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禿」然、「禿」如其來、風雲「禿」變、「發」人深省......網絡上關於脫髮的成語改編令人忍俊不禁。脫髮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的社會現象,對脫髮者而言,脫髮不僅是一種生理困擾,很多時候還會帶來心理困擾。
世界衛生組織曾給出數據,目前中國脫髮人群達2.5億,其中毛髮稀缺約有7500萬。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對顏值與日俱增的關注,這一數字也帶來了龐大的生發和植髮市場。
據立木信息諮詢發布的《中國防脫生發市場評估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2018版)》指出,中國生防脫髮產業規模已達85億元,並將保持15%的年增長率;而根據市場調研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發布的《全球植髮市場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植髮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約合1709億人民幣),而2017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7億元。
01 尋求解「禿」之法
目前在出現脫髮後,人們一般會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使用日化產品(宣稱有生發功能)、植髮、藥物治療、去醫院做雷射治療,或乾脆戴假髮。
當然,這些手段自是各有利弊。日化線產品使用方便,但功效性偏弱;植髮則手術價格不菲且對植髮者身體健康狀況有較高要求,還要忍受疼痛;藥物治療目前被FDA認證有效的外用成分是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目前以大規模應用於治療斑禿和雄激素性脫髮,但問題是,它需要長期用藥維持療效,且存在明顯副作用;醫院開展的雷射治療則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療效明確,但患者須反覆進出醫院,治療周期漫長,對多數人而言存在不小門檻。
簡而言之,市場還缺乏同時滿足有效性、安全性、無痛性、無副作用且真正方便使用等多個要素的治療手段或產品。也因此,多數受困於脫髮的大眾仍不得解「禿」之法。
在光電美容領域有多年探索經驗的COSBEAUTY可思美創始人——Lewis就想到,既然在專業機構能用雷射治療脫髮,那就證明雷射對生發卻有其效,如果能改善其治療不方便的問題,那上述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02 低能量雷射成新一代生發武器
於是,cosbeauty便著手開始對市場雷射生發大型設備的調研,並啟動將生發產品「小型化」的道路,並找到了擁有10年研發經驗的該項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共同基於低能量雷射 (Low Level Laser Therapy,簡稱LLLT)原理研發而成了COSBEAUTY [cap-for hair]生發帽(可理解為醫用低能量雷射治療儀的家用版本),這頂外表看起來只是一個棒球帽的生發新物種就此問世。
Lewis表示,從醫院到家庭,或能降低患者無法堅持隔天跑一次醫院進行雷射照射療法的治療門檻,解決因此而導致的患者難以堅持,讓生發效果大打折扣的問題;而之所以要把它設計成一頂戴起來不那麼尷尬的帽子形態,用智能的感應交互,移動電源插電,就是為了讓用戶場景簡單無負擔,不僅能實現全頭皮覆蓋,也能讓用戶在治療過程中解放雙手,而不必再把生發當作一項「艱苦」事業。
其實,LLLT技術早已存在,並應用於組織修復、關節損傷、治癒創傷、減輕疼痛等領域,其安全性早已得到證明。1967年,匈牙利醫生Mester則首次提出了低強度雷射可能可以促進毛髮生長的結論,彼時,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都還未出現,毛髮移植技術還在艱難前行。不過直到1995年,美容醫生才將694nm的雷射用於脫毛治療;到2002年左右,醫學界開始對低頻強脈衝雷射的生發作用給予了肯定。
那麼LLLT究竟如何發揮生發作用呢?對於雄激素脫髮患者來說,雖然主要病因是DHT(二氫睪酮),但其發展和患者自身血流阻力增高、瘀血、頭皮局部血管密度下降及毛囊周圍血管新生減少等血流動力學有關。
對此,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導熊大曦教授告訴36氪,一定波長的雷射可以深入皮下組織,到達毛囊附近,不僅可以激活毛囊附近的血管生成,還可以進入毛囊細胞的線粒體,激發ATP能量,這對於加快毛囊細胞的增殖和代謝是有明顯幫助的。
此外,多數研究報告也指出,患者使用低能量雷射的不良反應的比例很低,尚未有確切副作用發生。據悉,COSBEAUTY生發帽經2年臨床追蹤,80%的受試脫髮患者認為有效。
基於上述科學的作用機制以及較好的臨床反饋,COSBEAUTY生發帽此前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二類器械註冊證,拿到了專業級的銷售入場券,發力更大的國內市場。目前,這款產品已在小米有品眾籌平臺進入到預售期的倒計時階段,截至發稿其銷售額突破了2700萬人民幣。
03 從醫用到家用的「生發儀」
如上所言,「小型化」/「家用」的關鍵意義在於,能直接將原先局限的醫院場景延伸擴大,實現從醫用到家,降低消費者使用門檻。
值得思考的是,既然作用機理和療效明確,那專業的家用低能量雷射生發儀為何遲遲才面世?Lewis解釋到,家庭可攜式生發帽雖說是以專業美容院雷射大型設備為基礎,但也面臨著較高的研發壁壘。
簡單來說,因為用戶基本都是非專業人員,對安全的要求比專業設備更高,還須簡便好用。小型、安全、簡便,這三個要求加在一起,便增加了很多開發難度。這也是過往大型美容儀器出來以後,長期沒有被小型化且造價昂貴的原因。
Lewis指出,一個小小的帽子要覆蓋整個頭皮並確保使用穩定和安全,就要綜合考慮波長、單位面積能量、光照射角度等要素,並反覆試驗,確保達到最佳療效。據他介紹,650nm-670nm的光是經過較多臨床驗證後篩選出的對生發作用最佳的波長。另外,作為一款面向C端用戶的產品,其體驗感和外觀設計也尤為重要。
他坦言,沒有一個產品能夠達到十全十美,因此不斷的研發和迭代也是團隊目前的重要任務;目前可思美啟動了和華西醫院、中科院等專業機構開展光學在美容健康領域應用的研究;接下來,可思美會聯合中科院醫工所合作成立基於光學在醫療、健康、美容應用的科學實驗室,整合來自於電子、生物醫療,藥學、化學等交叉學科頂級資源共同進行技術研究和產品優化。
04 健康美容器械家用化成趨勢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生發帽」算是新物種,因此COSBEAUTY生發帽未來也將面臨一定的市場教育和銷售壓力。
對此,Lewis也坦言,COSBEAUTY生發帽的市場策略很簡單,這次之所以選擇在小米有品眾籌平臺首發便是看中注重選品和性價比的平臺主張,設定1499元人民幣眾籌價格也是為了降低用戶的決策門檻,從而讓COSBEAUTY生發帽這種原理有效卻基本「0普及」的生發產品被更多用戶所看到和接受;此後也會不斷通過硬核科普及真實評測內容來進行傳播推廣,「即便慢也要確保穩妥和嚴謹」。
而考慮到國內目前個護美容類目市場雖然爆發迅速,卻也存在不少打擦邊球的產品,但是他更希望COSBEAUTY是一個真正能基於前瞻行業技術,去做「安全有效果」的美容健康儀器類產品,有臨床的有效性實驗,「而不只是把它們當成玩具去做」。
其實,對於家用光學醫療健康美容設備而言,生發帽算是其中一個新出現的品類。在此之前,潔面儀、射頻美容儀、光子嫩膚儀、脫毛儀……各類美容儀紛紛出現,已為廣大用戶填補了家用護膚和美容院之間的差距,也是大家對於護膚效果/性價比需求日益增長的延伸,健康美容器械家用化也成為一種趨勢。
而這直接體現為上述各個細分產品線的高速增長。根據歐睿國際的研究數據,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潔面儀和個人護理電器在過去兩年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1%和8%。
同理視之,COSBEAUTY生發帽填補了家用生發和醫院之間的差距,能給用戶帶來一種新體驗,未來若能在實際應用中發揮療效(前提在于堅持使用),或能引領一種新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