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間大師打造的東京廁所,最有藝術細菌的立臀之所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分享生活的靈感 Voicer

有多少人的「馬桶啟蒙」是從日本開始的?

如沐春風的溫暖觸感,在接觸那一瞬間,就令現代人卸下所有驕傲和防備,環顧四周,你不禁感慨:天地廣闊,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清新脫俗的立臀之地!

安藤忠雄設計的廁所

最近,日本在公共廁所的發展道路上又精進了一步。由非營利性贈款組織THE NIPPON FOUNDATION發起的項目「THE TOKYO TOILET」,在東京澀谷區重新設計17處公共廁所,意在更好地展示日本真誠接待賓客的禮儀文化。

坂茂設計的廁所

「THE TOKYO TOILET」聯合創作的16位藝術家,也堪稱天團陣容:安藤忠雄、隈研吾、坂茂……光看名字,已經引起極度舒適。從今年8月起,已經有7件公共廁所開放使用,還有10間預計將在2021年完成修建。

縱觀官網,不知道是不是想去日本玩的心已經迫切到無法端正,還有NIGO®打造的清潔人員的工作服,怎麼看都很像樣!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JINGU-DORI PARK

6-22-8 Jingumae

安藤忠雄總在思考建築與空間的關係,處在神宮通公園的這間公共廁所設計,也秉承了他一如既往的建築哲學。簡潔流暢的圓柱設計,垂直百葉窗外觀,讓風和陽光自由流動,與周圍一同呼吸。

掩藏在周圍的櫻桃樹之中,頂部使用了日式建築中遮陽避雨的掾側,各自入口通向分隔的空間,更讓人感到舒適安全。然而,也許是建築師的濾鏡效果太大,那個本該「融於周邊」的初衷實在難以實現,畢竟,那可是安藤忠雄誒!

我希望這個小小的建築能超越『公共廁所『自身的概念界限,成為一個在城市景觀中,能提供更大公共價值的『場所『。出於這種清晰簡單的結構概念,我選擇了帶有側緣和跨度屋頂的圓形平面圖設計。

對我來說,保證空間的舒適與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當訪客在垂直百葉窗的圓柱壁內移動,會因為周邊流瀉進入的風和光線而感到舒服。流暢向心的動線連通兩端,讓安全感更有保障。隱匿於神宮通公園的這間廁所,將以《避雨》(Amayadori)之名為人熟知。

- 安藤忠雄(Andou Tadao)

坂茂 Shigeru Ban

YOYOGI FUKAMACHI MINI PARK

1-54-1 Tomigaya

HARU-NO-OGAWA COMMUNITY PARK

5-68-1 Yoyogi

坂茂是該項目裡唯一一位設計了兩間公共廁所的設計師。也許是因為他實在太戳中痛點了——每次打開廁所門,都是一次賭註:幹不乾淨&有沒有人?驚嚇或驚喜、失望或焦慮,那個小小的空間裡簡直看盡心緒起落,人間悲喜。

注入現代科技的玻璃牆,完美實現了預期管理,在外面就能看清室內衛生狀況,在門鎖時可以立刻變為不透明保護隱私。夜間變發光彩色,易於找到還順便美化街區。從今往後,廁所之行不再是驚險遊戲。

當人們走進一間公共廁所,尤其是公園內的廁所,他們會擔心兩件事。首先是衛生,其次是有沒有人在裡面。

利用最新技術,廁所外部玻璃牆會在門上鎖時變為不透明狀態,這讓訪客可以在外部就看清廁所內的清潔和佔用狀況。晚上,該設施還會像漂亮的燈籠一樣,照亮公園。

- 坂茂(Shigeru Ban)

⬆️

YOYOGI FUKAMACHI MINI PARK

*

HARU-NO-OGAWA COMMUNITY PARK

⬇️

片山正通 Masamichi Katayama

EBISU PARK

1-19-1 Ebisu-Nish

在新石器時代出現的「川屋建築」(Kawaya),是日本廁所的起源。橫跨在河流之上,由泥或木板搭建起來的簡陋棚屋,卡爾維諾筆下《樹上的男爵》不知道是否也參考了這一做法。片山正通則是決定將這一原始建築,更概念化地展現。

15面水泥牆「隨意」組合,構造出一個有些模糊不清的空間,迷宮一樣的入口,積木一樣的牆體,令人好奇,想像與之互動,重組定義。確實,哪有比廁所更適合發呆走神的空間呢?

我們試圖打造一個設施,它不同於其本身的建築概念與元素,如同自然存在於公園裡的物件,就和遊樂設施、長椅或者樹一樣。

在日語裡,廁所最初寫做『川屋』(kawaya),Kawaya是跨於河上的小屋建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繩文時代初期(公元前10000至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這些小屋有著原始而簡單的設計,通常由硬化的土壤或綁在一起的木頭製成。

以原始川屋的外觀與氛圍為設想,我們建造了一個『模糊的空間』,由15面混凝土牆隨機組合成,它是一個物件、也同時是一間公共廁所。牆體之間的空間引領訪客進入不同區域:男性、女性、所有人三個隔間。這樣的設計創建了一種獨特的關係:訪客被邀請與設施本身互動,如同在一件令人好奇的遊樂場玩具中遊玩。

- 片山正通(Masamichi Katayama)

坂倉竹之助 Takenosuke Sakakura

NISHIHARA ITCHOME PARK

1-29-1 Nishihara

「像亮起的燈籠一樣,讓人感到被歡迎」——這便是建築師希望傳達的信息。霧面的玻璃牆在夜晚會發出柔和的暖光,白天則會在日光下,映出旁邊樹叢的圖樣。原本,西原一丁目公園裡這個之前讓人敬而遠之的公共廁所,變得有了溫度。

白色與綠色的用色,方正矮小的外形,簡單到有點兒懷舊了,於是親近感也自然隨之而來,像一個路過很多次的熟悉空間,隨時都讓人安心。

原本位於西原一丁目公園的公共廁所很令人討厭,也很少被使用。我們認為設計這處設施,重點是它不僅能滿足作為公共廁所的基本要求,比如有足夠的隔間,確保合理的等待時間;另一方面,它還應該可以產生一種獨特的吸引力,讓更多人樂於使用。

在有限的空間裡,我們希望通過建造一間明亮而開放的設施,提升這個公共廁所以及整個公園的形象。

我們希望這間公共廁所能像燈籠一樣點亮這個公園,為訪客創造一處愉悅的公共空間。

- 坂倉竹之助(Takenosuke Sakakura)

槙文彥 Fumihiko Maki

EBISU EAST PARK

1-2-16 Ebisu

在「章魚公園」裡建造一間「魷魚廁所」,這種古怪喜感真是太日本了!惠比壽東公園因為裡面一件酷似章魚的滑梯,原本就是附近兒童們喜愛的遊樂場,而設計師一開始便下定決心,讓這間公共廁所,也一起好玩起來。

紙飛機一樣的輕快屋頂,讓內部通風又明亮,離心的布局也像分散的遊戲間,保證了隱私也兼具休息的功能。男士洗手間內也設有嬰兒座椅,讓遊樂場可愛起來的,是創造者的有心有愛。

很榮幸有機會可以通過這次的公共廁所項目,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使用問題。

此次項目的地點——惠比壽東公園,是很受歡迎的社區公園,這裡有兒童的遊樂場,到處是鬱鬱蔥蔥的綠植。我們希望該設施不僅可以用作公共廁所,還是具有公園休息區功能的一處公共空間。

考慮到公園訪客的多樣性,有小孩也有通勤者,所以我們採用分散式的布局,為室內提供良好的視線的同時,創建一個安全而舒適的空間。

輕盈的屋頂連結不同區間,不僅促進了通風與自然採光,也令環境明亮清潔,同時使該設施具有類似於遊樂場設備的獨特外觀。惠比壽東公園因其章魚遊樂場設施,也被熟知為『章魚公園』。我們希望這個新的『魷魚廁所』,能夠成為公園裡另一個受人喜愛的設施。

- 槙文彥(Fumihiko Maki)

田村奈穗 Nao Tamura

HIGASHI SANCHOME

3-27-1 Higashi

三角形俯視圖、醒目全紅色外觀,田村奈穂的設計,無論是實體還是概念都讓人難忘。生活在紐約的她目睹了LGBTQ+群體生存的社會環境,也思考著基礎設施所承載的更廣闊的功能:體現包容、保障自由,甚至是傳遞此類信息的某種教育意義……

男、女、多功能,三個空間外觀並無差異,大小平等劃分,側開入口設計從日本傳統紙摺疊技藝(Origata)得到靈感,借禮物贈予的寓意,設計師試圖讓每個路過的人,都收到日常可感的善意。

廁所是全人類解決基本生理需求的地方,無論你是什麼年齡、性別認同、國籍、宗教或是膚色。身處在意識逐漸提升的時代,該如何升級公共廁所這樣的公共空間,才能有效地滿足我們無限多樣化的需求?

在紐約生活讓我有幸目睹,LGBTQ+社群如何能夠不違背自己性別認同而生活。當我為澀谷的一個小三角形區域設計這個公共廁所時,我設想了一個包容LGBTQ+群體的社區,可以提供自由空間讓他們真實地生活。我意識到,所有用戶感到舒適,總是歸因於安全性、隱私性和緊急應對措施。因此,我設計出三個獨立的空間,以重新定義公共廁所創建個人空間的方式。

設計的靈感來自日本傳統裝飾包裝紙摺疊技藝——Origata。它象徵著禮贈,表達出澀谷區對世界各地遊客的歡迎,同時也承載著我個人想要建立一個容納百態的安全空間的願景。

這個設計表達了我對社會的希望,一個不論是誰都能感到安全、得以肆意生長的地方。

- 田村奈穗(Nao Tamura)

廁所這個小小的空間,好像從有記憶裡,就承載著各種各樣的功能:偷偷抹抹眼淚、說說秘密和壞話、社交超載時的小小避難所、上班帶薪刷手機的快樂源泉……

雖然,把日本的匠人精神和廁所這兩件事連在一起,還是莫名有點好笑,但是,如果總能有為生活中屁大點事發愁的奢侈,那可真是一件值得快樂的事啊!

不過話說,你現在是在馬桶上「在看」嘛?!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新版式設計,請一鍵三連:點讚+在看+轉發,支持我們��

撰文 - 樸香蕉

攝影 - THE TOKYO TOILET PROJECT

原標題:《17間大師打造の「東京廁所」,最有藝術細菌的立臀之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日本街頭透明公廁火了,頂級設計大師打造的廁所成ins打卡聖地!
    東京廁所計劃 公廁不僅是急人之需的基礎設施,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澀谷區政府、澀谷區旅遊協會和非盈利組織日本財團合作發起了一個名為「東京廁所」的計劃,在東京澀谷地區設計17所公共廁所,以提升城市形象。
  • 日本大師「澀谷透明廁所」的東京建築實驗
    【2020. 8. 23日本】 日本大師「澀谷透明廁所」的東京建築實驗 「全透明公廁...透明公廁其實是由著名「日本財團」出資的「THE TOKYO TOILET」系列計劃,找來了安藤忠雄、伊東豐雄、隈研吾...等多位大師級跨刀設計,這座透明公廁即為建築名家——同時也是打造臺南市美術館2館的設計師——坂茂的作品。實際上透明功能有多重用意,其一是改變過往對公廁髒亂的印象外,也能以此防範治安死角的犯罪可能,而且透過便於民眾安心使用的設計,來展現日本獨有的「如廁貼心」。
  • 江詩丹頓藝術大師光之城新表,再用內填琺瑯描繪東京夜景
    ▲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光之城繼日內瓦、巴黎、紐約和北京之後,2020年再推出主題為東京夜景的新款。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Villes Lumières光之城-東京同樣以白金材質製作40mm的表殼,表款搭載的2460 SC自動機芯厚度3.6mm算是薄型設計,不過它的功能就是基本的大三針、動儲40小時,而既然是江詩丹頓出品,表款有日內瓦印記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 知名建築師打造:在東京涉谷出現的「透明廁所」!
    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公用廁所為人們提供了許多方便,不過也因為大多疏於維護與清潔不善而造成不少民眾對於公廁的印象普遍不佳,而這一次在日本東京的熱鬧繁華的涉谷區,出現了一座透明外型的公廁,不僅顛覆了以往的設計,也在網上引起討論熱潮!
  • 這些東京的「透明廁所」,看安藤忠雄、隈研吾如何設計公廁
    這些公共廁所來自於一個名為「東京公廁」(THE TOKYO TOILET)的項目,在創立於1962年的國際性慈善機構日本財團(Nippon Foundation)的推動下,安藤忠雄、伊東豐雄、隈研吾、坂茂等16位各個領域的設計師更新改造了東京澀谷17個公廁(目前已完成5個)儘管每個公廁的規格各不相同,但改造後所有公廁都配備了無障礙設施和衛洗麗配備,也以此傳達出生活美學以及「待客之道
  • 日本東京最值得打卡的美術館
    它承載了更多教育及普及藝術文化的重任,致力於通過各種展覽展示各種藝術的新表現和新觀點,為藝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場所,為參觀者共享藝術之美。一樓設有展廳和野外展廳,室內和室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2.美術館坐落在東京中城,是以「城市中的 城市」為理念打造的集辦公、居住、娛樂為一體的空間,能夠通過中城內的散步道直達。21_21讀作Two-one_two-one,20/20 Vision代表正常的視力範圍,21_21則代表更加敏銳、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視覺設計。由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和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共同創作的結晶,是日本獨有美學的代表作,是各大文化活動的據點。
  •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京都藝術大學傻傻分不清楚!
    名美美術教育之前介紹過「東京五美」,那麼今天名美美術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公立五藝大」。國公立五藝大分別是:東京藝術大學、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愛知縣立藝術大學、金澤美術工藝大學、衝繩縣立藝術大學。之前我們介紹過國立五藝大中的東京藝術大學這次我們就來說一說說起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我們不得不說一起改名風波,早在去年的8月27日,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便在官網發布了更名為【京都藝術大學】的消息。
  • 名美美術教育——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家們的搖籃
    日本的美術類大學也有「御三家」的說法,他們分別是 東京藝術大學是日本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不僅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主要院校之一。 在日本被一致公認為全日最高的藝術家培養學府,也是留日藝術圈中公認最難申請成功的藝術院校。
  • 探訪日本十大最不尋常的廁所
    日本的乾淨整潔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而日本人對他們的廁所更是鍾愛有加,他們在廁所這種私密空間裡加入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裡獨具匠心的設計,有極具奢華的,有寧靜致遠的,有宗教信仰的,也有貼近自然的,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廁所文化。下面我們一起探訪領略怪異,奇葩的如廁空間。
  • 東京推出了透明廁所,為什麼這可能帶來更好的如廁體驗?
    △ 今年 8 月,澀谷區出現了兩所透明公共廁所,並已投入使用。無人使用時室內設施清晰可見。攝影|永豐賢;圖片來源|日本財團你敢上透明廁所嗎?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似乎更應該出現在某個當代藝術展裡。但是今年 8 月,東京澀谷區一下子就出現了兩處真正的透明廁所,而且投入了日常使用。它們絲毫沒有遮掩的意思。
  • 別致而優雅的公共廁所設計
    坂茂在春之小川公園與代代木深町公園設計的兩個公廁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清新的糖果色透明玻璃構成了廁所的外牆,朦朧的透光度別具一格。 地點:日本東京惠比壽東公園 設計:槙文彥 年份:2020年 這座位於惠比壽東公園的公廁由建築大師槙文彥設計打造
  • 花蓮貨櫃星巴克後,建築大師隈研吾臺中再打造「勤美之森」
    這封情書是建築大師隈研吾親手建下,勤美集團攜手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發表「勤美之森」設計概念,透過負建築創作手法,全面串接臺中草悟道藝術文化生活軸線,透過從11月3日起開始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以戶外大型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打造大型展覽空間。開始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建築大師隈研吾。
  • 萬豪集團最頂級「EDITION」飯店於東京虎之門、銀座開幕
    東京最新高端奢華飯店開幕了!以W HOTEL聞名遐邇的萬豪國際酒店集團,旗下最頂尖的EDITION系列,於2020秋季至2021年上半年接連在虎之門與銀座開設新飯店!其中「東京EDITION虎之門」已於今年9月開幕了,而「東京EDITION銀座」將在明年1月開幕。
  • 不只是一所高中|它還是個藝術細菌培養基……
    於是我悟到,原來在海天相接、水陸相連的地帶,最容易出大師啊!而如果說有一所高中最適合藝術潛修、靈感醞釀、培養未來的大師,那麼除了羅德島上的聖拉斐爾高中,我也想不出第二個了▼ 聖拉斐爾高中·四季與四時.gif
  • 改裝|汽車遇上潮流藝術,塗鴉大師打造寶馬M2藝術車
    原因可能有千種萬種,但其中強大的性能、個性的外觀是大家改車的兩個最重要的理由,也是許多人想要通過愛車實現的兩個目標。今天的案例車型性能和外觀兼具,2月14日-16日的洛杉磯弗裡茲藝博會(Frieze Los Angeles)上寶馬M部門展示了由塗鴉大師FUTURA 2000設計的寶馬M2雷霆版三款藝術車,另外還有一個量產版藝術車型。
  • 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
    新華社東京12月1日電  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  新華社記者馬崢  「每間廁所裡都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長大後就能成為像廁神一樣漂亮的女人。」2010年,歌曲《廁所女神》登上被譽為日本春節聯歡晚會的「紅白歌會」,歌手植村花菜隨即憑藉此曲走紅日本。
  • [分享]公廁所cad資料下載
    項目名稱:東京公廁 位置:日本 設計公司:Nao TamuraWonderwall,坂茂建築設計,槇文彥事務所   由日本財團發起的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東京,是讓全球設計迷都很喜愛的地方,世界級藝術總是存在於城市各個角落。而這次的聚焦主角,是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本次東京一日旅行中,我們將在食、住、樂各個方面發現隈研吾的作品。隈研吾小檔案:隈研吾,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曾獲多項國內外建築獎肯定。
  • 東京人氣水族館4選
    位於東京的四大人氣水族館,不僅在地人口碑盛讚、對於想一飽眼福、近距離感受海底美好風景的遊客來說,也是拍照遊賞的絕佳景點。Maxell Aqua Park 品川品川水族館的交通非常便利,只要從品川車站徒步2分鐘即可抵達。有別於傳統路線,館內結合了光雕投影、交互式屏幕等科技要素,志在打造當代最新最潮的體驗型水族館。
  • 藝術+風景!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森美術館坐落在東京六本木之丘(六本木ヒルズ)的53層,建築本身就是由設計了美國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舊館)以及德國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師理察·格魯克曼(Richard Gluckman)經手完成,尤其是美術館入口處,兩座配置設計絕佳的大型手扶電梯,成為了顯眼的入場儀式,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