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圖書館機器人吵架背後涉及的人工智慧技術

2021-01-09 老紀講人工智慧

幾天前,江西圖書館裡,兩個機器人為了爭搶粉絲而「拌嘴」。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兒,也折射出人工智慧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現狀。

今天,我來簡述這次「拌嘴」背後涉及到的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時代的機器人

語音識別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

首先,機器人要能識別人類的語言,並把對方說話的語音音頻信號轉換成電腦文本(我們每天往word裡輸入的東西),這就是語音識別技術。

全球有很多種語言,中國有很多種方言。電腦需要先通過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建立各種語言、方言的語音聲紋樣本庫。

然後,通過麥克風,實時採集另一個機器人說話的音頻信號,過濾掉背景噪聲(四周人類的哈哈聲),切分成句子,用樣本庫匹配,轉成文本。

最後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調整識別結果,使之成為一句通順的、高置信度的話。

語音合成技術

機器人說出自己的不滿

反之,機器人在「思考」後,得知對方搶走了自己的粉絲,需要把「不滿」的思考結果「說」出來,這就是語音合成技術。

為了能讓機器人開口說話,預先要建立聲紋樣本庫,把電腦文本轉換成人類語音音頻信號,再通過音箱播放出來。

這步看似比識別容易,但要能實現多語言、男女聲、方言、多音字、音調、語氣等說話效果,就不那麼容易了。

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技術

神經網絡模擬人腦神經元

神經網絡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基石,它模擬人腦神經元的工作原理,通過深度學習等訓練方法,調整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權重,模擬人腦的處理機制,實現近似效果。

深度學習是訓練神經網絡的一種方法。

早期的訓練方法,需要人類去建立大量樣本庫,比如手寫數字0-9的圖片與標籤,告訴機器輸入的圖片、圖片的樣本特徵、圖片的識別結果。最難也最重要的是定義樣本特徵。

深度學習通過多層網絡等技術,自動提取樣本特徵,效果遠好於早期算法。

交互語料庫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自然語言處理

預先建立人類說話的常用表達、詞槽、詞典、前置語境、後置語境等,形成交互語料庫。

自然語言處理(NLP)是把人類語言的文本段落、句子,依靠知識圖譜,按照聯合概率,分解成詞,判斷詞性、語氣、情緒。

通過語料庫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機器人識別出另一個機器人說話的意圖,結構化分解成多個關鍵詞,再從話術庫裡提取最正確的作答信息,組建出反饋的話。最後通過語音合成技術播放出去。

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

最後提一提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是通過機器人的前置攝像頭,實時採集前方畫面,並對畫面內容進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反饋。這也是「自動駕駛汽車」等應用的最核心部件。

圖書館這「二位」,一邊像人類那樣去「拌嘴」,一邊根據吵架內容去調整自己的屏幕朝向!的確彰顯出人工智慧產業與技術比較成熟的信號。

每個科學家都有自己的夢想。以往,我夢想的代表是任天堂卡帶遊戲機、電腦臺式機、集成電路主板。未來,我夢想的代表是人工智慧、機器人、高科技帶來的巨大生產力與變革。願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解決人類面臨的饑荒、環境、爭端等諸多問題!

相關焦點

  • 機器人也會吵架?近日江西某圖書館的兩個機器人竟吵起架來了!
    人吵架大家都見過,那麼機器人吵架你見過嗎?近日江西某圖片館的兩個機器人就為了爭奪粉絲而吵起來了!真是讓人驚訝!那麼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兩個機器人。其實圖書館的兩個機器人的對話並不是我們理解的機器智能。
  • 機器人吵架實為人工語音,AI人士分析行業內幕
    兩個圖書館裡的機器人偶遇在一起,開啟「互懟」模式,結果一個來向另一個求和,自己又生起氣來,它們兩個奇葩的舉動很快就爆紅了網絡。搞不好索菲亞我還聊不過它們兩個呢!
  • 江西省圖書館兩臺服務機器人「吵架」走紅網絡 還會賣萌
    不久前,省圖書館內兩臺服務機器人「吵架」的視頻火遍網絡,這兩臺名叫「圖圖」和「旺寶」的服務機器人瞬間成為「網紅」。事實上,服務機器人已出現在南昌多個服務領域。
  • 兩個機器人吵起來了,甚至還要「動手」?網友:像極了...
    兩個機器人吵架,吵著吵著居然還要「動手」,這你能信?近日在江西省博物館就發生了這樣一幕:兩個機器人因圖書館讀者掃了其中一個機器人的二維碼吵起來了,於是就發生了以下對話: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圖書館這兩個機器人是什麼來歷。一般而言,圖書館使用的機器人叫做諮詢導航機器人。
  • 世界首個仿生人採用i-Free人工智慧技術
    2013年10月21日,俄羅斯聖彼得堡,i-Free為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提供了人工智慧技術。這個名叫弗蘭克的生物機器人由英國影子機器人公司製造。通過i-Free提供的人工智慧技術,弗蘭克可以識別人類語言,並與人類進行有意義的交談,甚至,他的語言還非常的幽默。
  • 人工智慧技術的三個層次
    隨著智能製造熱潮的到來,人工智慧應用已經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製造業的各個環節。    01 人工智慧技術的三個層次 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經過過去幾年的實踐檢驗,目前應用較為成熟,推動著人工智慧與各行各業的加速融合。從技術層面來看,業界廣泛認為,人工智慧的核心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
  • 江西又出什麼大事?機器人「爭風吃醋」,網友:霍金預言誠不欺我
    伴隨著世界各國的高速發展,機器人已經逐漸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例如掃地機器人、讀書機器人等,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最近江西又出什麼大事?機器人「爭風吃醋」,網友直言說:霍金預言誠不欺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當時在江西省一個圖書館內,發生了一起啼笑皆非的事情,兩個智慧機器人因為一些事情,居然開始「吵架」。
  • 我,機器人!你去找館長,背後是人聲
    江西南昌圖書館的一對機器人圖圖和旺寶,因為一段吵架視頻在網上火了。 旁觀讀者說,它倆吵架是為了搶粉絲。他們的小臉上可以顯示二維碼,有人要掃,兩個機器人都想被掃,這就開吵了!
  • 智能碼垛機器人將取代人工搬運碼垛作業
    智能碼垛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的一種,工業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四大家族以及川崎、新松、杜爾等這些大牌企業佔據,近年來隨著國內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更多的中小型工業機器人生產商成為工業機器人市場主力。如今我國推行「中國製造2025」戰略,對工業機器人也是一種政策扶持,以便推動智能製造,在未來智慧城市、智能工廠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工業機器人將起到重要作用,智能碼垛機器人將全面取代人工進行搬運碼垛作業。智能碼垛機器人取代人工對企業發展有何作用?
  • 江西工程學院在江西省大學生智慧機器人大賽中獲佳績
    在2020年11月,在江西省教育廳,南昌大學、南昌大學創新學院、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機器人分會承辦的江西省大學生智慧機器人大賽上,由江西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15名本科生組成的參賽隊伍,從江西省10多所高校近3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滅火機器人比賽賽項一等獎,人形機器人賽項二等獎,並取得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 貴州省圖書館智能立體書庫開館啦
    昨天(2020年12月31日),我國西南地區首個智能立體書庫——貴州省圖書館新館開館。該圖書館採用了多項先進的圖書管理軟硬體系統和物聯網系統,同樣的藏書量,藏書面積只需要傳統圖書館藏書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有效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拓展空間和服務效能。
  •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打開APP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woniu 發表於 2020-12-03 09:39:13   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在這份新的報告則表明,如果企業還沒有將這些技術付諸實踐,那麼他們就將大概率落後於潮流,最終被淘汰。美國專利商標局整理的這些統計數據只到2018年的年底,就是說後面兩年的數據並沒有公布出來,所以對於那些還沒有開始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來說,落後的風險將會遠遠大於報告裡顯示的風險。
  •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落地山城重慶
    摘要: 2017年5月19日,百度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籤署「智慧法院戰略合作協議」,將利用百度人工智慧及搜索技術,為法院提供智能庭審、類案推送等一系列智慧法院解決方案。
  • 58集團、獵戶星空家政機器人項目將落戶南昌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
    南昌市人民政府、58集團和獵戶星空三方籤訂了家政機器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12月11日,2020第二屆滕王閣創投峰會在南昌舉行。獵戶星空(Orion Star)創立於 2016 年9月,是由獵豹移動投資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公司。
  • 高端智能政務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和應用
    文章來自【今甲智能】-政務機器人近些年智能政務機器人的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建設、運維、使用,今天我們就來回顧、總結一下政務機器人的技術應用和發展。之後在人工智慧、信息技術、AI技術等方面科技發展的推動下,高端智能政務機器人也隨之應運而生,以持續拓寬智慧政務的應用範疇和深化其應用功能,不僅僅成為了政府、智慧政務的履職重要工具,更成為了提高國家政務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科技化水平。
  • 福祉科普 機器人柔性驅動技術——氣動人工肌肉
    1962年,美國Unimation公司的第一臺機器人Unimate在通用汽車(GM)公司投入使用,成為第一代機器人誕生的標誌。此後的半個世紀裡,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先進位造技術等技術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進行機器人執行器設計主要考慮的是驅動問題。
  • 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隨著智能製造熱潮的到來,人工智慧應用已經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製造業的各個環節。   01 人工智慧技術的三個層次 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經過過去幾年的實踐檢驗,目前應用較為成熟,推動著人工智慧與各行各業的加速融合。從技術層面來看,業界廣泛認為,人工智慧的核心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
  • 人工智慧技術加持,一秒識別 監控群豬健康狀況
    準確:結合人臉識別技術 紅外熱成像多點測溫人潮洶湧的公共運輸站點出入口,啟動了疫情防控模式的機器人在五米的距離內,給探頭前來往的十位行人同時完成測溫,協助一線人員完成排查、防控任務,最大限度降低工作人員的感染風險。這是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設備5G測溫巡邏機器人。在今年2月,它成為全國首款走上「抗疫」現場的測溫巡邏機器人。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而趙慧嬋所研究的軟體機器人技術,正是面向這些問題試圖通過新方法,去突破現有機器人的研究範式,進而拓展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她設計的高能量密度軟體驅動器,實現了全球第一款由柔軟 「人工肌肉」 提供動力以完成受控飛行的微型機器人。
  • 驛公裡智能洗車機器人,年輕人喜歡的洗車新體驗
    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行業飽受損失,但危機背後也有著機遇,就拿驛公裡智能洗車機器人舉例,2020年智能洗車機器人訂單量和出貨量雙雙走高,而且整個智能洗車行業都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