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年幼」的城市,剛從縣城晉升地級市,卻是炎帝神農的故鄉

2020-12-05 特殊的旅行

湖北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城市,其中武漢、襄陽等有名的城市也不少, 今天的小編向大家講述湖北最年輕的城市,從縣城晉升到地級市不久,就是炎帝神農的故鄉,年輕的城市,不是剛建成的新城市嗎?這個城市歷史悠久,西周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但在之後的發展中掉了郡,所以這幾年,這個事件才剛剛恢復了地級市的身份, 這個湖北最年輕的城市是隨州市,聽著很無知,有這樣的城市嗎? 畢竟是不知名的城市,鮮為人知也很正常。

隨州2000年剛晉升為地級市,以前是個可憐的縣, 它的面積很小,只有9636平方公裡,人口不到300萬,炎帝神農出生在姜水岸,也是現在的寶雞市內,但後來住在湖北、湖南、山西等地, 炎帝住在湖北的地方是隨州,同時是隨州的好編鐘古樂之鄉稱號,隨州的地方不大,但有很多名勝古蹟,優秀的風景區, 比如大洪山有荊楚的第一峰稱號, 大洪山有洪山寺、洪山河、趙泉河、三眼泉、白雲山、觀音巖等。

隨州市也是炎帝神農的故鄉,因此成為我國有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2006年完成了國家森林公園,大洪山景色很美,有蜿蜒荊襄,氣勢磅礴,風光秀麗,具有「一山分四季,十裡異溫」的氣候特徵,非常適合夏天旅行,同時大洪山有溶洞群,已經開發的溶洞有150多個,可容納數萬人, 最深的雙門洞和鐘乳石最複雜的兩個王洞,在洞裡安靜無底,色斑美麗,搪瓷白推,造工多變,被世界稱為絕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大洪山有瀑布、溫泉等,景色有山水交融、湖光山色、相映風趣,被稱為「鄂中瑤池」。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炎帝神農的傳說
    對於上古歷史人物的炎帝神農,史書上沒有太多的資料,僅留下了以下記載: 《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與助,百果藏實」。
  • 炎帝神農華夏故裡,你去過嗎?
    炎帝神農華夏故裡,你去過嗎?五千年歷史看山西,中國流傳有這句話也是不無道理的,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作為炎黃子孫,山西的這個城市你知道嗎?傳說炎帝聯合黃帝打敗蚩尤取得勝利成為華夏族共同的祖先,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了解一下他故鄉的必要。
  • 山西最「窮」和最「富」的縣城,雖同屬一個地級市,發展差距巨大
    在歷史上的大省山西,大多數城市都有幾百到幾千年的歷史,但有一個城市相對年輕,只有十幾年的歷史,可能由於這個原因,它的發展相對落後,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一,奇怪的是,這個山西最窮的地級市,卻有山西最「富」、最「窮」的縣,這兩個縣的發展差距很大。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隨州市厲山鎮、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遊,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 神農與蚩尤故裡原來都在湖北,相距不到100公裡
    據說炎帝神農氏和蚩尤故裡都在湖北,神農故裡在隨州,蚩尤故裡在襄陽,兩地相距不到100公裡。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 炎帝部落首領,炎帝(神農)
    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女媧補天之後,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說來奇怪,在他剛出世
  • 湖北的天門,這座縣城靠什麼支撐著地級市的配置?
    天門市,是湖北省中部的一座縣級市,位於江漢平原北部。不過這座縣城不一般,它不屬於任何地級市,而是歸屬湖北直接管理,天門車牌是鄂R,也是獨立的牌子。這恐怕在全國的縣級市中並不多見。天門市,古代屬風國,春秋時屬鄖國,戰國時為楚竟陵邑。秦朝設置竟陵縣,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終止。後來,又稱景陵縣。
  • 神農炎帝,紡織技術推動者
    漚漬法早在新石器時期後期就出現,距今69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繩和一段兩股麻線,同時還出土了最原始的紡紗工具紡輪。這一切都印證了炎帝時代制麻為布的史實。一些神農炎帝的畫像以穿樹葉衣的形象出現,這顯然是不妥的,炎帝創造發明治麻為布,製作衣裳是時代的一大進步。他既是紡織技術的推動者,也是分享時代文明的受益者。
  • 繼永城市之後,商丘又一縣城有望「撤縣立市」,坐擁4個火車站
    河南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糧食大省,它境內的城市在糧食方面也都有很不錯的成就,因為地形和氣候的原因,讓這裡在糧食方面有了很不錯的發展。商丘作為河南境內的一個地級市,不僅有「六朝古都」之稱的,更是被稱作是「豫東糧倉」,這裡常年的糧食產量幾乎都在120億斤以上的,是我國的重要的產糧基地。
  • 湖北距離「最近」的兩座地級市,兩市隔江相望,像牛郎織女一樣
    湖北省簡稱「鄂」,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遊、洞庭湖北側,因此被稱為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國內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中心工程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水庫丹江口,中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 湖北有這樣兩個地級市, 他們隔著河眺望, 像牛郎織女一樣,市區離1公裡, 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地方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1炎帝學生時代大家都學過「神農嘗百草」吧!沒錯,大名鼎鼎的神農就是炎帝。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聖的帝,是中華民族的化身。千百年來,關於神農的傳說至今流傳,在其故鄉——湖北省隨州市及周邊地區流傳甚廣。2008年,《炎帝神農傳說》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中的南方天帝,黃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夸父、蚩尤、共工、赤松子、伯陵、瑤睢、女娃均是他的後代。
  • 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炎帝神農氏。」——《帝王世紀》「赤帝、炎帝,號為神農。」 ——《淮南子·時則訓》「朱襄氏(即神農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高誘注《呂氏春秋》「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帝臨魁,身號炎帝,世號神農。」——《潛夫論》「炎帝,以火官名……始教耕稼,故號神農氏。」
  • 湖北最低調城市,坐擁中國第八大奇蹟,被譽「鄂北明珠」僅為五線
    說起湖北,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荊楚文化,作為先秦楚國地區,湖北歷史悠久的楚文化被稱為中國文明之源,位於湖北省北部的隨州市,位於「荊豫要衝」,扼住「漢襄喉」,全市總面積9636平方公裡,總人口221.67萬人,國內山川秀美被稱為「鄂北明珠」。
  • 炎帝神農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功績(上)
    鄧天驥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文明初創時期的代表性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所在,靈魂所在。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中國農耕歷史之悠久、技術之精細、文化之燦爛、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
  • 上古史之:神農氏和炎帝關係的探究
    這段話是周人祖先供奉后稷為先祖的最直接證據,但到了西漢時,后稷竟然成了帝嚳的兒子,黃帝的玄孫,這種明顯的篡改在帝俊篇裡小編已經講過,不再贅述。按照字面意思很明顯,后稷是上天派下來播種五穀的神靈,也就是最早的神農。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鳳鳴岐山。對於神農氏名稱的由來,《白虎通》曰:「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神農之時,民多疾病,神農氏遂「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亦「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
  • 廣東省「最富」的4座地級市,其中一座號稱是「世界工廠」
    東莞市以「世界工廠」而聞名,是中國廣東省管轄的地級市,該市西面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交界,東莞是「廣東四虎」之一,更是國際加工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重要的交通要衝和對外貿易口岸。最有名的景點有孫文祖先的故居、廣東暉園、虎門炮臺、袁崇煥紀念園、松山湖、可園等。
  • 山東「最慘」的地級市,是「長勺之戰」發生地,如今卻被撤銷市名
    山東省一定大家都不知道吧,它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好,特別是山東省下的地級市濟南和青島,更像發展之火,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是地級市比較多的省,但是那樣的地級市可以說是悲慘的,雖然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但是在209年1月市名被取消了。
  • 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 拜祖大典在山西高平隆重舉行
    5月30日上午,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庚子年)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大典在高平炎帝陵隆重舉行。今年拜祖大典以「兩岸同祖共祈福,神農炎帝佑中華」為主題,堅持「線下簡約莊重、線上隆重熱烈、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減、傳承性不變」的原則,推出「雲拜祖」平臺,吸引臺灣同胞和全球華人網上拜祖炎帝。同時開設第二演播室,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魯健與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兩位專家就弘揚炎帝文化進行了專題訪談。
  • 湖北的曾經的一個地級市,全國GDP第四,現在慢慢衰落
    說起湖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中部地區,位於長江中遊的一個大省,簡稱「鄂」。因為在洞庭湖的北邊,所以取名為「湖北」。而且湖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著「文物大省」的美稱,誕生了如屈原、李時珍、張居正等歷史名人。湖北的省會武漢,更是有著「華中之首」的稱謂,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湖北一共有13個地級行政區,但是說起湖北,大家一般都想到武漢,好像湖北的其他城市不被大家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