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犯罪

2020-12-14 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今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加強對非法採礦、汙染環境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辦理案件數佔總案件數的77.36%。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還開展了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堅決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降格處理等問題,共受理監督立案637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571件,公安機關主動立案478件611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521件662人。

白皮書顯示,今年前11個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0930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1526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含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共計2980件;支持有關機關組織提起訴訟118件。

加大對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是今年檢察機關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1月至11月,長江流域14個省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案件915件1470人,同比分別增長78.36%、69.35%;受理審查起訴6276件10052人,同比分別增長126.08%、109.11%。

與此同時,檢察機關還積極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推進生態環境修復與生產發展轉型。通過辦案共督促修復被汙染破壞、違法佔用的林地、耕地、溼地、草原17.74萬畝,消除汙染隱患、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地133.4萬畝,整治造成汙染環境企業、養殖場等4437個。

白皮書指出,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工作在部門間機制銜接、區域協作、區域執法標準統一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做實、做深、做精。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表示,白皮書不僅是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工作的一個年度總結,也是對標黨和國家新要求、對標人民群眾新需求的自我檢視。「我們將緊盯問題和差距,系統、持續地謀劃和推動此項工作,實現長江經濟帶檢察工作創新發展。」呂洪濤說。(完)

相關焦點

  • 前11個月公訴2.2萬餘人!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方批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2140件3335人
    《白皮書》透露,2020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依法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11個月公訴破壞生態環資犯罪2.2萬餘人
    白皮書透露,2020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依法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第二屆渝川黔滇藏青六省(區、市)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
    「2019年以來,四川省檢察機關批准逮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718人,提起公訴3213人。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8064件,履行訴前程序6112件,起訴686件。結合辦案督促修復被汙染、破壞、違法佔用的林地、耕地、溼地等6743畝,督促清理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20多萬噸,依法對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起訴811人。」
  • 給長江經濟帶全方位立體化保護
    本文轉自【檢察日報】;本報湖州12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 李春薇)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今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一起破壞生態環資案檢察刑行民三箭齊發
    一起破壞生態環資案檢察刑行民三箭齊發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暗紅色水體、褐色油渣散發出刺鼻氣味、「浙北第一庫」裡遍布地籠、「長江之腎」裡非法捕撈……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浙江湖州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 最高檢對B類建議集中再答覆·生態環境保護
    邰順軍提出,在「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一節中對環境犯罪的主刑僅規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刑罰種類範圍狹窄,建議增加無期徒刑和死刑;建議對生態環境犯罪的刑罰從嚴從重,改變刑事處罰力度較輕的情況。本案中,被告單位寶勳公司及被告人跨省運輸、轉移危險廢物,並在長江流域甚至是長江堤壩內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數量大,持續時間長,給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涉案地辦案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查清犯罪事實,對被告單位及各被告人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在辦理長江經濟帶跨省(直轄市)環境汙染案件,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方面具有典型意義。
  • 最高檢舉行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守護「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檢察機關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  一是依法嚴懲各類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刑事犯罪。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4336件7084人,同比分別增長44.39%和43.05%;提起公訴12504件22310人,同比分別增長15.78%和20.26%。
  • ...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長江經濟帶全方位立體化...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共16件,其中涉及長江漁業資源保護案件6件、長江流域水汙染治理案件7件、長江沿線礦山治理案件2件、長江流域大氣汙染治理案件1件。持續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資源安全,共抓大保護,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統籌考慮水、土壤、大氣的有機聯繫,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4年來,長江經濟帶11省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治理汙染、修復生態,上中下遊協同發力,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在12月11日於浙江湖州舉行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問策長江經濟帶③:江蘇抓好「壓倒性任務」的制度保障
    ,比如《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關於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突破實施方案》《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每份政府文件背後都是實實在在的治理行動。
  • 最高檢發布第二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全文)
    12件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檢察機關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資源安全,服務保障民生,加強跨區劃案件辦理的協同協作,構建長江經濟帶檢察工作「一盤棋」格局,踐行恢復性、預防性司法理念,把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落到辦案實效上,以一體化辦案機制凝聚共治合力,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 ...聯合印發《依法懲治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的意見》有關情況
    長江禁捕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關鍵舉措,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但從執法實踐看,相關違法犯罪打擊懲治工作,亟需規範性文件予以精細化指導。二是解決執法實踐中難點問題的需要。由於對政策法律的理解不同,一些地方在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方面認識不一致,對漁獲物品種、價值等專門性問題的認定標準不統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打擊效果。三是健全聯動執法協作機制的需要。
  • 最高檢發布第三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小作坊向長江支流排汙致鎳超標兩千倍,檢察機關建議適用禁止令
    有人向長江一支流排汙導致鎳超標2419倍,檢察機關在對犯罪行為人提出量刑建議的同時,建議適用禁止令。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16件,涉及長江漁業資源保護案件6件、長江流域水汙染治理案件7件、長江沿線礦山治理案件2件、長江流域大氣汙染治理案件1件。其中,刑事案件4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9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
  •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參加座談會的其他省市主要負責同志提交了書面發言。長江經濟帶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長江流域各地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長江...
    這裡常年免費開放、寓教於樂,市民和遊客可以了解到長江大保護宣傳普及、水文化人文教育、長江治水成效等主題的相關知識,在休閒放鬆的同時接受法治教育。如今在長江沿線,司法行政部門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普法宣傳,讓「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司法機關落實充分發揮刑事司法的警示作用,在全社會形成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氛圍;有的地方充分發揮社會治理綜合效能,推動長江大保護宣傳教育形成整體合力。
  • 蘭州市紅古區與青海省民和縣檢察機關合力「辦公」
    紅古 民和兩地檢察機關合力「辦公」每日甘肅網8月6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8月4日,蘭州市紅古區檢察院與青海省民和縣檢察院「手握在一起」,雙方籤訂《紅古·民和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和行政檢察工作的跨區域協作機制
  • 全文|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
    檢察機關應當加強與偵查機關溝通協作,適時介入偵查,幫助準確認定禁捕範圍,引導全面、客觀收集各環節實施犯罪的證據,梳理捕撈、收購、銷售間邏輯關係,準確判斷共同犯罪故意,查明犯罪團夥各成員的地位、作用,依法認定刑責。同時,檢察機關應當圍繞非法捕撈造成天然漁業資源損失、破壞長江生態系統、影響水生生物物種多樣性等方面,及時固定相關證據,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奠定證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