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郎溪縣:清澈的河水回來了
■ 本報記者 張敬波 本報通訊員 夏忠羽 樂露菡
「這條河整治之後,水清了,岸綠了,雖然家裡有自來水,我們還是習慣到河裡洗衣、淘米、洗菜。」1月7日,儘管河水冰冷刺骨,但在郎溪縣凌笪鄉獨山村南衝村民組村口的凌笪小河邊,仍有不少村民在河邊淘洗,村民羅小英一邊清洗衣服一邊笑著說。
站在新建的小橋上,只見清澈的河水自東向西緩緩流去,河兩岸是整齊美觀的生態連鎖護坡和草皮護坡,清澈的河水、綠色的草坪和岸邊的翠竹相映成趣。「去年,我們投入2774萬元對20多公裡長的凌笪小河流域進行了治理,重點實施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坡整治、拆建跨河橋梁、打造景觀節點等項目。工程完成後,不僅改善了水環境,對汛期防汛洩洪也起到積極的作用。」該鄉水利站負責人周建國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該鄉通過整合項目,圍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小型灌區治理和高效節水灌溉、中小河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大力改善水環境。為了發揮水利工程的長久效益,該鄉與專業的管護公司籤訂工程管護協議,對全鄉13座小型水庫進行管護和堤壩雜草清除。他們還按照「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工作目標,全面落實河長制,對河湖庫開展鄉級河湖長每月不少於1次、村級河湖長每周不少於1次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你看這一片農田,去年年初被村民開挖準備養蝦,考慮到這裡地處水源地上遊,水產養殖將影響水環境,我們發現後及時制止,及時恢復了農田原貌。」當天上午,正在該鄉龍鬚湖上遊巡河的鄉級湖長王福榮說。
為更好地保護水環境,提高水體水質,該鄉在全境開展黑臭水體、「清四亂」排查整治工作,對非法開採、垃圾亂倒、禁養區禽畜及水產養殖等問題進行整改。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開展農藥化肥減量宣傳培訓,組織相關部門對農田灌溉區進行巡查,同時安排專人對河道和田間的生產垃圾進行清理,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對水環境造成的危害,有效保障了群眾的飲水安全。
「自全面實施河長制以來,經過環境大治理,全鄉水環境不斷改善,水生態得到有效恢復,水功能區水質達標95%以上,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該鄉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轉自:2021年01月09日安徽日報 原文連結: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101/09/c203979.html)
【來源:省水利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