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

2020-12-1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瑩

最近,張藝謀、陳凱歌兩位第五代導演成為娛樂熱點,張藝謀的《一秒鐘》票房8天過億,新作聚焦抗美援朝即將開機;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中導演的決賽作品《寶貝兒》引爭議。一個70歲,一個68歲,他們的活躍程度一點不亞於年輕人: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

第五代導演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為代表的有代際特點、有規模的導演群體,他們以才華著稱,在當年有著新思想、新藝術手法的共同點,又相繼揚名國際電影節。其後,隨著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管虎、路學長、婁燁、賈樟柯等人的出現,第五代導演「沒落」了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張藝謀出手拍片,就是娛樂圈大事,陳凱歌參加綜藝節目,必定是C位大佬,第六代導演仍沒有接過大旗,第七代導演的事兒沒人提了。導演的圈子,這些年也冒出幾個不錯的,吳京的「戰狼」系列,陳思誠的「探案」系列,沈騰的「喜劇」系列,徐崢的「囧途」系列,都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但這些作品顯然商業性大於藝術性,讓觀眾喜聞樂見,但不足以成為大師級出品,成不了具有代際特點的代表作,因而再也沒人掰著手指頭去拼湊一個第七代了。

剛剛收官的《演員請就位》,四個導演分別代表不同年代、不同風格,陳凱歌顯然是作為大佬來壓陣的,但他的每一次作品,都沒有給人以大佬的感覺,手握胡杏兒、任敏、張海宇幾張好牌,拍出來的作品絲毫沒有給演員加分,最後還得英雄氣短地哽咽拉票「我的心在哭泣」,尤其是決賽作品《寶貝兒》,再一次犯了不接地氣的毛病,被全網批評「翻車」。

反而是趙薇在這一季節目中,讓觀眾眼前一亮,她的戰隊裡辣目洋子、賀開朗、馬伯騫等幾位新面孔,因為她的一部部作品有了自信和人氣,她的《三替公司》將王朔原作的北京味兒,替換成演員熟悉的方言,探索出荒誕喜劇的獨特風格,而決賽作品《折耳》又以細膩的視角,講述感人至深的姐弟故事。

第五代導演和新一代導演PK,從口碑和票房上看不佔優勢。但是,縱觀這些年的影片,談起來真正的重量級,還是陳凱歌的《梅蘭芳》《妖貓傳》和張藝謀的《影》《歸來》,這些影片不一而足地延續了兩位大導演的大氣、獨特氣質、超強感官刺激的特點,如果把他們的作品比作大家閨秀,那些風起雲湧的一撥又一撥類型化導演,則略顯小家碧玉。

王小帥曾在坎城直言,「第六代導演之後不可能再出現能劃代的電影人,沒有所謂第七代,因為他們沒有共性。」確實如此,新生代導演隊伍非常壯大,他們不以年齡劃分,不以學院和非學院派區別,他們經過多年對電影市場的摸索,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拍出了很多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唯獨缺的是具有代際特點的代表作和代表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確實老了,也該讓他們在沙灘上歇歇了,期待有代際特點的後浪導演能夠冒頭。

相關焦點

  • 互相比慘的第五代大導們,要被拍在沙灘上了?
    當初被譽為中國電影扛旗人的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終於也到了被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時候了。80年代,陳凱歌與張藝謀拍攝《黃土地》從年齡來看,星光熠熠的第五代導演中,張藝謀1950年,陳凱歌1952年,相對較小的馮小剛也是1958年的,都已經過了六十而耳順的年紀。
  • 第五代導演們的身體,都是在為年輕時的荒唐買單
    第五代導演們是娛樂圈的領頭羊,自從他們出山以來,每個人都隨著時代的步伐,拿出了滿意的答卷。 諸如田壯壯、張藝謀、陳凱歌、張黎、尤小剛等人,都在時代的洪流中留下了讓人難忘的作品。 但時光飛逝,這些曾經留下經典的前輩們,誰也無法和時間抗衡,都慢慢老去了。
  • 同樣為第五代導演,馮小剛和陳凱歌的作品為何不如張藝謀?
    ,向前看電影界的15年,基本上質量和口碑較好的作品都是國內新生代導演製作完成的,例如:《夏洛特煩惱》、《大聖歸來》等等,而像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這樣第五代導演幾乎屬於「長江後浪拍前浪,前浪被拍到沙灘上」的局面。
  • 乘風破浪的中國第五代導演
    張藝謀 在第五代導演中,張藝謀堪稱是獨樹一幟而又極具才情的翹楚人物。張導演是北電攝影系出身,在1983年的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這是一部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憑藉大膽的構圖、獨特的鏡頭設計成功獲得1984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
  • 第五代著名導演何群去世 張藝謀:何爺一生幽默豁達
    何群   第五代著名導演何群於2016年12月31日凌晨3時,因肺炎引起心臟衰竭不幸去世,享年61歲。   在電影圈中,何群以「較真」出名,每個鏡頭都要反覆推敲,據說每場戲都要拍七到八條才過關,人稱「何八條」。對於何群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態度,夏海歐也印象深刻:「當時單位對於膠片的比例要求是1:3,一個鏡頭可以拍3條膠片,但他拍起來就不管這些,一定要拍到滿意為止,有時候拍十幾條都有可能。」
  • 都2021年了,《靈域》還拍得如此之爛,導演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這部《靈域》開播之後也是不負眾望,熱度,播放數據,話題討論度都不斷上漲,形勢還是比較討喜的。不過這也是僅僅是開播時的狀態,隨著劇集的增加,以及男女主演尷尬的演技,這部劇的口碑也算是徹底崩塌了。目前已經更新到10多集,豆瓣評分尚未出爐,看評價預計也是不及格的狀態,跟它的爛兄弟《大主宰》,《鬥破蒼穹》等玄幻小說改編劇處於同一個級別,整個一個毀原著的作品,都2021年了,《靈域》還拍得如此之爛,導演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為啥要去改編《靈域》呢?導演估計都沒有看過原著小說吧!完全是憑藉著腦補拍了一個電視劇,借用《靈域》的書名來拍攝一個全新的故事。
  • 2020年的華語電影,張藝謀等「第五代導演」有望集體回歸!
    中國的電影圈之所以有「第五代導演」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那個特定的年代,而在1978年入學,1982年陸續畢業的這一代導演群體所創作的電影作品,大多都帶有那個年代所特有的印記,且主題鮮明,寓意性強烈,透著深沉的人文關懷意義。
  • 她都快四十了,還演15歲少女?
    hi~親愛的荷包蛋們 今天姑父和大家聊一聊最近熱劇《上陽賦》以及女主章子怡 章子怡1996年出道 在長達20多年的演藝生涯裡,她憑藉電影獲得無數國內外大獎
  • 第五代導演的始發港,張藝謀陳凱歌從這裡走來!
    廣西不僅是電影取材取景的好去處,也曾是張軍釗、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群體崛起的「始發港」。《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等「第五代」強勁的影像風格就是從廣西起步,席捲全國。1996年翟俊傑導演的《長徵》促成了唐國強和劉勁的首度合作張軍釗導演,張藝謀、肖風攝影,何群美術指導的
  • 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田壯壯,不被外界幹擾,孤獨堅守藝術理想
    距離2021年還有87天 「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 作為第五代導演曾經的旗幟性人物,田壯壯一直生活在矛盾中。我們大多數人知道的田壯壯,他就是一個禁片導演,除去這個身份,你很難再說出來其他的身份。
  • 說說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銀幕處女作
    但提到電影《一個和八個》,沒有人可以否認,這是整個中國第五代導演的起點。而這部電影,也是張藝謀第一次擔任攝影師的電影,可以說是他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之作。《一個和八個》讓張軍釗、張藝謀、何群、肖風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而第五代導演也從這之後開始流傳。
  • 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成名及獲獎佳作
    張藝謀第五代導演成就最高的當屬張藝謀,國內際大獎多的數不過來《 紅高粱》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活著》 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 《一個都不能少《茶馬古道 》第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最佳導演獎
  • 第六代導演的通病:把中國拍的太弱
    倒不是說,第六代導演們在「商業化」的浪潮中沒法生存,而是他們沒有了「第五代」導演的那些優勢過去第五代導演拍電影的時候都是國家給報銷開支且安排放映,現在的商業化浪潮與自由市場,讓第六代導演們沒有了傳統體制的庇護。
  • 「膚淺的獲獎」還是「深層的雪藏」這曾讓第五代導演彷徨
    如果說張軍釗的《一個和八個》開啟了第五代導演的時代序幕的話,那麼同年在國際上斬獲眾多獎項的《黃土地》則一舉奠定了第五代導演的基調。要理解第五代導演的藝術基調,首先要明確他們的定義和這個群體的性質。從狹義上講,第五代導演是指1978年入學,1982年後陸續從北營畢業的導演。
  • 陳凱歌,被「罵慘」的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
    但是從《霸王別姬》之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凱歌導演好像很少再有被大眾所稱讚的好作品了。李成儒直接就拿這點做了評論,稱自從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之後就不敢看陳凱歌導演的作品了,主要是受到了評論的影響,就像陳凱歌導演的《無極》,直接就被大眾評為了爛片。
  • 著名導演「陳凱歌」造就中國電影巔峰,第五代導演的成名之路!
    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拍攝過數不清的電影大作,稱得上是中國電影最佳導演之一。陳凱歌,中國內地著名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7月,由吳天明擔任新廠長的西安電影製片廠投資的《孩子王》搬上銀幕。陳凱歌於1988年應美國亞洲文化交流基金會及紐約大學的邀請,赴美訪問《邊走邊唱》。
  • 第五代導演問題凸顯
    從近幾年來貢獻了大體量票房的電影導演來看,年青一代的導演成為主力。以剛過去的2019年為例,據統計全年累計票房前三甲的導演分別是寧浩、餃子、郭帆,其中執導了《流浪地球》的青年導演郭帆和執導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餃子均為80後,年輕化趨勢明顯。
  • 中國第五代導演現狀┃陳凱歌向小16歲的嬌妻陳紅表白,含情脈脈
    在感情問題上,陳凱歌也不婆婆媽媽,經常是快刀斬亂麻。無論是和名門閨秀洪晃的離婚,還是和金話筒倪萍同居後的分手,陳凱歌都處理得乾淨利索,從不拖泥帶水。享受了激情燃燒的歲月,耐不住平淡的洗禮,雙方都難免會出現一些埋怨和牢騷。這樣的感情,終究不是好的感情。分道揚鑣,一別兩寬,各過各的日子,對大家都是一種救贖。
  • 重提《無極》:回望21世紀初第五代導演的「商業東方主義」
    時隔十五年,陳凱歌導演電影《無極》因為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再次來到大眾視野時,曾經熟悉的喧囂爭議恍惚間已經是上個時代的事情。當陳凱歌再次表達對《無極》的懷念和對遭遇了他所謂的「不公正批評」的不滿時,大眾傳媒的反響和評價已經不再直接,而是更加訴諸於對21世紀初這個還沒過去多久的時代的某種「復古未來主義」——如今在輿論場上佔據主流的一代好像已經沒有多少人看過《無極》了,似乎也很難理解區區一部電影霸佔當時全國文化話題數年的魔幻場景。
  • 來看看第六代導演吧,他們拍的比你想的...
    但是終究一個問題就是:國產電影真的不敢拍,其實這個問題在這幾年一直是討論得最厲害的。 讓觀眾拋出這個話題的原因,無疑是其他國家的電影的引入,特別是韓國。老實說韓國拍電影,確實是讓人驚訝的,畢竟這個國家的人是真狠啊。動不動就黑政府、黑官員,最離譜的就是連總統都敢黑。(河正宇演的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