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與80後的同齡人共同紀念美好的青春!
全文共4338字,需耗時10分鐘左右,請耐心閱讀。
今年4月,著名的鼠繪漢化組侵權案標誌著風靡中文網際網路十數年的網絡盜版漫畫時代宣告終結。
其實,在網絡盜版漫畫時代之前,從1990年代初直到2000年代末,還曾經存在一個蔚為壯觀的紙質盜版漫畫時代。一大群盜版商給當年的小朋友們提供了無數從境外「引進」的日本漫畫,成為無數80後們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而在90年代的山寨盜版界裡,曾經有這麼幾家鼎鼎大名,你一定見過或買過他們的漫畫。他們就是屹立於當年漫畫江湖的頂點,號稱盜版界的山寨四天王:海南社、青海社、內蒙社、遠方社。
今天6哥就給大家回顧一下這四大盜版商的「豐功偉績」。
說起國內引進日本漫畫的歷史,海南社必然是繞不開的。
海南社全稱為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與海南建省幾乎同時。
在涉足漫畫出版之前,海南社主要是出版引進國外的攝影美術資料。不過,鑑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文化出版市場的躁動和不規範,海南社也出版過一些打擦邊球的作品,比如人體攝影、名模寫真、地攤文學之類的。
然而到了1991年,成了海南社命運轉機的一年。當時,日本漫畫蓬勃興旺,以集英社《少年JUMP》為代表的一大批漫畫作品,如《聖鬥士星矢》《北鬥神拳》《龍珠》等,不斷走出日本風行世界。
日漫和風大盛,東南亞地區自然也不能倖免,港臺地區當時也以盜版正版混雜的形式將大量日本漫畫作品翻譯引進,而比鄰港臺的沿海地區也自然接觸到了這種新興的兒童出版物。
海南社於是決定效仿港臺書商,引進出版日本漫畫,想要佔領國內的少年兒童讀物市場。當然,當時並沒有什麼版權一說,完全都是盜用港臺翻譯版本,然後再自行潤色修改。
很多人以為海南社最早盜版的日本漫畫是1992年的《聖鬥士星矢》(海南社改名為《女神的聖鬥士》),其實《聖鬥士星矢》只是海南社一炮而紅的作品。
真正盜版的第一部日本漫畫,其實是《聖鬥士星矢》作者車田正美的另一部作品《風魔小次郎》,那是1991年。而且當時還有另外一家競爭者,就是歷史悠久、大名鼎鼎的中國連環畫出版社。當時像海南社一樣出版盜版日本漫畫的正規出版社還有很多,這也都是那個時代版權意識不強所致。
《聖鬥士星矢》的大紅大紫,讓海南社數錢數到手軟。此後,《七龍珠》《亂馬1/2》《城市獵人》(改名俠探寒羽良)等當時日本當紅的漫畫都被海南社「引進」國內出版。
而且海南社還首創了盜版漫畫的「分拆大法」。《聖鬥士星矢》單行本28冊,被分拆為45冊;《龍珠》單行本42冊,被分拆為78冊。這種分拆為更多冊數的出版方式,讓海南社獲得了更多的銷售額和利潤。這種「分拆大法」也被後來的無數盜版商所繼承。
因為海南社所開創的日本漫畫引進風潮,在國內掀起了巨大反響,直接刺激了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和啟蒙了第一代國內動漫愛好者。
然而,盜版畢竟是盜版。海南社雖然在引進日本漫畫的時候,已經竭力刪改了許多不適宜的畫面,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1997年,海南社終於因為多次嚴重違反國家出版法規,被出版管理部門吊銷了經營許可證,就此煙消雲散。
但海南社在盜版日漫界的傳奇至尊地位,依然被無數國內動漫愛好者們懷念並傳頌至今。其開創的盜版漫畫市場,被無數後繼者們繼續發揚光大。
如果說,海南社還是正規出版社在做盜版漫畫。那麼之後的漫畫市場,則完全由盜版商一統天下。而在這其中,又湧現了三家著名盜版商,它們也成了一些人的青春見證。
海南社的倒掉,讓盜版漫畫市場一下子沒有了龍頭至尊。但旺盛的市場需求在那裡,廣大青少年們如瘋魔一樣沉迷在漫畫這種新興的藝術形式裡不可自拔。
盜版漫畫市場不但沒有因為海南社的倒掉而冷清下來,反而像是給烈火加了一壺油,整個盜版漫畫市場進入了群雄混戰的時代,而且完全不再走正規審批書號的路子,直接變成了地下行為。
繼海南社之後,比較大的知名盜版商當屬青海社,也就是所謂盜用青海人民出版社名義出版的一系列日本漫畫。海南社樹大招風,又是正規出版機構自己出版盜版漫畫,所以被管理部門一擊斃命。而青海社是完全的地下運作,管理部門根本無法完全徹底查處。
其實,青海社的出版時間也就比海南社稍晚一點。海南社當年盜版的多數日本漫畫,青海社也基本都出版過。而在海南社倒掉之前,青海社就已經開始獨自盜版一些日本漫畫了,比如《孔雀王》《龍狼傳》《足球小將》等。
甚至荻原一至的漫畫《BASTARD!!暗黑破壞神》也被青海社改名為《伏魔戰記》引進,雖然這部漫畫和暴雪的「暗黑破壞神」遊戲之間,究竟是誰在抄襲誰的創意還存在很大爭議,但至少這是6哥在看到的《暗黑破壞神》漫畫在國內最早的版本。
除了一些熱門主流的日本漫畫,青海社還「引進」了許多稍顯冷門的漫畫,多數都是一些講述戀愛感情的漫畫,那時候就有所謂耽美類型了。
這些戀愛漫畫當時被還是純潔的小朋友們當做小H書,家長學校則視為洪水猛獸。但以現在眼光來看,其實也就是日本的少女漫畫而已。
到了97、98年之後,隨著各種盜版漫畫的不斷湧現,競爭越來越激烈。盜版商也不得不想辦法推陳出新,連港臺漫畫也被盜版商們納入了掃貨的範圍。這套臺灣漫畫家林政德的《誘惑青春》出版於1996年,時間不可謂不早了。
內蒙社是一個系列盜版商的總稱,常常幻化出多個名稱,比如內蒙古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等等。
如果說,海南社是正規出版機構幹了盜版的活,那麼內蒙社就是盜版商幹了正版書店的活。
內蒙社堪稱盜版界的良心書商,在90年代一眾漫畫盜版商裡,內蒙社以其印刷製作精良不輸正版、成套「引進」漫畫而著稱。
比如,《龍珠》漫畫最早是海南社用拆分大法出版,原本單行本42冊被拆成78冊。海南社被吊銷執照前,只出版到74冊,剩餘的四冊已經製作完畢。在海南社倒閉後,由甘肅出版社補全最後四冊。同時,海南社當時製作的最後四冊也通過地下途徑流出。
與此同時,當時還有大量盜版商也出版過不同版本的《龍珠》漫畫,但是版本、格式、譯名都十分混亂。而這一切到了內蒙社出手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名義出版的《龍珠》竟然有三種不同版本的漫畫全集:大32開、小32開,和彩色書脊,也被俗稱為大白邊、小白邊、彩邊。
而且內蒙社捨棄了海南社開創的「拆分大法」,它出版的三種《龍珠》漫畫都是按照日本單行本的42冊來製作,儘量還原日版的原作風貌。
內蒙社三種《龍珠》漫畫全集的印刷翻譯質量都十分出色,在2005年獲得正版授權的中少版出現之前,內蒙社的這三種《龍珠》漫畫全集幾乎一統盜版漫畫市場,甚至不斷再版。即便以今日的眼光來審視,內蒙社的這三種《龍珠》漫畫全集,也屬於出版界的精品之作,相比之下許多正版漫畫反而顯得粗製濫造。
除了這種全套精良製作漫畫之外,內蒙社還有一個出名的大舉動。與青海社首開「引進」臺灣漫畫不同,內蒙社更有名的是大量盜版香港漫畫。這其中,以馬榮成的代表作《風雲》最深入人心。
內蒙社盜版的馬榮成漫畫《風雲》簡直是完美復刻港版,這種黑邊大32開的漫畫,當年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了。6哥當年上高中時無數次曾經在課間偷偷欣賞,為步驚雲聶風的江湖命運而牽腸掛肚,也為了看到後續而拿出早飯錢讓自己餓肚子。
內蒙社不但盜版印刷製作上完美復刻,而且連出版時間也十分固定,每隔一段時間必然會有新一期的《風雲》在租書店上新。與之類似的,還有《神兵玄奇》《天子傳奇》等眾多香港漫畫。
面對這樣良心的盜版商,你還能要求更多嗎?
遠方出版社,這個名字顯得十分詩意,凸顯了某種讀書人的文化逼格。
現實裡,確實有一個遠方出版社,地點就在內蒙古(怎麼又是內蒙?漫畫人扎堆內蒙這片熱土了?)。
但在盜版漫畫江湖留下身影的遠方出版社,正如其名一樣,一直在遙遠的彼方,你永遠找不到。
如果說內蒙社是盜版漫畫界的良心,那同樣出身內蒙(名義上的)的遠方出版社,則是販賣的廉價詩意。
遠方出版社涉足盜版漫畫江湖的時候,市場已經漸漸進入某種固化的狀態,由於盜版界良心內蒙社不斷拉抬製作水平,使得很多粗製濫造的中小盜版商已經被驅逐出市場了。
遠方社想要在市場裡分一杯羹,已經不那麼容易了。於是,遠方社祭出了商場裡的慣用戰術——價格戰。而為了保證利潤,控制成本,遠方社搞出了一個和海南社「拆分大法」反其道而行的新套路,把一套漫畫的四張整幅畫面合併印刷到一頁上,這樣原來一頁就可以印刷四頁,大量節省了印刷和紙張成本。
這也就是2000年前後,市場上大量出現的所謂「四拼一」盜版漫畫的由來。
這個做法節省了成本,低廉的價格也確實讓遠方社立刻佔據了不少盜版漫畫市場份額。6哥記得當時租書屋裡立刻就被這些廉價的「四拼一」漫畫充斥期間。但這些「四拼一」漫畫,卻害苦了喜愛漫畫的讀者,因為字真的太小了,畫面的排布也完全不適宜閱讀。
由於當時租書屋是盜版漫畫流傳的主要渠道,遠方社低廉的「四拼一」漫畫對租書屋來說有利於減少成本,導致內蒙社等其他盜版書商在市場裡萎縮極快。
盜版漫畫江湖因為遠方社的這一舉動,直接發生了巨大波動。但這只不過是遠方社和盜版界最後的輝煌。
2002年之後,版權管理漸趨規範。國內出版社開始引進正版日本漫畫,當年就有長春社的《名偵探柯南》和天津美術出版社的《棒球英豪》。
而2005年和2007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一舉拿下《龍珠》和《聖鬥士星矢》的正版,吹響了正版漫畫反攻的號角。此後,正版漫畫的引進越來越多,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
同時,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觀看漫畫且與日本方面連載同步進行,成了新一代動漫愛好者的習慣,於是像鼠繪這樣的漢化組如雨後春筍冒頭。這也導致了紙質漫畫盜版商的沒落和退出。
而隨著鼠繪漢化組的案件判決,網絡盜版漫畫也將慢慢絕跡,紙質盜版漫畫就更加罕見了。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是海南社、青海社、內蒙社、遠方社成為了盜版四天王?
其實,這期間的漫畫盜版商還有許多,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疆少兒出版社、敦煌出版社、陝西出版社、西藏出版社等,不可勝數。
但看名字就可以發現,所有這些漫畫盜版商都是冒用的一些老少邊窮地區的出版社名義,沒有一個是發達地區或者重要省市知名出版社。
因為,這些地區的出版社受限於資金、實力、人力,根本不可能對盜版漫畫進行維權和清理。而盜版商冒用這些非知名出版社的名義,一般也很難引起管理部門的注意,這就給盜版商們提供了足夠的安全。
所以可以看到,除了海南社是正規出版社,能夠被管理部門秒殺;山寨四天王的另外三家,至今都還存活,而且在某寶上至今還能時不時地看到他們偶爾閃現的身影,出版一些漫畫作品。
不過隨著版權意識的不斷普及,連網絡漫畫漢化組都要開始走下舞臺了,山寨四天王的時代畢竟早就雨打風吹去了。
但80後的老朋友們,或許偶爾還會想起被這些盜版漫畫承包了無數歡樂的童年時代。某一天,從家裡落滿灰塵的角落裡翻出那些靠忍飢挨餓省下早飯錢買下的漫畫,撫摸著那些黑白映畫,恐怕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請各位高抬貴手,給6哥多多點讚,多多評論,多多轉發,多多關注。6哥感激不盡,在此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