是怎樣一屆電影節?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了重創,影片生產、院線觀眾、票房收入都受到極大影響。
  • 比中國電影歷史還短的韓國電影業,憑什麼能拿下奧斯卡獎?
    這一批由樸光洙、鄭智泳為代表的新銳導演引發了「韓國電影的新浪潮」,為韓國電影帶來轉機。而韓國電影產業進入快車道,是在90年代。這個十年起點的1991年被韓國文化部認定為「電影年」,政府開始以扶持政策助推電影行業發展。電影振興法取代了此前被多次來回修訂的電影法,成立韓國公演藝術振興協會以服務和扶持電影行業發展為重。
  • 後疫情時代動漫產業生存之道:動漫+文旅+產業鏈升級的新機會
    2020年10月9日,由長三角動漫產業合作聯盟、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和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Informa Markets聯合主辦的「2020年長三角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的動漫產業生存之道」即將在虹口區遠洋賓館舉行。
  •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電影業損失慘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漸漸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電影工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電影放映行業,還是製作領域,都受到嚴峻的考驗。義大利、韓國院線紛紛推遲新片上映繼中國內地關閉所有影院之後,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也在近期關閉全國近45%的電影院,閉門謝客的影院數目總共達到850家之多,令義大利聯合院線組織叫苦不迭。即便是義大利剩餘仍舊開著的那些影院,也遇到了觀眾人數急劇下滑的問題。
  • 焦點訪談丨疫情之下、低潮過後……這是怎樣一屆電影節?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了重創。影片生產、院線觀眾、票房收入都受到極大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12月5日至1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這屆電影節上有哪些亮點?對全球電影行業和電影人來講,有著怎樣的意義?
  • 「後疫情」時期,中國電影的發展動能與轉型趨勢
    但受疫情影響,春節檔停擺至今,使第一季度的票房收入微乎其微。由此觀之,全年總票房能否達到600億元,仍舊是一個未知數。這對於身處寒冬期的中國電影產業而言,是一次短期難以恢復的打擊。此外,各大小劇組的陸續停工停產,也使得整個產業發展變得更加如履薄冰。當前,中國電影產業結構性調整已初見成效,但仍舊以單一的票房收入模式作為維持電影產業發展的主要動能。
  • 電影院重啟尚無明確時間表 電影業的未來正在重塑
    從1月23日七部春節檔電影全部宣布撤檔算起,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電影院重啟尚無明確時間表。跟電影院的冷清不同,流媒體平臺藉助這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己的流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這可能是傳統電影業今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放映終端的改變,究竟選擇在傳統的院線公映,還是跳過院線,直接在網絡平臺上公映。在此之前,像網飛這樣的流媒體平臺,雖然財大氣粗地出品了《愛爾蘭人》《婚姻生活》《自助洗衣店》這樣的電影,但當公映的時候,這些電影依然選擇率先在影院放映,比如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去年11月1日在影院首映,11月27日才轉到網上播出。
  • 看中國電影業危機中的堅守與重塑
    說這話時,北京金逸影城朝陽大悅城店值班經理馬建都一臉平靜,這場席捲全球至今依然在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影從業人員,馬建都見證了這一年來中國電影業的浴血與重生。然而,新冠疫情改變了這一切。1月23日,7部電影集體宣布撤檔。得到這個消息時,馬建都並沒有很吃驚,因為疫情的發展早已暗示了一切。他很快跟同事們投入補救工作中,鎖定場次,幫助第三方退票……很快,徐崢執導的新片《囧媽》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將於1月25日大年初一全網免費播出,這也是首次出現春節檔電影在線首播。
  • 電影公司生存指南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八佰》劇照自1月24日全國影院停業,到7月20日低風險地區影院開門迎客,在經過180天的煎熬後,電影行業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復甦。此前,國家電影局通報,疫情給全年票房將造成超過300億的損失。其實,影響不只是收入層面的,更深層次地影響電影業的供需端,塑造著未來的發展格局。
  • 2020年長三角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動漫產業生存之道
    2020年10月9日,由長三角動漫產業合作聯盟、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和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Informa Markets聯合主辦的「2020年長三角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的動漫產業生存之道」即將在虹口區遠洋賓館舉行。
  • 疫情之下,零售業的生存策略
    本篇是領教工坊領教,美特斯邦威原董事總裁,好孩子(中國)商貿集團原執行董事 CEO王泉庚給零售企業的應變之道。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對各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衝擊餐飲、酒店、旅遊、電影娛樂、零售、物流運輸、製造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