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2018年3月3日,物種日曆迎來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物種——龍。
彩蛋:瀕危等級
文章「煞有介事」地分析了「龍」的分類、生理特徵、飛行原理……把這些不存在的動物,正兒八經地講解一番——大家很吃這一套!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自然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就曾舉辦過一次特別的展覽——「神奇生物:龍、獨角獸與美人魚」,參觀者隊排長龍。
北海巨妖克拉肯、歐洲獨角獸、辛巴達目睹過的巨大神鳥,還有剛剛「捕獲」的巨龍……一大波神獸在展覽中頗受歡迎。
這不是瞎胡鬧嗎?作為世界最為知名的自然博物館之一,美國自然博物館竟然為一大堆傳說中的動物舉辦一次正式展覽?
實際上這是一場慶典, 它頌揚了我們作為晚期智人的能力:想像未知的事物,創造史詩故事和民間傳說。
人們最初面對的,可能是一些令人費解的動物殘骸,經過驚人的腦迴路,創造出那些奇異的、可怕的、有時極為有趣的神話形象。
你甚至可以看到目擊人魚的地圖記錄
展覽最核心的命題是站在動物學的視角觀察那些神奇生物。打個比方——用分類學來區分龍的不同「亞種」,還能一窺世界各地美人魚之間的聯繫。
這也是一次民俗學、博物學的歷史回溯——為什麼早年間的博物學是一門「吹牛」的藝術?在這裡也能得到答案。
展覽固然精彩,可惜遠在大洋彼岸,而且也早就結束了,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現場參觀。但是現在,美國自然博物館將這次展覽的實況搬到了一本書上——《神獸志》
《神獸志》
從美人魚到中國的龍
一本正經地跟你掰扯掰扯
那些「不存在」的動物
果殼商店7折發售 /
神獸展覽分成了四個模塊,水、陸、空,還有一個特殊單元——龍。
這次展覽內容豐富,美人魚、獨角獸、海怪、飛馬……橫貫東西方的各種奇珍異獸都有展出。
同時也非常嚴謹。科學家們一本正經地對神獸展開探討,細分出不同種類,還要追溯到其傳說淵源和背後的人文寓意。
這次我們還展出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雕刻、繪畫和地圖,它們都是各種神奇動物曾經「存在」的證據。
在這裡我們可以展開一個更具縱深感的探討——過去的人類並非無事生非地創造出那些虛幻的形象。
有人通過各種碎片的結合與拼貼,塑造出迷人的傳說,最後又成為一段時間內的廣泛共識。這一切無不體現著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從這一點看,這本精彩的圖典已經超越了博物學的範疇,從神秘動物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紐帶切入,對人類歷史、民俗特色、神話傳說等迷人的概念展開探討。
在這裡,參觀者有幸站在古人的角度,去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我們終於能理解,祖先們是如何用想像力去填補知識的真空領域。
一本正經地研究神獸
還能體驗到那些傳說創作者們的神獸觀感
《神獸志》原價88元
果殼商店7折發售中 /
戳原文,兩頓飯錢換一次全新的探索體驗!
原標題:《我見到美人魚了!哎你們笑啥?急死我了都!》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