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谷》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動漫代表作。漫畫於1982年在《Animage》上開始連載,1994年結束。在刊載中曾經因為動畫製作而休載,作品以針筆素描來繪製,畫風樸素自然,有別於其他日本漫畫。單行本共7冊,2008年時已經發行超過1200萬本。
而電影版的《風之谷》和漫畫版的《風之谷》在內容上來說其實是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二者只是在背景上共通,動畫電影只是將漫畫第一冊及第二冊的部分內容進行改編,整合為一部電影的體量,因此在作品的思想內涵上,動畫電影遠不及漫畫原作。
《風之谷》這部作品在今天看來依然是一部題材極為陰暗晦澀的作品,即便後來被改編為電影搬上大銀幕,其陰沉的調性也沒有絲毫的衰減。
在漫畫中為了讓作品能夠給人帶去樸實、明快,簡約、卻又充盈著古典浪漫主義氣息的觀感,宮崎駿在創作《風之谷》漫畫的時候並沒有使用當時在日本大為盛行的蘸水筆筆法,而是採用了針筆素描的繪畫筆法。在這種筆法下繪製出來的場景相當具有異域人文氣息和凝練的時代感。
在分鏡設計方面,相較於同期的其他漫畫作品來說,《風之谷》在單頁中安插了更多的分鏡。單頁的分鏡數越多,意味著作者想傳達的信息越多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劇情和畫面之間的銜接更加流暢自然,讓讀者以更少的翻頁成本來獲得更多的信息,富堅義博的《獵人》在後期也是這種分鏡加信息量。

宮崎駿大師本來就是一位出色的動畫創作者,所以他在漫畫的分鏡切換方面就有著高於他人的能力,對於常人難以把控的遼闊背景的處理他都是信手拈來。

風之谷的主題
大家都看到的娜烏西卡
的善良和勇氣解救了被人類捕獲到的王蟲,也解救了所有「風之谷」的人民,這是故事的主線。
其實作者想告訴大家的是雖然威脅當世新人類生存的直接原因是腐海和蟲群,
但其實歷代人類循環式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性。如果人類自身不改變,就算世界淨化了,也不過回到了工業革命之前,充滿欲望的愚昧人類照樣會掠奪世界、耗盡資源、互相殘殺、自我毀滅。
人類究竟與自然怎樣才能達到一種絕對的平衡,這始終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人類如今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大肆破壞已經造成不可逆的惡劣影響,或許今年全球性的大災難就已經為人類敲響警鐘,我們不能等到最後一刻才寄託希望於也出現一個「娜烏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